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紅色記憶的徵文範文1000字

紅色記憶是關於中國共產黨革命建政的歷史記憶。紅色記憶具有主觀性、客觀性、增減性、能動性和集約性的特徵。

紅色記憶徵文1000字範文1:紅色記憶

1920xx年,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1920xx年7月1日,一個莊嚴神聖的日子,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在這一天誕生了!我們感謝這一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浴血奮戰,以堅韌不拔的品質頂住了來自國內外的各種壓迫,撐起了共和國的一片天空;我們讚美這一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以頑強不屈的精神開闢了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逐步走向了繁榮和富強!

回首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歷程,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場景、一個個英勇頑強的人物便躍然於腦海,儼然一部充滿了生命豪情的紅色史冊!當年毛澤東主席堅守井岡山根據地,本著“引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取得反圍剿的一次次勝利,惱羞成怒的蔣介石發動了第五次全面圍剿,王明應戰失利導致反圍剿失敗,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開始了令世人震驚的兩萬五千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工農紅軍憑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攻克了一道又一道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蹟,毛主席為此題寫了一首《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首詩不僅真實地再現了紅軍長征的艱險,更讚美了共產主義戰士寶貴的樂觀革命精神,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到了祖國的各個角落。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和有志之士開始了八年的抗日鬥爭。我仿佛聽到了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前悲壯而堅定的口號聲,那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我仿佛看到了董存瑞手舉炸藥包時與這世界最後的回眸,那眼神執著而堅定,一聲炮響後雕堡頹然倒落,但英雄的身影卻在戰火中永遠屹立……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當祖國大地處處響起這首《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時,我們的革命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那個昔日受盡凌辱與壓迫的東方巨龍甦醒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合上這本用無數中國共產黨和革命志士的鮮血染紅的史冊,我的血已然沸騰了,他們用鮮血鋪就了我們革命勝利的道路,用生命換來了國家真正的解放,給了人民尊嚴和幸福。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燃起心中的豪情和鬥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讀書。

我們的黨九十歲了,依然風華正茂、幹勁十足;依然蓬勃向上、前途無量。作為一名黨和國家的接班人,唯願我們的黨更好、我們的國更強!

紅色記憶徵文1000字範文2:紅色記憶

如果時間是一冊書卷,那么這些痕跡就是這書卷上的一紙墨香;如果時間是幽遠的夜空,那么這些痕跡就是流星划過的美麗的弧線。而我對連州的痕跡雖是濕漉漉的記憶,卻是暖暖的、紅色的回憶。

羅定市中部偏西,距羅城27公里,總面積125。4平方公里,總人口54746人……這是網際網路上搜尋可得的資料,然而古人早就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連州這種揮灑不去的特殊情感,是源於我的三次造訪連州所留下深刻的痕跡。

那年單位黨總支回響號召組織的“紅色之旅”,連州便是其中的一站。作為我市的革命傳統根據地——連州戰鬥紀念公園當然是要去的。

汽車帶著我們的心情沿著怡人的鄉村道路一路呼嘯而過,路兩旁的景色清新自然,連空氣中仿佛都濃郁著奇異的芬芳。

是的,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繁榮的時代,一個喧鬧的時代,我們一不小心就驅車復驅馬,被拐帶進名利場中,陷入欲望的誤區。

汽車終於到達目的地,我們的心情亦益發自在,那是一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愉悅;那是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寫意;那更是一種

拾級而上,天空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心情自然也隨著周圍的環境肅穆起來。“雨腳如麻未斷絕”,那雨仿似要考驗我們的誠心,也似要洗滌我們的浮躁,瀟瀟灑灑、密密麻麻。瞻仰、朝拜、參觀,趁著雨勢的減弱,我們一行人匆匆結束這次心靈之旅。

結緣連州,戰鬥公園成為了不可磨滅的記憶,是這裡,讓我對羅定的革命傳統有了初步認識,儘管步履匆匆,儘管時間流逝,卻在心靈一角留下痕跡。

帶著全年級師生到連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戰鬥公園,是我第二次到這裡。說也神奇,幾百人正聚精會神地聽著老領導莫北水的介紹,雨便紛紛揚揚地下了起來,師生們卻不願躲雨。也正是因為這次獨特愛國主義教育課,讓我們知道了連州戰鬥是解放戰鬥時期粵中地區恢復武裝鬥爭後的一場規模最大山地戰鬥,是以小勝多、以弱勝強的地方戰鬥典範。

1949年2月22日,我三羅大進軍部隊及當地民兵共1500多人與保警十四、十九兩團及國民黨羅定自衛總隊保警共1700多人展開一場震動西江、粵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戰鬥。戰鬥中,我軍不畏強敵、機智英勇,取得了全勝。此戰,殲敵傷敵6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我方除有五名戰士受傷外,還有馬志路、李金許、龍炳珍、雷林、廖源、陳南昌、黃榮等7名同志光榮犧牲。這場戰鬥是解放戰鬥時期粵中區武裝鬥爭高潮的又一次偉大勝利,它打出了軍威,進一步推動武裝鬥爭,為迎接三羅全境解放奠定了基礎。

