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800字範本【三篇】

【篇一】高三議論文範文800字文字的魅力

北島曾說:這是五千年來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目光。可見文字的含義深刻。從殷商甲骨文,古人便已在龜殼上刻上了象形文字,傳達情意,表明思想。書法也是其中最燦爛的瑰寶,值得自豪的文字藝術形式。歷有很多大書法家。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這是張旭的狂草。行雲流水。王羲之的風流。筆力千鈞,成為楷書的大家。甲骨文,隸書,行書,楷書,草書,各種形式和風格的文字。各個朝代沿襲下來,成為今天的漢字。

不得不說唐朝,那是風流的年代。吏治清明,百花爭鳴的詩壇,文化與經濟發達。寬鬆的政治環境催生了一大批傑出的詩人。山水派,田園派,寫實言虛,無所不及。遼闊而又奇美的山水環境,誕生了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俊逸。得意或失意,命途多舛或仕途坦蕩。詩人們的境遇是不同的。由此人生也是大不相同。有失意的李白,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詩人的酒量是值得稱讚的,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詩句正好印證了這一點。然而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多少喪亂中淪亡了的人,處於戰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叛亂,山河破碎。連繁華的長安也是荒草淒淒,人煙絕跡。唐明皇去了四川,捧為手中之寶的楊玉環在馬嵬坡下含淚自盡,由此留下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如盧家有莫愁的千古遺恨,讀之讓人感慨。當他們在高高的殿堂上尋歡作樂時。如果想到會有這么一天,該是怎么樣的遺憾與悔恨呢?然而我們只能扼腕嘆息了。

運用文字進行創作是文學的基礎,我記得作家莫言在演講詞中的最後一段,意味深長的提了一句:文學的用處,就是它毫無用處。我想一千個人,看到此句,會有一千種感想,一千種理解,一千種意味。以至於餘味悠長。

【篇二】高三議論文範文800字悲傷也成享受

常言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成語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比喻雖然一時受到損失,但也許因此反而能得到好處。剛開始雖然丟了馬,這確實有些可惜。不過幾個月後,這匹馬回來了,並且還帶來了一匹上好的胡馬。這和以前只有一匹馬相比,不是更享受么?但話又說回來,並不是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機遇,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會選擇嚎啕大哭,痛不欲生,或是抱著“吃一塹,長一智慧”的態度。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不少關於得失的闡述,如“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因禍得福,否極泰來”。因此我們還會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以得失為標準來衡量每一件事的意義嗎?

讓我們回顧戰國時期列御冦寫的《列子·湯問》,其中《愚公移山》一文刻畫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地而將山挪走的偉大形象。即使放到如今科技發達的時代,有汽車有飛機,如果你家門前有太行山和王屋山兩座大山,兩座山高有一萬多丈,寬有七百里,先不說每天開車繞遠路要花費多少時間,就光整日坐在家中想想也足夠你悲傷了,好在最後因愚公堅定。為民著想的心感動天地,於是天帝點將使山移。使愚公安享晚年,福及子孫,這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失去了父母的關愛與家庭的溫暖,卻得到了千古美名;文成進藏,遠嫁吐蕃,她失去了親人的關懷,失去了在皇宮裡的歡樂,舒適的生活,卻得到了西藏人民的愛戴和尊敬,也得到了堅貞純潔而偉大的愛情,更換得了漢藏兩族人民世代和平和友愛的情誼;保爾柯擦金為了祖國的安寧與繁榮,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失去了健康,成了殘疾人,但他“殘疾”,卻不“殘廢”,他得到了千千萬萬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的尊敬與崇拜,李大釗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在中國大地上第一個扛起社會主義大旗,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卻得到了後世千萬人民的尊敬。這些代代相傳的歷史事實難道還不夠說明悲傷也成為一種享受嗎?

如今,釣魚島事件,貪污事件,房姐事件等,不都讓我們感到悲傷么!但我們真的能讓鄰國的覬覦和國內的不正之風停止我們前進的腳步嗎?雖然我們為此感到悲傷,但同時也給我們每個人當頭一棒,告誡每一位中國人我們不能成為東郭先生,對待敵人只有獵槍而不是好酒好菜,這些慘痛的教訓,難道不是悲傷帶給我們的警醒嗎?

