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秋天為話題的寫景作文1200字

自古以來, 秋天就是一個多情的季節呀! 人們借秋思親,吟秋寄情,常常把個人的人生遭遇善意地秋聯繫在了一起。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秋天的高一作文,僅供閱讀!

立秋

節令到了立秋,天地間的一切,似乎一下子透明起來,透明在缽滿盆溢的翠碧之中。幾場透雨,風兒斜奏著涼爽的曲子,拂過悠閒的雲朵,掠過頑皮的星星,簇擁著澄澈的心情,把一個透著羞澀的豐滿,推到我們的眼前。秋天,也就扭捏著綽約,羞答答地站在了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在丰韻里陶醉。

按時節,立秋後是初秋的,四野里無際的蔥蘢,全然遮擋不了白天的燠熱,不輸於夏日的燜燥。而我的朋友,卻偏偏喜歡了這樣的季節,把這初秋叫做了淺秋,這,也該是朋友心中的詩意吧。還別說,那滿目的綠意盎然當真把我的目光絆惹的時候,心裡還就真的感受到了朋友那活潑潑的詩意。

淺秋的詩意是誰先知曉的呢,該是那些徹夜呢喃的蟲兒吧?我想是的!

縷縷的風兒掠過樹梢,一點點驅趕著夏日悶熱的時候,秋蟲兒乾澀多日的喉嚨驟然清爽起來,如水的柔情忙不迭在四下里流溢,不等斜陽落山,先把一片清輝灑在裊裊炊煙里,潑在醉人的晚霞里,此起彼伏,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秋蟲兒自自在在臥在草叢裡,吮吸著渾圓的露珠兒,淺唱淡吟,優哉游哉。旭日活潑潑升起一桿子高的時候,薄薄的晨霧才羞澀的散去,累了一宿的秋蟲兒也就歇了下來。

秋蟲兒,只是一個夜晚,把個淺秋唱的風姿綽約,鮮明透亮。

朋友心裡詩意的淺秋,或許就是秋蟲兒淺唱里的初秋,那般的清純,那般的溫馨,充滿暢想,流淌靈動,而從朋友的心裡,從秋蟲兒的吟唱里,我倒是感覺,那淺秋不是用眼睛看的,也不是用耳朵聽的,而是需要用鼻腔深深的呼吸,才能真正感覺得到的。

不是嗎?星空像被遺忘的詩行,秋月清涼如水,坐在鄉下的一塊地頭上,深深地吸上幾口氣,滿腔滿腹霎時都是一片秋蟲兒的呢喃。那淺秋,一下子就變成了腿腳上涼絲絲露珠的撫慰,舌尖上還沾著泥土的清新的大蔥的辛辣,鼻息里是能掐出水的剛出鍋的玉米棒子的清香,耳廓里呢,到處都是莊稼巴嘎巴嘎拔節的歡暢。

這般詩意的淺秋啊,只能是在鄉下的田間地頭才能呼吸到的,或者說,是田間的泥土的氣息,讓我真真切切呼吸到,淺秋,在羞澀里醞釀著孕育的胎動,靜候旭日勃發,分娩,收穫。那詩意,在我的心裡,就是喝一口清淩的河水,捋一把蔥葉嚼的嘴角

流著綠綠的汁液,鼻腔到眼睛,則是通透的順暢;而淺秋的胎動,在我的心裡,就是一節節拔高的玉米和漸漸紅潤的高粱的臉龐。

林語堂是愛著初秋的,他是深深愛著初秋的喧氣初消,愛著初秋的月圓,愛著初秋的肥蟹和皎潔的桂花的。不知道林先生是否也是喜歡著初秋那激情過後還透著羞澀的成熟,我只是感覺,在林先生的眼裡,他是真的偏愛著初秋熏熟的溫香的,而這熏熟,恰恰是我和朋友一樣喜歡的淺秋的詩意,或許,就是秋蟲呢喃著的大地漸趨豐滿的孕育的羞澀之美了。

