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水作文:遇見

遇見是緣,雖有好壞,但它唯一不可選;遇見是情,雖有冷暖,但它多彩不單調;遇見是愛,雖有悲喜,但它雋永不易逝。“出生不由己”。偏僻、封閉、與世隔絕,這幾個詞最能體現我的出生地。聰明、暴躁是父親的真實寫照,母親仁厚聰穎。人對自己的人生處境很少有不滿意的思考,總會有“生活本來就這樣”的想法。父親在鄉政府舉辦的象棋比賽中得了第一,獎品兩個暖壺成了家裡的裝飾品,那時他晚上的夢話也是關於象棋的。一次同學惡作劇中,我弄壞了學校的板凳腿,又不敢拿回家修理,後來也沒躲過父親的一頓暴打。從此,我明白了聰明可以給人帶來財富,同時也要學會擔當。母親講那件文革時期,別人偷了吃的東西,唯獨她看見,追查結果不了了之的事,驚心動魄。在八二年包產到戶分農具時,才有了讓我母親先挑的事例。仁厚成就了母親,那是她以聰穎為依託。父母都已逝去,零散的記憶斷斷續續,雖然在那個艱難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好與壞。再回首時,父母教給我太多的人生體驗。這種緣,每個人有,但僅有一次。正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人,我們的人生才豐富多彩。學生是我人生的主場地。那年因網上“偷菜”加了半個班的好友,一直對我敬愛有加,讓我明白為人師者,未必教會學生太多的知識,平等交往也是一種教育。那個因犯了錯誤,我讓她出班反省的女生,說“我就不出去”。我用手拽她,她在班裡跟我吵,說我耍流氓。我趕緊逃逸,後來遇到女弟子犯錯,我也常退三步。也許生活本該如此,一帆風順反而顯得虛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地震後,在操場上聽默哀的樂曲。我感到空氣中瀰漫著逝去生命的悲傷氣息。回家和女兒交流,平時吝嗇的她,兩次捐款,上了學校的光榮欄。災難是我們不願意遇見的,遇見災難後學會關愛他人,奉獻愛心,自己的性格也會變得更加仁慈。遇見,各有不同,遇見譜寫唯一、多彩、雋永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