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購書的故事

我一家四口,當國小教師的爸媽,讀高中的哥哥和我都喜歡看書;與書本有著緣分,尤其與湛江書店、書城結下不解之緣。下面是我們一家人進城購書心酸而又有趣的故事。

從此每年的國慶黃金周就成了我家人到湛江看書、購書的節日。平時媽媽節衣縮食,節約出錢來給我買書。而媽媽為沒有足夠的錢給我買書心酸了很長時間。正由於書本,引起我對文學的興趣,我的習作時常出現在兒童讀物上,上學期我的一篇遊記刊登在《湛江日報》上;正由於書本,爸爸成了教學能手,媽媽成為優秀班主任。

又是一個國慶黃金周,適逢湛江書城開業不久,我們全家一早乘坐“吳川—霞山”直達快車前往鑫海名城—湛江書城。當我們乘著電梯進入書城時,好像有劉姥姥進大觀園感覺,好大好大的的書城,分門別類,一行行,一集集。有書吧、音像室、字畫室、文具行、娛樂場等等,我家四人各自採購,爸媽選教學用書,作文教學vcd,《班主任工作案例》;哥哥選《油畫》、《石膏像》、《速寫》、《水彩》......我坐在一塵不染的地板上看著、翻著,沉浸在散發香味的書墨中,最後挑選了《小說月刊》、《作文新編》、《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等八大名著......採購完畢,還到肯德基瀟灑了一回。太陽西下,全家人才心滿意足地踏上歸途。

等到我們長大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小時候的我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代由於沒有照相的技術,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模樣,而到了現代,因為有了照相機就可以使我們的這一願望成真了。

翻開相冊,一張放大的照片映入眼帘。穿著草綠色的毛衣,胖乎乎的小手捏成小團。帶著一頂白色鑲有淡藍色花邊的帽子,眉毛稀疏,眉心間貼著一個紅色的小圓。(具體是啥我也不清楚,我只記得小時候小孩照相都要貼個紅圓)兩頰粉嘟嘟的肉堆在一起,小嘴微張,眼睛裡都是迷茫。旁邊寫著吉祥如意的字樣,應該是一歲時候的照片吧?

翻到另一頁,一張照片吸引住我的眼球。喲,還扎了一個沖天小辮子呢?眉心還是一顆小紅心,脖頸掛著不知名的項鍊,嬰兒肥也消失不見了。後面是竹林的背景,我重心不穩地站在地上,穿著特別像睡衣的衣服站在那兒。旁邊則是小我兩歲的弟弟,手裡拿著一柄寶劍,兩腿叉開。頭髮只留了一小部分在前面,其他的頭髮都被剃掉了。咬著下嘴唇,羞澀的一笑,可愛非凡。這時候我應該五六歲了吧,親戚們都說小時候我能歌善舞,當然是幼稚園里教的。經常哼著七子之歌,還配著動作。不過現在卻沒有一絲印象了。

連翻了幾頁,我看見我小時候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勾起了我小時候的絲絲憤怒。還記得,小時候我就蓄著長發。可媽媽硬是把頭髮剪成了男孩子的髮型,看著鏡子裡的髮型。嘴角一癟,就哇哇地哭了起來。媽媽卻無視我,直接將我帶走。後來還是二姐哄我哄不住,帶我去照相。這才止住,只是弟弟穿著淡綠色的背帶褲,帽子反著戴。仰著小臉,讓人忍俊不禁。

往後看,我邪惡的弟弟說這張照片很像村姑,再戴上花布頭巾,挎個籃子就名副其實了。我仔細盯著照片看,不過是穿得衣服比較土,加上光線的問題。顯得黑,兩頰的通紅更加凸顯。我八九歲的時日就被村姑這一名字給覆蓋住了。

旁邊有一張大合照。這張合照我記憶猶新,我拿著豬八戒的面具,弟弟拿著孫悟空的面具,雙眼通紅。本來我是執意要孫悟空的面具,壓根沒想讓著弟弟,因為我從小到大好東西都是搶。但因為弟弟很沒出息地哭了,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面具被殘忍地搶走。合照里雙胞胎姐姐我還是一眼分辨出來了,大姐比較秀氣,二姐比較英氣。還出現了幾個陌生的面孔,應該是遠房親戚。

再後面就是最近的照片了,梳著千篇一律的馬尾辮被假髮遮住,別著小時候的圓臉變成了瓜子臉,經過後期處理,我較黑的皮膚也變得白皙。穿著純白的公主裙,雙手捏著裙擺,笑容燦爛。

一張張照片,記錄的不止是小時候的模樣,同樣也記錄了光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