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責任作文800字

責任,看似簡單,卻猶如千擔重的石頭壓在心頭。不必別人提醒,不必別人責罵,你都會知道,時刻明白.因為這一切都是關乎你的責任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責任的作文,歡迎閱讀查閱。

責任與責任心

從一個人呱呱落地開始,即使是一個上著幼稚園的孩子,都應該承擔起責任,都應該有一份必須的責任心。

看似矛盾的兩個詞語,從語言解釋上兩個詞語有著差不多的意思,但是每個人對兩者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認知。

責任是每個人應該承擔做好的事情。上學的時候責任是好好學習,工作的時候責任是做好份內工作,有了家庭後就應該照顧好家人,努力奮鬥,為著家人和自己努力拚搏著,應該有所擔當。這也是不可推卸的本份事,不是想做就做不做就算的事情,這是應該做必須做的事,即使忙碌即使有任何可以用做藉口的理由,面對責任時,千萬不可拿出來用,因為這就是責任必須性。

責任心就和責任有所不同了。同是班上學生,今天不是我值日,但是有的人卻本著一股強烈的責任心幫助他人,身為班集體中人,有義務做值日。他們往往不同於他人,因為他們有著一顆負責的心,那股強勁,無人可擋,他們時時刻刻把責任的重擔扛在肩上,穩穩的走著,卻總是不亦樂乎。同是一家人,兄弟姐妹同父母生,是分不開的骨肉之情。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大,但是照顧父母的責任偏重的壓在了兒子身上,這是風俗習慣,各自成了家後,父母就住在兒子家,理所當然的兒子要照顧父母,父母病危,兒子的責任不只照顧父母,還要養家還要掙錢,姐妹們來幫忙照顧父母,就像負責一樣,輪到照顧的時候就來了,他們認為這就是負了責任,其實也是,但有著一兩個女兒本著這是我的父母,我應該時時刻刻來照顧,這就是責任心,那些認為負了責任的女兒們,不知道父母以前辛苦把他們帶大多么不容易啊,他們那時怎么會想著這就是責任呢,如果這只是責任,那他們現在的好生活怎么又得呢,難道不是父母栽培他們嗎?這種風俗習慣不是束縛責任和責任心的理由,如果一個人是孝順的,那他們更無須想這些爛藉口,本著孝道做的,還有份外的他們更會做,因為這是孝,也是他們報答父母和對他們那股深深的尊敬和愛。

不要想著推卸不要想著悠閒,該負責的負責,盡力負責本著良心做一個負責人的人。

這是人生的大道理。

承擔責任

有人說人的臉就像是一個“苦”字,生下來就是勞碌命,富人每天想著怎樣消費,窮人每天就想著怎樣掙錢,大人每天是工作工作,孩子每天是學習學習。各有各的任務,每天都如此的忙碌。

地球只有一個,但是人有千千萬萬種,不同膚色,語言,但是我們有共同的任務那就是要承擔責任。西方有句諺語:“人生的價值在於不斷地承擔責任。”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責任。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現在的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為了自己的將來。承擔自己所要承擔的不要畏縮。

承擔責任在其過程中也是一種享受,因為你自身的能力等都會有所提升。

課堂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社會,有認認真真聽講的同學——勤勤懇懇的付出,最終得到的收穫當然也是碩果纍纍了,有時而聽聽,時而開小差的——“兩天打漁,三天曬王”的,還有根本不聽的——不勞不獲在生活中的一分一秒,我們都在為我們所承擔的責任負責,好好學習,那不是對機子負責嗎?可是當局者迷呀!這樣日復一日的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就像是鏈條一樣,一節不好,其他都不會好。一位高中三的學生曾經說過:“一個不為自己負責的人,沒有人會為他負責。”因為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這樣的人如何挽救呢?

這是在學校里,作為學校的一員,我們就應該好好學習,其他的想法不要有,那么作為國家的一份子,我們又應該對什麼負責呢?

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我們有各自屬於的家,工作等。國家,一個“國”字,一個“家”字,對於家我們要對父母負責,因為是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的,對於國我們應當承擔中華人名共和國所賦予我們的責任。

明代有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代有我們的“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責任。”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同時我們也承擔的不同的責任。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最起碼,我們要對自己負責。所以不要白白的浪費時間,好好學習吧。

承擔責任,就像是魚和水,因為魚在水裡,所以更加快樂的活著,同樣,因為我們背負著責任,所以我們或得更加充實。

我們的世界是彩色的,因為責任與我們同行,行動起來,不要逃避你的責任,因為它會使你更加精彩!

帶著社會責任感上路

留美女大學生張棟給自己布置了一份假期作業——每天上街撿一個小時的垃圾。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很不可思議。其實不然,張棟選擇了利用有限的時間來還街道一點潔淨,體現著一個躊躇滿志的大學生貢獻社會的決心。她正懷揣一份社會責任感踏上人生的旅途。

梁啓超曾發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的呼喊。同樣,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將成為社會未來的中堅力量,將成為社會的主人翁。因此,我們要做有社會責任感的青年,帶著社會責任感上路。

回望新中國的革命史,青年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青年人為著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復興付出一切。正是一大批懷揣社會責任感的青年譜寫出中華民族復興序曲。