我是一直喜歡把秋天比作父親的,曠達,淡然。細細琢磨,朋友那么喜歡把初秋喚做淺秋,還真是詩意的很。忽然一下子感覺到,秋蟲一片呢喃的時候,是真的聽到了大地羞澀孕育的胎動的,把一個激情,一下子孕育成了收穫,豐滿、扭捏,將一片活潑的胎音,瀟瀟灑灑潑遍了天地之間,讓碧綠的葉葉梢梢,撲愣著身軀,眼角眉梢都是希望在歡笑。

在這個被朋友喚作淺秋的季節里,藍天和白雲,被秋蟲兒呢喃著將生命的律動送進我的血脈里,隨一片片碧綠起起伏伏。我的眼睛,望不到天地間一片碧綠的那一端,但我的鼻息里,依然可以呼吸得到,那一端,依然是碧綠一片。

秋賦

告別了夏天,我們送走了生命中繁華的季節,火熱不再,晨昏漸沁涼意,夜雨暗漲秋池,我們迎來的不僅僅是一個碩果纍纍的秋天,也是一個讓人們沉靜下來釐清生命軌跡的容平之秋。

有道是“一場秋雨一場涼”,“天涼好個秋”,這哪能一個“涼”字了得?這分明是一個讓人們冷靜思考的季節。其實,秋天就好比人到中年,這可收斂內省,反思前半生的榮辱得失,沉寂一下淡定的心態,收穫一份人生的達觀和睿智,以饗後半生的天倫喜樂。當然,也只有學會這種秋天般的冷靜和容平,我們才知道怎樣面對接下來的冬三月。

顧往過去,在我們的先人當中,對秋天的評價可謂是怨氣多於讚美。這又多體現於那些文人騷客,見證於那些傳之後世的詩文典作。什麼“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朱顏辭鏡花辭樹”、“悲哉秋之為氣也”,似乎人之進入了老境,秋之悲涼,古井無波,只等哨音結束,這場人生的表演就要下課了。相反,對於代表著希望和未來的春天,人們總是作為萬物復甦、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代名詞,被熱烈地歌頌和讚美。是的,與春的張揚和激情相比,秋似乎是太過低調了,“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但是,如果把自己置身於自然之外,或者作為一個不熱愛自然而遠離自然的人,你又怎能看得到“層林盡染”的磅礴?又怎能看得到“碩果壓枝”的豐足?更不會體會到“容平之秋”的淡定通達。他只能獨居在四壁之內哀嘆著“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悲戚,把秋天當做自己的出氣筒大加哀怨了。當然,從我們傳統的中醫理論來說,秋,性燥,而肺虛導致對刺激適應度下降,極易產生悲憂情緒,這也可能是人們吝嗇於秋天讚美之詞的原因所在罷。

不論人們對秋天如何地評價,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是沒有人不這么認為的。之所以說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就在於她把人們“春華秋實”的這種期待回饋給了人們,對人們來說這種收穫必定是喜悅的,而喜悅是該分享的,這種分享總是會給人一種快樂和感恩。所以秋風起,黃英開的時刻,也是人們思念和懷舊的時刻,故人千里外,真情心中念。因此,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個感恩的季節,更是一個感知親情而又懷念故人的季節,這才是秋天的深層內涵。

對於熱愛大自然的人來說,秋天又是碧藍清澈,寧靜致遠的季節。她是歷練後沉澱的冰晶玉潔般地明亮,即便是空中飄來的一朵雲也是那樣地潔白純淨,以致我們經常地發出“秋高氣爽”的感慨。不是嗎?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燦爛雍容的金黃樹葉,這是多么地讓人愜意?她的成熟從容,她的豁達明亮,又怎不叫人心底坦蕩,胸懷高遠?尤其,當今時世,浮華無盡,當今之人浮躁難寧,整日裡忙忙碌碌,暈暈乎乎,似乎心無定所,在這個時候,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會讓人們浮躁的心漸漸地沉靜下來,她的一絲清涼就是秋天贈給人們的一份人生難得的大禮,讓人們清醒、淡定和從容。

日月輪迴,四季交替,猶如人生。秋天,好比人進中年,她是人生里的至高境界的體現,她收穫著春天的希望,她感悟著夏天的火熱,她又收藏著冬日裡的幸福。讓我們感恩秋天,讓我們讚美秋天!