悲傷與享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繫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說極端了,便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兩千年前的老子已經發現了,他說:“禍兮福之所待,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老子的福就是享受,他的禍就是倒霉。因此悲傷與享受並不截然對立,有時悲傷的同時也是一種享受。

【篇三】高三議論文範文800字你說我說他說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覆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夾別人食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脫下的舊衣衫。

——叔本華

不同言論逐漸瀰漫了當今社會,有各持己見的互不相擾,也有劍走偏鋒的針鋒相對。如何在取捨之間尋見正確的答案,著實要下一番功夫。你說,未必真,我說,未必對,他說,未必實。

關乎現下社會弊端的討論隨處可聞,新聞媒體網路等介質的發展推動了全民言論時代的到來。人們只要端坐小小機器前,手指輕敲鍵盤,就能發表自身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表達欲,也尊重了所有人言論的自由。“網民”成了中國的第三方駐紮人群,這是時代的決定,無可厚非。但恰恰是這第三方的加入使得原本浮華的社會更加焦躁不安,人人都能說,也使得遲早會應了那句老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空間上的距離,認知上的距離,造成了言論上的距離,真實與虛假的距離。能佐證此觀點的例子不勝枚舉,也就不再舉。

若是將與自身無多大關係的第三方撇置一旁,就還剩下一方朋友圈。換言之,就是第二方人群,通常所說的“你”。對於這些“你”所說的言語,我們通常報以更大的信任,至少說這話的人存在於面前切實可見,比起遠方的第三方空間看似要實在得多。因為作為生活的初學者,我們的一切認知來源於生活,身旁的朋友自然成了我們認知世界最為重要的渠道。透過他人的雙眼拓展自我,是不可置疑的生存法則,沒有任何人可以生活在自我的世界。我們又該懷著怎樣的心態對待這些“你說”呢?大多數人有自我的一套判斷標準,朋友或是親人在眼中或是心裡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取九舍三。面對不同人的不同思維方式,我們無權干涉,更無法妄加評論。

反覆玩味“他說”、“你說”,總有餐桌上被他人夾過舍之之物之感。這些取之於他人之物必將立足於他人。如此思考,慢慢產生了時間靜止,唯有我在的覺知。這種“覺知”讓我與現實拉開一段不小的距離,以至於使我有時間去想想語言本初的意義。

如若要談社會對“話語權”的隱形爭奪,則避不開對其本質的解讀。語言文字自發明之始,就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想法的媒介。通過語言,內心的想法得以表達,相對的,理解體會他人的心境也成為可能。語言的重要性從我們面對陌生世界的第一刻就開始體現,廣義言之,哭是所有人的第一語言,也是生命最初的見證者。如若說是狹義的語言,從開始呢喃的“爸爸媽媽”,到最後的一句“再見保重”,語言無不是貫穿我們整個生命的東西。

既然語言有如此重要性,且按照耳聽八方而博見廣聞的觀點,我們確是該取萬家之言,方能知明而行無過矣。然而對於當今言論的方式,我卻要打上一個問號,駁了大眾的想法。

我並不反對“兼容並包”的理論,那又為何自稱為悖論呢?一是當今社會並未達到我們的理想的境地,二是不同的價值取向已經偏離了是非觀判斷的本身。這恰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我說”在他人那會成為“你說”和“他說”的潛藏矛盾。除自身以外的空間有著鋪天漫地的言辭,到處充滿的是別人的想法。這些想法指引著你認識事物,而它絕非你內心本真的想法。此類情況一多,就成了魯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論》中所說的“社會憔悴”。

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還存在第一方人群,就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自身。面對任何事任何人我們都會有自己想要表達的第一觀點,稱為“我說”。只不過這些最朴真的藏識,往往因為外界的主流意識形態而被掩埋。因為我們並非專家學者,有發言權卻沒有多少分量,既然言多必有失,那還不如沉默來得保險。於是隨意附和幾句,成了一個個“規訓個體”。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曾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一文中提到,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養成“自由人格”。從自由人格認識到自我的獨特性,從而實現自我個性的超越。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為何我們身處社會卻可以不被其他言論所左右,具有自由人格的個體應該既存在於社會群體當中,同時也應該區別於社會共性。從“你說”、“他說”中擺脫出來,形成具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的“我說”。人只有完成兩層障礙的突破,才能超越自身,達到自由之境。

既然“我說”能培養“自由人格”,由此發展為“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那何必要將“我說”湮沒在“他說”、“你說”之後?自由是人的靈魂,也唯有自由之人方能成為世界的認知者、價值的判斷者和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