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800字範文三篇

【篇一】

卓文君,這個聰明的女人。傾國傾城,卻依然獲得了屬於她的整個世界。在我的印象里,自古以來,美人的結局大多數都是帶有悲情色彩,但是,除了她。

那年她遇見司馬相如的第一眼,就被他儒雅的氣質所吸引。一曲《鳳求凰》讓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和他在一起。但無奈她的丈夫剛死,於情於理,這都是不適時的。但這又怎么奈何地了她卓文君?回家後她一直這樣寂寂地,父親並不願拘禁她。沒有一個慈愛的父親願意拘禁自己的女兒,何況,在他眼中的女兒是如此的溫柔,美麗,憂傷。所以後來,她才能如此輕易地和司馬相如夜奔。

終於如願以償。

但日子實在過得艱難,相如口吃,找不了好的差事,於是在某一天清晨,他們開了一家酒鋪,好開不開,開個酒鋪就開在老父家門口,挑明了試卓王孫的舐犢之心有多深。這定是文君的主意。只有女兒才最了解自己父親。她知道,父親依舊愛她,怎會受得如此折磨?終於,老父妥協,承認相如是他的乘龍快婿。而自己的丈夫也不負重望,很快就漂亮地完成了兩件皇帝交給的政治任務,一時風頭無限。

這一場豪賭,從頭到尾,她都贏了。

但好景不長,他從京城寄來家書,寥寥十三個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唯獨無“億”。君心淡漠,他們之間已沒有憶。

她的確很痛,愛他一生,他卻要納妾。若然文君是個尋常女子,也就認了,但她偏偏是文君,永遠都不會服輸的卓文君。於是,她拿起筆,寫了滿滿的訣別書。她輕語:與君長訣。

只有她,才會寫出這樣狠的句子,這樣狠的詩。

但我們都清楚,這是聰明女子的聰明做法。所以,毫無疑問的,她贏了。

相如聞言立即趕回,她看著眼前的男子,淺笑,顫,巍巍,如桃花臨水。相如像是孩子般低下頭:

“文君,是我錯。對不起……”

她知道,她又贏了。

只是在相如臨走前的那一刻,她覺得遺憾,為什麼上蒼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時間攜手前進。

他倒在她的懷裡,用最後一絲力氣對她說:

“文君,對不起。”

其實她早已原諒他的年少輕狂,那么多個風風雨雨都過去了,他為什麼還要記在心裡?終究,是最自己的愧疚吧。她卓文君,此生為此一次,輸了,卻讓她感覺輸地傾家蕩產,贏不回來了。

她撫摸著他冰涼的額。

長卿,請等待我。

卓文君一直都是我心裡最完美的女子,清而不艷,艷而不妖。她只會對著人淺笑,然後留下一抹倩影,留人思念。她是那般聰明的女子,整個人生,她都是贏家。記得當年有位大臣對已經貴為皇后的竇漪房說:“您要知道,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夫君才是整個天下,不要贏了一切,卻輸了天下。”

但是文君,她贏了天下。

張愛玲說:有沒有那樣一座城,是為了成全一個人。

那座皇城,成全了長卿,也成全了文君。

【篇二】

一名成績優異但交不起學費的女大學生,斷然拒絕了一家生產健腦液的企業願出萬元資助但要為其做虛假宣傳廣告的要求,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沒有喝過。“我從來沒有喝過!”這句簡單的話反映了這位女學生誠實潔白的內心世界。

那么,什麼是誠實呢?我認為誠實就是言行與思想的一致。它既表現為對人的真誠,也表現在辦事與求知過程中的實事求是。

誠實是做人的根本。每個人都是組成社會整體的細胞,他不可能脫離整體而孤立地存在,這就決定了一個人要在整體中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就必須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係。而處理好這種關係的關鍵便是以誠待人。我們都無法想像如何與一個滿嘴假話的人共處;同樣,我們付出自己真誠的同時也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與友誼。而當今,許多人在金錢的衝擊下,為物慾所蔽,為達到個人目的,整日戴著虛假的面具。當他們為日益鼓起的腰包沾沾自喜時,卻不知已經失去了誠實——這做人的根本,這最寶貴的財富。

誠實是處事的原則。解決問題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認問題的存在和理清問題的脈絡。離開了這一點,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更談不上把問題解決好。一個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人才可能是一個成功的人;相反,歪曲事實、隱瞞真相就等於一事無成。對於一個要生存、圖發展的人來說,實事求是地對待一切事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誠實也是求知的惟一途徑:我們求取知識的目的就是服務社會,而社會需要的是真正的知識,並不是沒有真才實學的高學歷。而誠實便是獲得真知的惟一有效的途徑。古今中外,凡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無一不是實事求是的。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成績不好、但他卻勇於提出任何一個別人看來近似愚昧的問題。東晉文學家左思對於自己的文章也有著實事求是的評價。對照他們,我們有些同學作業靠抄襲,考試靠作弊,對於疑難問題,不肯鑽研,強不知以為知。這種行為顯得可悲可笑。愛因斯坦說過:“對真理和知識的追求並為之奮鬥,是人的品質之一。”這也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之一。

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造就了一代代炎黃子孫。我們只有用誠實才能換得友誼,贏得成功,獲得知識。那位誠實的女學生也許無法踏入大學的殿堂,也許一生都很貧窮,但她擁有誠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她便是個富翁——因為,誠實就是財富。

【篇三】

一個人的歷史,可以用“昨天……今天……明天……”這么一個時間表來表示。對於一個革命者來說,回首昨天,應該是問心無愧的;面對今天,應該是倍加珍惜的;展望明天,應該是信心百倍的。但在這三者之中,我以為更應該珍惜今天,為什麼呢?

“昨日之日不可留”,昨天已經過去了,你能拉它回來嗎?

明天還沒有來到,豈能坐以待之,“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把學習、工作總是往明天推的人,只能落得一事無成它悲切。

可今天呢?只要你想,總是可以抓住的。抓住它甚至可以彌補昨天,準備明天。義大利的傑出畫家達•芬奇常說:“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的安眠。”他正是從抓“今”開始,抓緊了“一生”,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的一句名言佳句是:你沒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過的那點鐘,是永遠不能返回的。還有人問科學家達爾文:“你一生怎么做了那么多的事呢?”他回答道:我從來不認為半個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時間。他們從“一個鐘頭”,“半個小時”抓起,可算是懂得了抓“今”的妙訣。

為了把我國早日建成四個現代化強國,我們今天也有不少善於抓“今”的人。開灤煤礦的侯占有不是“地球轉一圈,他轉一圈半”嗎?不少工人同志不是“今天干明天的活”,“今年乾明年的活”嗎?從這些有成就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抓“今”的何等之重要!

時光如水,稍縱即逝。董必武同志曾給《中學生》題過這樣一首詩:“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尋,古代的長度單位,一尋為八尺),古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願它作為一切下決心為革命抓“今”的同志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