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信的議論文1000字高中作文

【篇一】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系列美美寫的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為《青蛙王子副班長》的故事。

讀了《青蛙王子副班長》以後,我覺得秦超逸是個知識面很廣、會上網、善於提出自己觀點的男生。他的電腦水平很厲害,但是就是沒有自信。在一次競選班幹部時,他認為自己不行本沒想當班幹部,但他的好朋友汪德惡作劇地說秦超逸想當副班長,秦超逸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班主任胡老師說:“秦超逸,上來吧!”說完還帶頭鼓掌。由於他口才不錯,同學們也喜歡他,票數多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副班長。他幫胡老師開通了部落格,在汪德的鼓勵下,他開通了自己的部落格,名叫胖青蛙的池塘,裡面介紹了火車站的設計問題,記錄了神奇的科學小實驗……二年級女生陳紫杉得了植物腦細胞瘤,雙目快要失明了,她的願望是去*看升旗儀式,秦超逸在班裡發動了捐款。他為此寫了一篇日誌,想在網上獲得更多的捐款。這篇日誌感動了很多網友,他們紛紛捐款。秦超逸的部落格點擊數量從800升到了10302人次,他在市里成了名人。這一切,要不是他鼓起勇氣演講、寫部落格,就不會發生這么多的好事情。可見,自信心有時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美國女學者海倫.凱勒是帶著好學和自信的氣質來到人間的,1歲半就又盲又聾且啞。儘管命運對幼小的海倫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啟蒙教師安妮.莎利文的幫助下,頑強的海倫學會了寫,學會了說。小海倫曾自信地聲明:"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學讀書!我要去哈佛大學!"4年後,海倫手捧羊皮紙證書,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海倫熱愛生活,她一生致力於盲聾人的福利事業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讚揚。她先後完成了《我生活的故事》等14部著作,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被譽為人類永恆的驕傲。

一首詩寫得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自信不能停留在想像上。要成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樣去行動。我們在生活自信地講了話,自信地做了事,我們的自信就能真正確立起來。面對社會環境,我們每一個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勢、自信的言語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養起我們的自信。培養自信的氣質十分重要。但自信並非天生的,它是在個人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發展的,認真地總結我們的長處和成功經歷吧,讓自信給我們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戰!

【篇二】

曾經,我認為最自信的是我,但是隨著不斷長大,我發現了許多比我更加自信的人,有一個人最自信,至少我個人認為是這樣,她就是。

其實,我在決定寫陳璐之前心情是很複雜的,如果寫了,大家會怎么看我呢?一個男生,寫一個女生,不是自己的親人,那是不是表示喜歡呢?說真的,我以前喜歡過她,不過不久遍發現我只是很仰慕她的文采。現在,之所以寫她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只要自己明白這不是在表示什麼喜歡就夠了,沒什麼就是沒什麼,不怕別人講。

說起我是怎么認識她的,還是在我來到小荷的第2天,那天我無意之間發現了一篇名叫《水晶之戀》的小說,當時立刻被吸引了,(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小說)我原本認為她不良,心理不良,後來我給她的小說留了言,她對我的回答使我明白,她……是個好女孩,我也開始明白寫這類小說不一定就要是這樣的人。也是受了她那篇小說的鼓舞,我開始試著寫起了小說,換句話說,陳璐是我的恩師,真有意思。後來我在小荷的聊天室碰到過她,又通過她認識了HAPPY77。在後來我們就慢慢的熟識了。

慢慢得,我對她便產生了喜歡,一直沒有和她說過,直到一個炎熱的中午……

我正在玩QQ,突然一個頭像閃動了起來,我一看才意外的發現那是她,幾乎不上呀,沒想到,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問我喜不喜歡她,我當時不知道怎么了,自做多情的說就是認為也許她對我也有感覺,回答了是的,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為什麼回答她。其實我老早就應該明白我對她的感覺不是喜歡,只是一種對成功人士的仰慕。