鄉村秋景

外婆家在鄉下。其實不管怎么說,我都更加喜歡晚景,尤其是夏天的傍晚,微風吹過遠處田野的綠浪,看天邊顏色的簡便和頭頂閃爍的星辰,在庭院裡納涼,真是愜意極了。

而秋天的田野顯得有些狼狽。到處是作物硬邦邦的枯黃根子,像是被殘忍拔掉了羽毛的鳥,一點都不美觀。一片片被燃燒後的黑色痕跡印在地上,像是巨人留下的鞋印。這裡完全沒有了春天的優雅和生機,有些荒涼。但是,這時候的田野確實孩子們的天堂。記得我小時候也和哥哥在這裡面玩過。田野地方大,要跑很久才能跑到頭;田野“危險”多,一根根作物根子直立在地上,扎人很疼,如果不小心踩在上面,還會跌倒。時不時會從一邊蹦出一隻蛤蟆或是螞蚱,這也是女孩們最怕的東西。男孩子們就喜歡在裡面捉一些小玩意兒,突然丟到女孩面前。若是把女孩嚇哭了,回家便要討一頓罵,下一次又“好了傷疤忘了痛”,再次興奮地抓起甲蟲來。大家都很喜歡這裡,而一到冬天,田裡就結了一層霜,容易打滑,春天又要開始播種,所以只有秋天的田野,才是自然的樂園。

田野附近有一片葡萄園,那裡也是一方淨土。從春天開始,綠色的葡萄藤就順著架子滴溜溜地往上爬,夏天便憑空長出了一個很大的綠色涼棚,見到的人都會驚訝地叫出聲來。到了秋天,葡萄藤就像魚吐泡泡似的,把晶瑩剔透的葡萄吐出來,很快連成一大串,都是綠色的,隱匿在一片綠海之中,懸掛在頭頂。再過一陣子,葡萄就變成紫黑色的了。老伯將一張報紙包在一串葡萄上,再用塑膠袋套上,最後才將葡萄摘下來。他的葡萄甜,所以很好賣,往往一串還沒摘下來,就被搶先預定了。我最可憐拿到木頭門坎,說不定明年來的時候,就已經被前來買葡萄的人給踩爛了。

外婆家沒有菊花,秋天的院子顏色很單調,卻也同樣令人神往,那是因為一股清香撲鼻,往往還沒接近就聞到了。屋後有一棵很大的桂樹,綠葉厚實而蔥鬱,金色的小花幾瓣一朵,幾朵一串,羞澀地躲在葉子之中,卻怎么也掩飾不住花香,只好在微風的勸說下露出了身子。打桂花也是一件大事,在樹下鋪著一塊塑膠雨布,然後用長桿輕輕撥弄樹枝,花朵紛紛落下,香氣更濃。這時候,孩子們就喜歡站在雨布邊緣,讓桂花落在自己的身上,再數數誰身上的桂花多。我不知道桂花搖落下來做什麼,但我也喜歡湊熱鬧,希望香氣能在身邊多停留一會兒。

秋天的柿子也大出風頭,樹上的柿子由綠漸漸變紅。麻雀們總是早早地在枝頭等待,嘰嘰喳喳的,仿佛在討論哪顆柿子成熟後更好吃。大人們會在柿子沒有全熟的時候搶在麻雀們前面套柿子。就是在長桿頭上用鋼絲固定一個塑膠袋,然後伸上枝頭,套住一個柿子,輕輕一拉,就摘下來了。這可是個技術活,很容易讓柿子掉下來,而這些摔過的柿子是不能吃的。在高處摘不到的柿子,就留在枝頭上,等成熟了讓饞嘴的小鳥們飽餐一頓。孩子是不敢站在樹下的,因為樹上有一種叫做“洋辣子”的蟲,蜇人很疼。但我們喜歡吃柿子,所以對這棵樹是又愛又恨。

秋天是收穫,也是凋零。不管是什麼樣的秋天,都是迷人的。尤其是鄉村的秋天,各種快樂和美麗始終不會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