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追星的議論文

【篇一】

現在這個網路快餐時代,是我們似乎更拉近了與明星之前的距離,所以近幾年追星是越來越瘋狂,然而事實上來說呢,我們真的拉近了與明星的距離嗎?答案是沒有,那只是我們心理上的一個作用而已,而並非真實拉近了距離。

微博上存在的腦殘粉的數目那時我們普通人大腦不可估量的。有時候自己偶像的一句話就激動得睡不著,但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我也會在微博上看自己喜歡的明星,但是現在冬粉之間無理取鬧的互撕行為我就不理解了,這就是所謂的腦殘粉。可能別家冬粉無意間的一句話就要被另一家的冬粉無限放大,惡意地去猜測,而且說出很難聽的話使雙方大罵特罵,而且到處散播謠言。其實這為難還是偶像本身,其實他們之前什麼都沒有,卻要因為冬粉的胡鬧行為而買單,你可以試想一下,他們的冬粉鬧得特別僵,他們見面就不會尷尬嗎,所以最為難還是他們。微博上的東西我們看看就好,我們不是明星本人或身邊的人,對他們最多也只是表面的了解,我們根本就不了解真實情況,這樣不明*的爭論有何意義,只會給自己的偶像抹黑,這根本就不是支持自己偶像的行為,反而是在傷害他們。

第二種在現實中瘋狂追星,我在新聞中看到某個女孩喜歡以男子組合,而他家本來也並不寬裕,他卻每次都要偷家裡的錢去看他們的演唱會,直至他父母倖幸苦苦工作掙來的血汗錢都偷空時才露出*,他父親問他你要你偶像還是你爸媽,她倔強地回答偶像,他的父親一氣之下把他給砍了。這就是危險的追星了,威脅到了自己的安全,不能瘋狂地失去自己。

追星並不是不被認可的,只是我們要理智的追星,他之所以成為了明星,身上肯定有很多積極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而不是盲目的崇拜和無力取鬧。我們也要正確理解偶像這個詞語的真正含義,偶像是用來學習正能量的,而不是為了他們而失去自己本原來該有的真實樣子i,不能為了虛幻中的他們而失去自己。我們可以因為他或者她的優秀方面而去作為激勵我們向上的精神食糧,但不可以因為喜歡他們而影響到我們現實中的生活和家人朋友之前的關係。

【篇二】

班上的追星族

“追星族”是21世紀新型的網路代名詞,意思是崇拜明星的人,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的“追星族”,有的崇拜網路明星,有的崇拜港台明星,還有的崇拜動漫明星。

瞧,校門剛開,班上有名的八卦女小鴨就與一群女生涌到講台前,她得意地拿出兩盤磁帶,帶著炫耀的口吻說:“看,楊丞琳的新專輯《任意門》,我特意買了兩盤,價高者得。”說完,把兩盤高高舉過人頭頂,頓時,教室里傳出了買賣的交易聲。

教室里的另一頭,同學小朱子從衣服里搖出兩本逃過了值日生“法眼”的寫真集:“兄弟們,周杰倫的新版寫真集,快來看啊。”聽了這話,班上許多男生都圍攏過來:“小朱子,借我看一下,待會還你。”小朱子聽了,一臉媚笑:“兄弟們,別急,每個人都有得看,一元錢一小時啊。”頓時,男生們都傻了,過了好一陣子,才嚷嚷起來:“哎,你有沒有搞錯啊。”“對啊,我們是兄弟啊。”“就是,哥們兒還要錢?”……於是,小朱子在義氣的促使下,“無私”地奉獻出了兩本周杰倫的寫真集。

正在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自我的偶像時,班長發話了:“我們都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就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熱衷那些明星。那架勢,簡直是一個翻版唐僧,她頓了頓,正要再說下去,突然,一本張傑的貼畫從她的口袋中滑落,同學們見了,哄堂大笑。班長的臉立馬紅得跟猴屁股似的。玩笑過後,朗朗的讀書聲便從我們班傳來。

追星的故事很多很多,追星的隊伍還在壯大,就這樣,在明星的陪伴和歡笑的薰陶中,我們走過一天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