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環境保護的議論文

【篇一】

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無比的星球,高中環境保護作文。但水土流失、沙漠化仍不斷困擾著人類。正瘋狂地侵吞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據有關資料統計,地球上的沙漠、荒地正以每年2700萬公傾的速度擴展,我國沙化的土地也正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面積延伸。目前,我國已有12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而潛在沙化的土地差不多也有15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為危害全球環境最嚴重的問題。

我曾看到一個寓意很深的漫畫,畫面上兩輛汽車一前一後行駛著,前面一輛車上的人敲鑼打鼓,還用紅紙寫道:報喜,化工廠增產,產值3萬元。後一輛車上的人愁眉苦臉,一張紙上寫著:報憂,因化工廠污染,糧食減產30萬斤,附近居民身體嚴重受損,周邊幾條河流無法使用,法院判其限期整改並處罰金。孰喜孰憂,顯而易見。所有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們發出的警告,它在提醒我們不要忘了大自然的嚴厲懲罰和那些慘痛的教訓。這也就提示我們以後一定要保護環境

環境污染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損害。為了保護我們的健康,就需要我們的社會提高和加強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啊,我們不該將大量的污水排到它的血管里,將大量的垃圾埋在它的肉體中。地球不是垃圾場,我們不能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紙屑、菸頭等雜物,不注意環保。讓口香糖使它長滿了黑斑,亂扔塑膠袋,造成“白色污染”,還使它寸草不生、齷齪不堪,到處都是渾濁的世界。這些行為完全與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相悖。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解鈴還需系鈴人。如果人類能及時彌補,能保護樹木節約用水;減少廢水廢氣排放對環境的污染。我們中學生應積極參加公益勞動,讓我們共同保護生活的環境,首先使自己的校園變的清潔,然後為城市的清潔出力。朋友們,獻一份愛心和努力吧!必須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能再犯破壞生態環境的錯誤了。

我們是祖國的公民,是21世紀的主人,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祖國和人類負有責任,社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社會成員的素質直接反映著整個社會的風氣,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作為一個禮儀之邦,講公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為每個社會成員,都有責任將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高中作文大全《高中環境保護作文》。要加強社會公德,社會需要公德。我們不能做不拘小節的人,講公德、守秩序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美德出良才”良好的文明習慣來自於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只有從小事事處處“想到別人”,講文明,守秩序,養成良好的習慣,長大後才可能具有文明禮貌的自覺行動。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我們要向所有的人們敲響警鐘,我們大聲疾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呀!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的家園,從現在起,我們應該刻不容緩地行動起來,治理污染,綠化環境,不讓污染的悲劇重演。爭做“文明小衛士”。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主是拯救未來,保護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類。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然而,長期掠奪資源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遇到了大氣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裝修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等環境污染和地球生態危機。如大氣層臭氧減少,全球氣溫升高,熱帶雨林驟減……地球環境質量的急劇下降成為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的世界性問題。

近年來,各類媒體越來越關注這樣一個氣候學名詞:厄爾尼諾。眾多氣候現象與災難都被歸結到厄爾尼諾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乾旱等等。它幾乎成了災難的代名詞!

科學地說,厄爾尼諾是熱帶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產物,原來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種異常增溫,現在其定義為在全球範圍內,海氣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氣候異常。這也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後果.另外,有資料顯示:

●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多萬人的幅度增長,世界人口已達60億,到21世紀中葉將達30億。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類的活動遭致退化,每年流失土壤給240億噸。

●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達1000多萬噸,重金屬幾百萬噸,還有數不清的生活垃圾。

●水中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約2500萬人死亡。

●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約230億噸,比20世界初增加了25%,與此同時空氣中的顆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

●全世界森林面積以每年約170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種生物消亡……

所有這一切向我們發出了警示:人類破壞環境的同時,也在毀滅自己。就以水資源來說,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裡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於地球的水循環。

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地下水的污染主要來自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滲,農用氮肥及垃圾的油本分污染。氮肥中的硝酸鹽一旦進入地下,便轉變為亞硝酸鹽,它在人體中轉變成致癌物質。由於城市和工業的過度需要,淡水不斷地抽出作為生活和工業用水,然後作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導致潛水面不斷下降;而地表水污染主要表現為排水系統的鋪設和清潔劑的使用有增無減,使水道和湖泊中磷酸鹽含量日益增多,這種過度營養導致藻類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魚類死亡,生態系統惡化。由於工業上不妥善處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屬,也造成嚴重的水污染。汞通過食物鏈的進程逐漸集中,最後對吃魚的鳥或人類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壞。