後來,理所當然她不會接受我,我想我知道為什麼。她不喜歡我是絕對的,我想對別人可能也是,你絕對能感覺到一個14歲的少年為了一個13歲的女孩能每年從南京到廣州來看她,並且沒有人陪同,簡直是瘋狂,我無法理解他的父母,那個少年的父母為什麼允許,可能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因為她從來不提。我從一開始聽到就覺得這是一件……那個什麼的事。聽了這個故事後,震驚了,從而也明白了自己對她的感覺,早戀是無知得,這是一個絕對不可以否認的事實,正像一個朋友說的那樣,在未成年,即使戀愛了又怎么樣?同樣只是掛著一個虛名的牌子。可能有些少年瘋狂,去模仿成年人,但他(她)們又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我認為陳璐是個成熟的人,她明白現在在親情之後排的是什麼,現在來說,早戀本身就不對,如果你為了一個空虛的早戀,背叛自己的朋友是多么的無知。

像陳璐說的一樣,陳璐是個懂分寸的人。後記:寫這篇文章,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覺,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

【篇三】

自信是范仲淹被貶後的《岳陽樓記》,而不是楚霸王的烏江自刎;自信是居里夫人的尋鐳之路,而不是美國總統尼克森的連任之途。

岳陽樓上,范仲淹正在把酒言歡。他雖然在政治上失意,慘遭貶謫。儘管如此,但他卻不像“遷客騷人”一樣,借酒消愁,反而是在岳陽樓上把酒臨風,欣賞美景。還揮筆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千古名句。這是自信。范仲淹自己認為自己還有能力回到朝廷,有能力為百姓作主,只是遲早罷了。正因為也有了這種自信,才使他從失敗中甦醒過來,重新振作。

烏江邊,楚霸王站在那裡仰天長嘆,隨即拔出寶劍,這把曾經取下無數首級的劍,如今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剎那,血染紅了烏江水,威風凜凜的楚霸王倒在寧靜的江水中。楚霸王在烏江自刎,使因為他沒有自信。他沒有自信在失敗後振作起來,沒信心再去領導江東子弟去打天下。

來到法國,居里夫人為了提取鐳,以便測定鐳的原子量,向科學證實鐳的存在。她終日穿著沾滿灰塵和污漬的工作服,在簡陋的實驗室里,整日與沉靜的實驗器具在一起,用和她一般高的鐵條攪動冶鍋,從堆積如山的瀝青礦的廢渣中尋覓鐳的蹤跡。對於一個美麗的女人來說,條件極其艱苦也就罷了,還要進行非常危險的實驗,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嘲諷,但她心裡卻充滿自信。她經常對搭檔說:“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最終,她成功了。

走進美國,1972年,尼克森競選連任。由於他在第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很多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森會再次獲勝。然而,尼克森自己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失敗的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做出了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里安裝了竊聽器。事發後,他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後不久便被迫辭職。因為他缺乏自信,使他與勝利擦肩而過。

自信是火,點亮夢想的火炬;自信是火炬,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自信是路,指引走向成功的大門。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創造人生的價值,只有自信的心態才能走向成功,我堅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讓我們做一個自信的人吧!

【篇四】

成功,是個多么誘人的字眼啊!很多人都企望成功,世界上有沒有成功的“秘訣”呢?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能否成功在雨是不是胸懷大志,是不是勤奮;還有人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人的機遇。這些說法當然不無道理,但我認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美國哈佛大學博士華德盧在《影響成功的八項致命缺陷》一文中首推“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這類人是缺乏自信,難以成功的。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炸藥大王諾貝爾在他的一生中有355項發明,但引人注目的是硝化甘油的研製。他在研製炸藥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失敗,但他並沒有氣餒。弟弟被炸死,父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癱瘓在床。諾貝爾在失敗和痛苦面前沒有動搖;自己身上有一百多處傷痕,他沒有退縮。在一次雷管試驗中,只聽到一聲聲巨響,他的試驗室飛上了天,諾貝爾倒在血泊中。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第一聲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重大突破,為開礦修路軍事飛速發展,開創了先河。炸藥的威力曾不可一世,然而他勇氣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在他那一百多處傷痕上,無處不打上了自信的烙印,印證著勇氣的力量。提示了成功的秘訣。

