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另外的收穫作文800字

勞動是光榮的,俗話說;“先苦後甜”,勞動是收穫之母。勞動越苦,收穫越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另外的收穫作文800字【一】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凱勒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她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書中,她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她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孤獨的她認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她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像一塊海綿吸取水一樣不斷地從生命本身吸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像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峰!而這些知識,就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她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她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在書中,她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知識使她產生了一種的信仰: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抱有希望,不斷奮鬥。去發現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像未來的世界,每日懶懶地生活,懶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那么當我們回首往事時,是否值得留戀?又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她用艱難卻幸福快樂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也讓我收穫。收穫一種信仰,收穫了知識的重要,也收穫了一種殘疾人用知識去戰勝生命的勇氣。

另外的收穫作文800字【二】

常言道:“有耕耘,就會有收穫。”我們會收穫果實,收穫喜悅,收穫自信……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我收穫了成功。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媽媽給我買了一雙嶄新的滑板。當時,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腦子裡就浮現出我信心百倍穿著滑板瀟灑地滑過去滑過來的景象,心想:我一定要快點兒學會弄給他們看看。 我迫不及待地站上滑板,我剛開始興高采烈,看見小朋友們滑得很好,以為滑滑板很簡單,我就開始滑了,可是我老是接二連三的摔到,我終於能夠象機器人那樣走兩步了,心想:滑滑板也不難嘛! 接連三天,我天天都到樓頂去練滑滑板,總幻想著自己在當天就會成功。可事實卻不是這樣,接連幾天,我還是只能象機器人那樣要走兩步停停,然後再走兩步停停,沒有一點兒進展。我有些喪氣了:哎,看來我不是學滑板的料!還是不學了。於是我停了兩天沒練習,媽媽察覺了,說:“林星志,你這兩天咋沒到樓下練滑滑板呢?”我沒說話。“是不是練不會就想放棄喔?要不,我陪你下去練吧。遇到一丁點兒困難就放棄那可不行,那樣你永遠都學不會。”媽媽又說。“好吧。”我極不情願地答道。 到了樓下,媽媽要我回憶平時在院子裡看到別人滑滑板時的姿勢,還要我把重心稍下降,我照著媽媽說的做,開始那一兩分鐘還行,可在第三分鐘的時候我就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就不想起來了。這時媽媽說:“起來繼續練呀。”“不想練了。”我有些不耐煩。“不練永遠也學不會。”媽媽說,但我聽起來卻總覺得是在嘲笑我連滑滑板也學不會,很生氣地說:“你嘲笑我!”“嘲笑你又咋樣嘛!你不會又不練我就是要嘲笑你!你要是練會了我還能嘲笑你嗎?”媽媽真的生氣了,獨自走到了院子的另一邊。 等媽媽走後,我站了起來,心想:居然嘲笑我練不會,我就要讓你瞧瞧沒有你我也能學會的!於是我開始集中精力努力地練習,摔了又爬起來,摔了又爬起來,沒多一會兒,我就能滑行了,我收穫了成功。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自己集中精力的對某事付出,一定會有收穫。學習也一樣,我一定要把我實踐的經驗:集中精力投入某事這種做法用在學習上,在學習上收穫了成功。我也明白了媽媽說的是對的:人總要遇到困難,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

另外的收穫作文800字【三】

“噹噹當……,砰砰砰……”耳邊再一次想起雜亂而有力的敲打聲時,起身望著窗外遠處那幾個忙碌的身影,我臉上又一次浮現出難以名狀的神情,是憐憫,是理解亦或是感動…… 他們幾個是最近一段時間來幹活的農民工,住在一個墨綠色的簡易帳篷中,他們身上的衣物洗得發白但總沾滿灰塵,唯一帶有顏色的是幾塊惹人注目的補丁;黝黑的肌膚和蓬亂的頭髮,再一次證明了他們的身份——進城務工人員。 從前在我的眼中,因為他們粗魯的言行舉止,我是比較反感的。有時在公車上,我見到他們後總是以閃電般的速度躲開,留下的是城裡人慣有的冷漠。 直到那一天的傍晚,放學後我散步回家。路過帳篷時,我無意中瞥見他們吃飯用的被黑煙燻得烏黑的大鍋中竟都是綠色的青菜和水,沒有一絲油花和肉沫,而他們卻在一旁邊吃邊笑,驚訝於他們“不正常“的神情,我開始留意起他們來。 早上他們比城裡人更早迎接朝陽,斜斜的陽光將他們忙碌的身影拉得好長;中午烈日炎炎,當城裡人還在享受午休時,他們還在工地上揮汗如雨,浸滿汗水的背心緊緊貼在身上,脫絲的毛巾不斷在地上打出一個個水花…… 因為這,我的心中揚起一絲對他們的欽佩。一個月前,我父親因公出差在外,這段時間我心中的思念瘋狂滋長,有時竟在夢中哭醒。想著四處漂泊打工的他們,我開始理解他們笑容背後的思家思親之情。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他們也想家啊,他們何苦不想同家中年邁的父母和摯愛的妻兒歡聚一堂。但他們不能,因為他們還要用時間、力氣、汗水去賺的微薄的薪水,他們還想讓父母吃好,讓孩兒來城中讀書。 為了這些目標,他們強忍思念,將心撲在工地上,用笑來緩解這一切一切的無奈,這化苦為樂的情感,又有多少人理解? 我被徹底感動了,不同於以前任何一次。從他們身上,我收穫了另一份感動,懂得了要用一顆坦然樂觀的心面對變化無常的生活,來熱愛生活。 再次路過他們身旁,我拋掉以往的冷漠,用欽佩的目光表達內心的感謝。我將珍藏這一份特別的感動,用無限的希望沖向未來。 而對於千千萬萬的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尊重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