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寫照(國慶六十五周年徵文,附點評)

須琳

穿躍時空的隧道,看到華夏大地上一抹鮮艷的紅,膠捲上的底片在不停地回放輪轉中便放映了一段段光陰的故事,放映了中國之窗——黃浦江畔的輝煌。

——題記

鏡頭一:黑白·竹椅·戰亂

家裡收著一把舊躺椅,竹質的,每到夏天,爸爸便把它拿出來,躺在上面享受清涼。聽說,這椅子的年紀比我還大,我困惑:家裡怎么還會藏著個古董?原來,它竟是幾十年前爺爺從上海南下,一路帶著的最昂貴的家當。三十年代的上海,還是個動亂的地域,浦東與浦西巨大的經濟反差,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所遺留的破敗與衰微的痕跡處處可見。而周邊的村落和市區相比更是難以相提並論。一聲“上山下鄉”的號召,知識青年紛紛帶著報效祖國的理想奔向到四面八方。於是,爺爺開始了南下,一把竹製躺椅,兩顆廢舊的手榴彈殼成了心愛的玩物,也成了歷史的寫照。如今住房依舊緊張的上海在昨日是一個個擁擠的小弄堂,夏日的乘涼是一把大的蒲扇,還有靈巧方便能夠隨遇而安的躺椅。於是,一把椅子,包涵著舊上海市民親切的味道,包涵著30年代老上海懷舊的味道,包涵著爺爺南下歷史滄桑的味道,包涵著世事變遷感傷的味道。

那是昨日的上海黑白的寫照,21世紀它染上了彩色。聽奶奶說她們已住在浦東新區,住進了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租界地蓋的日式洋房。她從上海來安徽只經過了一個夜晚。而在60年代回上海時,我們竟然還要經歷一番“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問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啾啾”之後才到達目的地。如今的滬上早已開始了動車組,更有高端科技下的磁懸浮列車運營。張愛玲《公寓生活記趣》中“電車一輛銜一輛”的情景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按環保要求分單號運營的私家車。

黑白的色彩已成定格,夕陽西下,黃浦江畔,我靜靜描繪華夏風彩……

鏡頭二:蠶豆·留聲機·滬劇院

曾有一個冷笑話這樣講:阿嬤出門買菜,順便應女兒和孫女的要求帶了兩包零食,回家後女兒拆開包裝問:“是什麼:”阿嬤講:“蠶豆。”女兒和孫女瞪著眼睛嚼了半天,最後異口同聲地問道:“為什麼不買朱古力?”是的,阿嬤是上海人,蠶豆是二十世紀上海的小吃,在那個物質生活不充裕,買菜買飯都要憑票的年代,蠶豆便是上海人記憶里最美味的零食。蠶豆便記錄了上海人童年的歡樂。女兒和孫女的發問讓我們好笑,笑過後才發現那是對歷史的遺忘,那是現代化文明的衝擊,那是物質經濟高速發展的寫照。從三年自然災害中的溫飽難保到街邊興起的上海特色糕點再到朱古力、奧利奧、高樂高西式快餐的風涌而上最後到新理念中的健康飲食。吃文化演繹了一條經濟發展之路,描繪了一代文化生活變遷的風彩。文化生活的變遷,不僅有阿嬤的蠶豆,還有一曲鄧麗君的《小城故事》,改革開放,文化事業百花齊放,在台灣寶島上的歌手鄧麗君隨著開放的腳步將歌聲傳入了大陸。而作為經濟最發達的港口城市,上海最先接納了音樂的潮流。流行歌曲開始在滬上傳揚。留聲機和錄音機中不再是美聲和民樂,一股新的時尚音樂符開始跳躍,鄧麗君是40年代的代表,是昨天的美麗與歌聲。時光流逝,鄧麗君已為陳跡,相片切換,國家大劇院、滬劇院代替了昨天的歌聲。

那昨天的文化已成記憶中的一粟,夕陽西下,黃浦江畔,我靜靜描繪華夏風彩。

鏡頭三:海寶·科技館·中國情

早在一百年前的清朝就有一個哲人預言:“一百年後在中國將會召開一個萬國博覽會,那時,人們將聚集到上海,我們將不再受歧視、受壓迫。”驚人的預言在XX年已變成了現實。輝煌而又崎嶇的六十年後終於在世界的東方有一條龍躍起,終於在中國的東方有一顆明珠閃耀。

XX年上海世博會,看吧,椰子樹下映襯的印度尼西亞館建起來了,紅場縮寫紅磚堆砌的俄羅斯館建起來了,匯聚高端技術引領科技先鋒的日本館建起來了……不出國門便可看世界,60年的風雨兼程成就了世界的匯聚,成就了港口的燦爛霞光。

這是一張高清的相片,沒有陳跡,有的只是萬國聚集的輝宏,夕陽西下,黃浦江畔我靜靜描繪華夏風彩。

夕陽西下,黃浦江畔,我靜靜聆聽華夏之聲。

長江綿延,青山作證,中華文明一脈相傳,源遠流長。

日軍的洋房依然在浦東矗立,外灘的風景依然如故,今宵夜色應如水,而長江今夜仍要從你的夢中流過,流進不朽的華夏寫照。

簡評:

1、選材以點帶面。文章從上海的變化反映國家的變化,體現民族的振興,主題鮮明。

2、三個標題由三個名稱組成,猶如一幅幅蒙太奇的剪影,使內涵更豐富,表情達意更充分。

3、材料豐富,自然引入,娓娓道來,貼切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