誠信——無形的資產

誠信——無形的資產

江寧職教中心  高三1班 陶玲

誠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一切個人和法人的處事原則。

待人誠信,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好感,人與人之間會產生信任,人際關係更加和諧,生活中缺少不了誠信。否則,社會秩序不穩定,人與人之間也會充滿敵意和不信任。

古人出倡導構建大同社會:出門不用關門,每家每戶的大門敞開著,那一種彼此信任的境界是我們所嚮往的,但卻是我們永遠做不到的,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似乎與這種境界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是什麼使我們無法達到那鍾境界呢?我想主要是因為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生產力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貧富差距的拉大富人更加富了,窮人更加窮了,窮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沿街乞討甚至要偷竊來維持其基本生活和內心的一種不平衡,富人也就更加小心的生活,事事謹防著,生怕自己的財產遭到搶劫。

由此,人與人這間產生了隔膜和不信任,有時,一個陌生人的善意提醒,受提醒者也會拒之門外,因為他心中有一種誡意識:對方是不是好人。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人們就無法交流與合作,每一個人都是封閉的,只有自己的家人,沒有朋友,沒有感情,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孤立,人與人這間交流的缺失,造成人際關係的冷淡,最終導致個人的內心的空虛,這將是有害於人類發展的。

對此,我認為國家應高度重視誠信教育,對孩子從小教育,讓誠信的種子在孩子們身上萌芽——開花——結果。國家也應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為構建和諧社會不斷努力奮鬥。另外,新聞媒體也應大力宣傳一些好人好事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讓人們改變過去錯誤想法——“對方是不是好人”轉變成“這世界上還是好人多。”由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一步。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由此可以看出勞動的重要性,勞動創造財富,面對當今社會的競爭,每一個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人都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自主擇來觀,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所長,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企業同樣需要誠信,一個企業能否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一項就是企業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同。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特有的,是經過長期努力形成的一種競爭優勢。企業是否誠信經營,關係到企業的成敗。如果一個企業不講誠信,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利益,欺騙消費者,它一定不會長久,或許在短期內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但不會真正取得成功,違法者還要受到法律的治裁。因此,企業應牢記誠信經營的重要性。同樣,勞動的價值也不容忽視。

誠信創造和諧,勞動創造財富。一個和諧而富裕的社會正是我們所呼喚的,讓我們為此不斷努力拚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