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位叫海倫.凱勒寫的自傳。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書中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我重複讀了五六遍,還是看不厭,我之所以度那么多遍,是因為這裡面的故事讓我難以忘懷。所以我打算把這本書推薦給你。

書中的主要內容是講:在20世紀,一個叫海倫.凱勒女孩一生非常不幸,一生下來就看不清東西,後來又因病聽不見聲音,不能說話了。因為她無法與人溝通交流,使她恐懼而造成了孤僻的性格,再加上父母寵她,她就變得更加任性了,只要誰做了她不滿意的事,她就又哭又鬧,直到她遇到一位善良、耐心而又堅韌的莎莉文老師,將海倫從一個刁蠻、任性、沒耐心的女孩培養成一個乖巧、懂事、細心的孩子,剛開始海倫十分調皮,不聽父母老師的話,莎莉文老師並沒有像她父母那么寵她,海倫不但不配合,反而反抗,莎莉文老師還跟海倫大打出手。終於海倫受到了老師的感染,從此師生二人共同合作,海倫慢慢地變得好學,不停地追問老師一些問題,她的努力感動了上帝,她長大後畢業於哈佛大學,之後她同老師處處奔走,用盡全力,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機構,還寫了許多著名書籍,被評為“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她有兩句名言佳句我很欣賞,第一句是:“忘我就是快樂,因而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做我的太陽,別人所聽見的音樂當做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做我的快樂”。還有一句是:“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這兩句名言佳句讓我不得不佩服她那不屈不饒的精神。他對光明充滿了渴望,她曾說:“如果上蒼給我三天的光明,我一定充分利用,第一天,我要領略人間的善良;第二天,我要看世界,看人類進步的奇觀;第三天,我要體驗城市的繁華。

讀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世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關鍵是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毅力,去面對,去挑戰。你看,還海倫生活在“無聲、無語、無光”的另一個世界裡,她卻如此堅強,自己是一個殘疾人,卻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還給其他殘疾人送去溫暖。馬克.吐溫是這樣讚揚她的:“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是呀!她的確是一個奇人。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想我也要像她一樣堅強面對學習,生活的重重困難,一個殘疾的女孩,都這樣真愛生命,熱愛世界,我們這些健康的人更應該珍惜每一天的時光,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這本書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你有興趣的話,就趕快看看吧!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