……

我們靜靜地聽著,全場鴉雀無聲,只有那雨點,劈哩啪啦打在傘上,打在地上,扯著淚的晶瑩,牽動潮濕的心。雨中,遠山隱去其形,樹木抖擻它的精神,草更綠,碑更新。那雨聲的沉吟,仿似是英雄回來的腳步聲。

老領導的報告,讓我們領略很多、很深。

是的,歲月能改變歷史,但歷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和無私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恆的追求。

又一次在松柏疊翠、莊嚴肅穆的戰鬥紀念公園上駐足是最近,市作家協會回響市委宣傳部提出的將“文化沃土工程”深入鄉鎮的號召,我們一行人在成熟幹練的當地領導陪同下冒雨前進。

沿著石級一步步走上,心中默數著,無數革命先烈走過的風雨歷程一一展現。雖說是三臨其地,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為了羅定的解放長眠於此是這些革命先烈,而我們享受了和平與幸福,今天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即使在自身平凡的工作崗位也應努力工作,勤奮耕耘。

在紀念公園向下俯瞰,連州鎮盡收眼底,是一片欣欣向榮景象。是的今天的連州人,他們繼承先烈的遺志,回味先烈的艱苦奮鬥、勇於獻身的精神,牢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努力投入到另一個戰場——把連州建設成為青山綠水,宜居宜業的新家園。

今天的連州人,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戰鬥著、耕耘著、收穫著。

明天的連州,這種戰鬥精神依然會長存,明天的連州必然會更美好!

紅色記憶徵文1000字範文3:重溫紅色記憶,珍惜幸福生活

“任何人都不會被忘記,任何事都不會被遺忘!”

硝煙早已散盡,傷痛不能忘卻,珍惜和平吧!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揭開了中國人民反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戰的序幕。中國人民堅持了7年局部抗戰?8年全面抗戰,計20xx年,經過艱苦卓越的鬥爭,贏來了抗戰的勝利?1945年5月9日,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簽字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國政府在日本投降書上籤字確認,從程式上講這才是正式的投降?至此,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歷時八年的崢嶸歲月,中國人民終於熄滅了日寇在華夏大地燃起的戰火硝煙。日本將中國視為世界四大強國之一,正式向中國投降?按照國際慣例,簽字的次日,即9月3日,是日本簽字投降正式生效的日子?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第二年開始以每年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民主黨派“九三學社”就是為了紀念這個日子而命名的。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

戰爭、硝煙,帶給人們的是什麼?是無盡的傷痛,是家破人亡,是流離失所。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抵抗,從而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九一八!九一八!!!侵略者慘絕人寰的行為,令多少人們喪失生命,多少人無家可歸,背井離鄉!一首用血淚和仇恨譜寫的歌《松花江上》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就唱出了他們的思鄉之情: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這首歌唱出了3000萬東北同胞的悲慘遭遇和思鄉之情,尤其是唱到“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時,更是讓人心酸不已。同時,這首歌也憤怒地控訴了蔣介石喪權辱國的“不抵抗”政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這首歌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傳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成為了億萬人高唱的戰歌,鼓舞了人民抗擊日寇收復失地的戰鬥熱情。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多年前,一葉小舟在風雨飄搖的南湖上揚帆起航,此時的華夏大地,正是滿目瘡痍,破碎的河山遍布著斷壁殘垣與墳白骨,多少人的期盼和夢想,多少人的血汗和淚水,終於在死亡線上看到了曙光。您,如噴薄而出的一輪紅日,在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指引著萬千熱血戰士,乘風破浪,奮勇前進,如不滅的燈塔,在漫漫長夜,照亮戰士前行方向;您是力量的象徵,激勵著無數戰士披荊斬棘,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雖然都是人民大眾組成的,沒有上過軍校,沒有統一的軍裝,沒有好的裝備。炎黃子孫都是好樣的,“我們靠的是什麼,我們靠的就是這種軍魂,靠的就是我們的軍隊廣大戰地指導員的戰鬥意志。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人。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亮劍精神,精神我們國家軍隊的軍魂。劍風所指,所向披靡。”他們憑藉自己堅韌的性格,換來了勝利,換來了自由,換來民族的解放。

誰說炎黃子孫是東亞病夫!炎黃子孫都是好樣的!!!

誰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一句話,響徹天空,穿越時空,一個世紀的屈辱隨著這聲巨響,銷聲匿跡。華夏民族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從此不再是一頭沉睡的雄獅,那些所謂的東亞病夫的稱號已不復存在,中國從此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光陰似箭,日曆撕了一張又一張,60多年了,在中共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好日子!!!

誰說中國人沒志氣,左權一腔熱血灑太行、戴安瀾馬革裹屍抗敵梟、吉鴻昌變賣家產為抗日、馬本齋回民支隊的司令員、楊靖宇侵略軍最害怕的抗聯司令、趙一曼:著名的巾幗英雄、衛立煌:指揮忻口戰役的抗日將領、謝晉元:八百壯士的指揮官、張自忠:盡忠報國的一代名將、趙登禹:血戰南苑的北方大漢„„他們都是好樣的!!!

60多年的光輝,彈指一揮間,在前進的路上,美好的未來向人們招手。不是陽春白雪,也不是高山流水,而是人民在前進的高歌!!!

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歌聲飄揚。啊!我的祖國!中國共產黨!我偉大的祖國母親!你的兒子衷心祝願你:

願您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願您的明天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