另一方面,大量頻繁的灌溉可以增強滲透作用,使潛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乾旱地區,被水滲透的土地由於異常的蒸發作用,引起地下水中鹽類的沉澱,遲早會變成不能耕作的鹽鹼地。80年代後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

難道這種種現象,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應該記得不要在享受一種快樂之時而讓另一種幸福被扼殺啊。且看看加拿大渥太華發展服務局的城市設計與規劃師邁爾斯.馬洪說:“按規劃建設應當堅持的一個原則是: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應有長遠的目標,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要將政府政策、專家觀點和居民意見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做好。”

這就有了綠色產品的蓬勃興起,給環境日益惡化的地球帶來了一線生機。比如無氟冰櫃已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瑞典研製了一種風力冰櫃,其壓縮機由裝在室外的風車帶動。法國生產了一種用日光輻射作能源的冰櫃,以甲醇和活性炭作製冷劑。我國科技人員正在研製一種以氨、水、氫作介質,在熱力推動下使介質不斷循環而製冷的吸收式冰櫃,液化氣、煤氣、沼氣、煤油等都可以作其熱力能源。

【篇二】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可是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工農業迅速發展,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我們原本清新的空氣因為工廠廢氣而被污染,我們的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為了出行便利,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了私家車,汽車尾氣導致氣候變暖,更為可怕的是

我們為了自己的方便經常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像塑膠袋,泡沫塑膠盒等等,這些白色垃圾是不能夠火化的,而且埋在地底下還不會腐爛,造成土壤被污染。環境的污染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隱患,比如洪水、荒漠化、沙塵暴……,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嗎?

環境的保護已成為十分迫切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來保護環境。

記得有一次,我在公園玩,看到了一對母子,那個小男孩只有四歲左右,只見那位母親隨手將一個空的飲料瓶扔到了草地上,那個小男孩看見了,立刻跑過去把飲料瓶撿了起來,跑向垃圾桶,踮起腳,把瓶子扔進了垃圾桶,對媽媽說:“老師告訴我們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母親羞愧地說:“下次媽媽一定會注意的。”這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呀,有時候環境離我們只有一個垃圾桶的距離,從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就是的環保行動。

以前夏天的時候,爸爸特別喜歡吹空調,可今年夏天,家裡開空調的次數明顯減少了,因為我告訴爸爸:“空調的製冷劑會嚴重破壞地球的臭氧層,還是多吹吹電風扇吧,舒適又環保!”爸爸同意了我的觀點,現在他總是說:“還是吹電風扇比較舒服。”

現在低碳的生活理念已經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上超市購物時我會帶上購物袋,外出用餐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周圍的環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篇三】

這幾天,天氣炎熱,人們常常會買一些冰涼飲料來解暑,在食用完後也常常把包裝袋隨地亂丟,走在大街會看見許多垃圾,衛生清理員打掃過的地方,不一會兒又捲土重來了,這種不好的現象隨處可見。

把垃圾隨地亂丟是不好的行為。第一:地面不美觀。人們把垃圾丟在地上,就像漂亮的臉上沾了一層沙,垃圾仍得越多,就越不美觀。第二:我們共同的大家園——地球不美觀。人們要是老亂丟垃圾污染了環境,地球母親可是會生氣的,如果越仍越多,地球母親就會變得更蒼老,皺紋就會越多,我們的家園不就變成了豬圈了嗎?要是哪一天,地球母親因為人類的破壞而無法了,那我們將會去向何方呢?第三:亂丟垃圾的人形象不美觀。因為丟垃圾的那個人在把垃圾丟在地面上的時候,會被很多人看見,一些熱愛環保的人就會說:“那個人怎么能亂丟垃圾在地面上,真缺德!”所以,我們千萬別亂丟垃圾。從上面的三個不美觀中,我們應該領悟到:環保是多么重要,若是再不好好保護環境,我們將自食其果。

如今,綠地面積在不斷減少,高山上許多珍稀樹木被人砍伐,伐木人卻不知給生態平衡帶來了危機;人們在河邊散步時常把垃圾向水中一丟,還覺得很方便,卻不為江中的小魚著想;偷獵者潛伏在密林深處,一心想*獵物,卻不為那些在槍口下倒下的動物們考慮……

人們無情的破壞環境、生態,卻不為人們自己想一想:我們的將來會怎樣?當大地沒有了五顏六色,當笑聲變成了單一的聲音,這個世界將變得多么悲哀、淒涼。

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等於關愛自己,關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