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坦途。有陽光就會有風雨,有鮮花就會有荊棘。在困境面前,要迎難而上,顯示出勇者的風範。每個人身上都有蘊藏著無堅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只有在危機感達到極才爆發出來,你就拿到了開啟寶藏的鑰匙,打開寶藏的秘訣盡在自己的掌股之中。困境為勇者走向成功架起了一座橋樑。在困境中,學會堅強,永不絕望,哪能怕前面是萬丈深淵,後面是懸崖絕壁,哪怕絕壁上只有一條幹枯的藤蔓,我們也千萬不要放棄攀登。

只有從絕望中找到希望,人生才會更加輝煌。翻開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我們會明白不經過艱苦卓絕的跋涉,我們體會不到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壯美,不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我們品嘗不到抗戰勝利果實的甘甜,不經過150年的抗爭,香港難以回到祖國的懷抱;不經過半個世紀的探索,嫦娥一號衛星就不會月飛行……苦難是成功的基石。

人生誰不嚮往成功?有誰想讓理想之舟擱淺,讓理想之花在茺丘凋謝?一旦失利,我們要從失利中爬起來,把孕育的勇氣旗幟般樹起來,告別迷惘的昨天,擁抱美好的今天。儘管自己是一條無名的小溪,沒有大海的浩瀚,沒有大江的奔騰,但可以繼承浩如煙海的江河這就是成功;我雖然只是一棵小草,沒有樹的高大,沒有花的艷麗,但我要去編織那絢麗多姿的大地,迸發出勃勃生機,這就是成功。

【篇五】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崙•希爾說:“自信,是人類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管道,是所有‘奇蹟’的根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源地。”奧里森•馬登也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自信的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一個人的成功,從不少人的創業我們都可見一斑。自信可以從困境中把人解救出來,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賦予人奮鬥的動力。或許可以這么說:“擁有自信,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半。”

同樣兩個努力工作的人,自信的人在工作時總會以一種更輕鬆的方式度過:當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時,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有實力,當遇到實在無法完成的任務時,則認為也許任務本身實在太難。而缺少自信的人則會把成功歸功於好的運氣,把失敗看成是自己本領不到家。只是由於這小小的心理差異,雖然二人花的時間,精力都差不多,但往往較為自信的那一方的收穫要大得多。

國內外多少科學家,尤其是發明家,哪一位不是對自己所攻克的項目充滿信心呢?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只會一次又一次地激發起他們的鬥志——他們認為:失敗越多,距離成功也就越近了。但自信不是平白無故地就會附著在人身上的,首先人要有真才實學,接著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信,並把它作為一種極其有用的動力。空有滿腹自信,那隻說得上是自以為是罷了。這種所謂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動人前進,反而害人不淺。

網路評論人王小山說過:“沒有真東西,只有信心的話,前途只有一條——死,而且死得很難看。”這句話聽起來有些過火,但事實上如果僅有自信的話確實是十分危險的。

同樣,在我們的學習中,僅有自信也是不夠的,自信應該與努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時常見到有部分同學在考試之際,沒有一絲緊張,滿懷自信地步入考場。但考試過後,這部分同學中有的分數挺高,有的分數卻是羞於見人的。這看似不可理喻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這部分同學中一種是既自信,又刻苦認真學習的;一種是單有自信,卻未付出努力的。這兩類同學看上去都是充滿著信心去應試,但由於平時知識的積累不一樣,後果就截然不同。

所以說,我們做人,就應當先做一個滿腹經書,然後才充滿自信的人。因為自信只是一種虛無的力量,想要成功,就得讓自信附著於“實幹”這一燃燒自信的機械上,以使自信發揮出它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