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國的高中議論文作文

【篇一:歷史教我愛祖國】

翻開我們的歷史書,看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使感到非常自豪。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四大發明是從我國傳播出去的,它為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等原料製成紙,這種改進的原料容易找到,價錢也很便宜。從這起,紙的生產量便增加了,為以後書籍的印刷和文化事業的發晨創造了物質條件。真不敢想像,現在世界上沒有了紙張將變成什麼樣子。

在北宋以前,人們印書採用的方法都是“雕版印刷",印一本書就刻一塊版,很麻煩,而且刻了那么多的字只在印同一本書,印別的書用不上,所以印刷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北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種改進對我國人民的生活,生產也有比較突出的貢獻,畢升的活字印刷是用膠泥製成的方形泥塊,在泥塊的正中刻上一個反字,用火燒硬,成為陶活字,許許多多這樣的活字,根據不同文章的需要進行不同的排列,就能印出各種書來。後來,人們又用了木頭、銅、鐵、鉛等制活字排版印書。

造紙術和活字印刷的發明為我國和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指南針最初叫司南,因為它的一端轉動後停下來,總是朝南面的,因此叫“指南針”,如果沒有指南針,不僅鄭和不能七次下西洋;哥倫布也不能發現北美大陸;達•伽馬也不能發現歐——亞——非新航線;就連現在的飛機也無法在空中飛行。當然也更談不上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中進行石油勘測、科學考察了……

火藥也是我國人民發明的。雖然在當時的唐朝用火藥製成的只有火箭、火炮、突長槍等。但在現在用途卻大了,有了火藥便可以制止外國的侵略了。

作為一個“四大發明”的故鄉人,我深為祖國有這樣燦爛的文化自豪,也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歷史畢竟是歷史,已成為過去,今天的我們怎樣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繁榮、強大,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呢?

【篇二:中國夢我們的夢】

說到夢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並且都在為夢想去努力。每一個群體都有屬於他們的夢,那是一種追求和憧憬,而我的夢就是中國夢,中國的夢等著我們去實現。

如今,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的科技日益發達。上天入海我們無所不能。“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升天與返航,這是我國航天進一步的標誌;“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域進行7000米探索,第四次成功突破,再創新紀錄;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造福人類,推動經濟科學發展。中國已朝著世界的牽累跨進。

然而,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平;可以征服大自然;可以飛到太空尋找更多的奧秘。但有沒有人想過,這一切都是會付出代價的。山峰沒有以前的壯麗;湖水失去了以往的清澈;大海消散了往常的湛藍。隨而,生病人口增多;沙漠範圍廣闊;水源枯竭;天上的那個洞變得更大了。

如今,提倡“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提倡“美麗中國”、“幸福中國”,面對資源的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趨勢。我們都應樹立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的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樹立人與自然和諧觀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然而,在我的中國夢裡,還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敢於抵制日貨;他們敢於救起倒在血迫里的孩子;他們敢於扶起摔倒的老人;他們敢於質詢敢於揭露;他們能夠在了解這個國家的陰暗面後,依然愛他如生命,會為了這些中國夢而奮鬥。

一個人怎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便沒有奮鬥的目標;沒有夢想,生活平淡如水;沒有夢想,國家又將有何命運?不知因何而求,更不知求之為何。其實,有夢想並不難,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作為國家的希望,要從小樹立一個堅定的夢想。少年之夢,就是中國夢。

愛國,節儉,團結之中國夢。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我的夢是中國夢,中國夢就是我們的夢。

【篇三:愛國,如此簡單】

早已領略過“上下五千年”的風采,也曾聆聽過“落後要挨打”的悲哀。欣喜與哀惋之中,不禁感嘆,原來愛國竟如此簡單……

——題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愛國讓每一個成功人士引以為傲。“七下西洋”的鄭和,以濃厚的愛國信念將龍的精神傳遍異國疆土;抗倭名將戚繼光,懷著一腔愛國熱血實現了他“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夙願;武林英傑霍元甲,憑著高漲的愛國精神和他精湛的“迷蹤步”大滅外國挑釁者的威風……

愛國精神代代相傳。近代結束了炎黃子孫近百年的屈辱生活,實現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宣言;外交天才周恩來情念國家心繫祖國,讓中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綻放光彩;“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夜操勞,終於完成了“一粒種子,溫飽億萬人”的夢想!

現代,愛國精神將由我們這新生的一代去詮釋。很多人將現在的我們稱為“奶瓶族——毀滅的一代”。但真金不怕火煉,“愛國天使”金晶用自己殘弱的身軀維護了國家尊嚴,當火炬熊熊燃燒時,我們定會想起這個勇敢堅強的90後。今年的大閱兵里的士兵大多數都是80後和90後,那挺拔自信的身影不就代表著我們,代表著朝氣蓬勃的希望嗎?

同學們,愛國其實並不需要轟轟烈烈。對我們而言,用儘可能的時間去努力學習是愛國;在校尊師重道,在家孝敬長輩是愛國;不做違法的事,保持樂觀的心態也是愛國;鍛鍊身體,潔身自愛都是愛國。愛家,愛同學,愛社會,愛自我都是愛國的一種方式。做任何事,只要我們態度端正,思想積極,那么,這就是以我們自己的方式詮釋愛國!因為,愛國往往就是這么簡單。

無論什麼時代,愛國都有它一定的內涵。在當今的和平年代下,國旗下的我們昂首挺胸,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風采。當國歌響起,心中總燃起一團激動的火焰,沒想到,愛國,原來如此簡單……

【篇四:她的名字叫愛國】

拂去歲月的塵霧,打開歷史的啟示錄,便會看到:只有與祖國榮辱與共,以堅定的愛國信仰緊緊把握住今天,不辱祖國使命的人,才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獲得永生的機遇、化為永存的浪花。

是的,祖國的強盛才是我們自豪的源泉,我們的自豪又是祖國強盛的士氣。這士氣是一種共同的信仰。她的名字叫愛國。

愛國在哪裡?愛國凝在慷慨激昂完璧歸趙的藺相如的眉宇間;愛國寫在“詩聖”杜甫鋪開的白紙上;愛國從“身無半文、心憂天下”的毛主席口中道出;愛國從勇於直面社會、直面人生的魯迅的筆尖流出。

愛國是義無反顧的抉擇,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憂國憂民的感嘆,是救國救民的情懷;愛國是以天下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後繼的執著。正是無數先烈在他們自己的時代用滿腔熱血,冒著敵人的炮火譜寫了無愧於時代的《義勇軍進行曲》,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共和國國歌唱響神州。那么氣勢磅礴,那么雄壯嘹亮。才使得我們今天的炎黃子孫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當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冉冉升起的時候,當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懷抱的時候,當08奧運成功舉辦的時候,當神七航天員揮動國旗太空漫步的時候,當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峰會xx表達“中國信心”的時候。你們是否欣喜自豪,是否會心一笑,心中油然升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呢?是不是也會熱淚盈眶地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城樓響徹雲霄的“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的呼喊聲呢?

曾幾何時,我對愛國懵懵懂懂,當我經歷了“08年的感動”之後。再一次打開歷史史冊,才發現到處都是兩個大字——愛國。於是我恍然大悟,愛國才是永恆的主題。

同學們,讓我們把青春鐫刻成精緻的玉雕,讓我們把年輕書寫成激情的詩行,讓我們把愛國情製成堅固的船槳,讓我們把信仰化作前進的力量。讓我們的人生之船遠航!

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學習,增強本領,牢牢把握住今天。常懷愛國情懷,與偉大祖國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