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感悟父愛》有感

父愛如山

——讀《感悟父愛》後感

10(1)徐永雪

假期中讀了一本震撼心靈的親情故事書《感悟父愛》,書中一個個故事樸實無華,情感真摯,它讓我真正讀懂父愛的內涵,體會到父愛的深沉偉大。在父愛的辭典里,永遠沒有“索取”一詞,面對自己關心、惦記、呵護了一生的孩子,父親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給兒女增加負擔,最大的心愿就是“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書中有一篇名為“沉睡的大拇指”的文章,它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名叫蓋爾的小孩一出生,左手就長出了小小的第六指,轉眼間,蓋爾已經3歲,父母把他送進了幼稚園,結果第一天,蓋爾眼淚汪汪地回來,因為他比大家多長了一根手指頭,所以大家說他是怪物。爸爸沉默了,心像被針戳了一下。一天,他看見泥雕的大拇指使勁地壓在手裡。爸爸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把蓋爾找來,將右手大拇指蜷曲在掌心,跟蓋爾的左手並在一起,正好十個手指頭,他告訴蓋爾自己的大拇指是個小懶蟲,蓋爾幫爸爸長了一個手指頭,讓蓋爾知道自己是在幫爸爸。這個訊息被爸爸告訴了家人、朋友,爸爸還告訴了老師,拜託老師告訴學生這樣的故事。現在大家看到蓋爾,不但不嘲笑蓋爾,而且還佩服他小小年紀就能幫助大人。時間一長,爸爸右手大拇指就會麻麻地疼,得用左手幫忙才能伸直。久而久之,爸爸已經習慣了用四根手指頭吃飯、做事。一天,母親聽說醫院可以切除第六指,要帶蓋爾去,蓋爾說這是幫爸爸長的,除非爸爸的大拇指醒了。五年來,爸爸的大拇指已經萎縮變形了,無法伸直,就向蓋爾說了一個謊,蓋爾才去醫院做手術。爸爸去世後,母親說明了真相,蓋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讀完故事,我也深深地震撼:蓋爾的父親為了蓋爾不受傷害,費勁心機,不惜拿自己“開刀”,讓自己忍受難以忍受的痛苦,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讓兒時的蓋爾不僅不再為自己的手指畸形而自卑難過,反而為此自豪,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在幫助爸爸。多么富有創意的父愛,多么感人的父愛啊!

父親的愛是藏在心裡,融在行動里的。這一個個的故事啟迪著我們:讓我們去發現那些只有父親知道的愛,去了解父親的苦衷。讓前人的故事挽回我們後人親情。

父親也許是不善言辭的,但他的愛是真切的,無窮無盡的。你回憶一下,小時候是誰跑東跑西地為你買想要的東西?是誰呵斥了你都會自責?是誰為了你玩命的賺錢?是誰為了你的學習整天焦頭爛額?是爸爸,為了你可以做任何事的爸爸。

比如我的爸爸,他雖然有時喜怒無常,但他無論有多忙,回家都會給我講四大名著,講解我不懂的題;無論他有多煩心,回家一見到我就會露出笑臉。這一點一滴的父愛,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父親對我的付出,不敢忘記。

父愛不像母愛那樣細膩溫柔,但父愛比母愛更深沉偉大;父愛不像母愛那樣直白,那樣容易被你發現,但卻一點一滴地溶入到你的生活中,讓你在成長路上邁好堅實的每一步。

生活中,我們應該用心享受父愛,感悟父愛,當然也要用心體會身邊每個人給予我們的關愛,並心存感恩,盡力做最優秀的自己,使關愛我們的人感到欣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關愛我們的人。沒有感恩之水澆灌你的心田,你的心田就會幹涸枯竭。感恩之水,普通而又偉大,平凡而又高尚。讓我們沐浴著愛的光輝,學會感恩,在感恩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