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梁啓超曾面對一個取捨生命或學問的決擇,他毅然發出“讀書人死於學問乃死得其所”的感慨。有人說他迂腐,愚昧;魯迅先生曾為了避免一個民族陷入盲目的驕傲自大中,放棄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亦有人說魯迅愚蠢。可正是這“迂腐”的梁啓超為中國的民主革命打開了嶄新的一頁。除了那份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感,還有什麼能支撐他堅守在革命陣地上呢?魯迅的“愚蠢”則是為救國救民而吶喊,展現出了一個革命家的民族氣節。作為當代青年,我們須懷揣一份社會責任感,從前人手中接過復興民族,繁榮國家的歷史使命。

看今日之青年,有伊拉克運動員海珊爭以生命的名義奔跑;有蘭迪教授用人生的最後一堂課來詮釋生命最純樸的價值;有文花枝、洪戰輝感動中國的義舉;有四川大地震之後,幾十萬人的救援隊伍;有為國家利益搖旗吶喊的“憤青”;還有北京奧運會那支朝氣蓬勃的青年志願者隊伍。他們正用行動向世人展示青年人對社會的熱忱。

如果說人人心中都已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哪還會說出“花三百萬種死你”這樣囂張,愚昧的話來;哪裡還有在災難臨頭之際,放棄自己的學生,作第一個逃兵的老師;哪裡還會有為獲取利益而不顧消費者健康的廠商?然而,在我們這個充斥著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社會裡,這些都是事實。這樣看來,一名青年學生對社會著任感的追尋,還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嗎?

其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手筆”,只需我們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足矣。

長大,不僅是一種責任!

漸漸的,我長大了。

從呱呱墜地的第一聲哭泣,到懂事無知的孩子;從年少瘋狂的昨天,到理智果段的今朝。而我的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他們辛勤的工作著,過著簡樸的生活,換來了我蓬勃的生機;他們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

長大,是一種責任。長大,就意味著我要獨自去面對、去承擔身邊的一切的一切,無論是酸、甜、苦,辣的,我都會經歷的!因為我已經懂事了,已不再是那個曾經賴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淘氣小女孩。小時侯,如果我遇到了傷心的事,我可以在父母面前哭個痛快,然後身將它輕輕忘記,不留痕跡。而今,有了心事卻只能埋在心底,強作笑顏,不露出丁點的蛛絲馬跡,因為怕他們知道後比我還焦急或為了我而添一份多餘的擔心。小時侯,我為了吸引身邊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我總是哭喊著纏著父母要買這買那,以滿足我心中的那小小的欲望和虛榮心。而今,每次用完了身上的錢,總是開不了口,不知該如何啟齒跟家裡面要錢;胡亂花錢的時候,總有一種負罪的感覺。何曾想過,我們手中的點滴要通過父母多少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才能換取?小時侯,我從不知天高地厚,從來不懂得關心與否,總是閒父母說話過於羅嗦嘮叨,不耐其煩,總是聽不進勸告的隻字片語,我行我素。而今,才發現嘮叨是一種關懷、一份愛,他們總是默默為我驅趕了身邊的一切逆流。

小時候,我總是在內心埋怨,束縛了我太多的自由,總是努力張開翅膀,想衝破身上的樊籠,飛翔外面自由精彩的天地。而今,我終於明白,家才是我心靈停泊的唯一港灣。那裡只有無盡的親情和愛,與生俱來,割捨不斷。

從小到大,在我身上承載了父母太多的愛和汗水,濃縮了無數的擔心和淚水。現在,我已有責任和能力去獨自面對一切的挫折困境,不能再讓他來為我分憂解愁,為我擔驚受怕。

因為,他們都已在時光的腳步中逐漸蒼老,經不起更多的風雨!

而我還要走完我以後的路!

一生肩負的責任

人生而自由,卻有無不處於責任的枷鎖之中。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開國總理周恩來一生肩負的責任。

在封建社會,用一支“金”筆吶喊,抒寫出那個年代的滄桑與苦難,用剛勁有力的聲音呼喚麻痹了幾千年的國人,是魯迅先生一生肩負的責任。

西漢末年,匈奴大肆騷擾大漢疆域,“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則是霍去病將軍一生肩負的責任。

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當年的顧炎武身上的責任,更是出於風華正茂的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But,責任一旦過度,便不再為那種所謂的“責任”,而演化成一種沉重的責任,一個心靈的包袱。

曾經的20世紀,有一個王,於瑟瑟秋風之中,寫詩、繪景、抒情。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低低、淺淺的吟唱,觸動過多少人心中的琴弦。一直到了現在,詩壇中再也沒有湧現出像他一樣,單純的只是為了寫詩而寫詩的詩人,譜寫出像他的抒情詩一樣樸實卻又華麗的禮讚。

海子,曾經用幸福的筆墨渲染過整個世界。他說從明天起,要做一個幸福的人,他說要給每一條河每一條小溪取一個名兒,他說要給陌生人也一樣的祝福,他還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可是,每每到了3月的第24天,人們在用欣賞的目光品味他充滿詩情畫意的不朽之作時,無不淚流滿面,因為20xx年前的今天,他,一聲不響的,走了……

多少年了,人們猜不透當時海子的想法,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個明天,還是因為明天太遠太遙不可及,他才讓自己的韶華終結在那天的晨曦呢?

其實,他應該很孤獨的吧。一個孤獨的吟唱者,一個內心空靈的詩人,獨自一個人,構建著詩歌的大廈,品享著寂寞的璀璨煙花。

都說,思想者都是孤獨的。一個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將世界看的越透徹,他就越想改變現實,他也就背起了比常人更沉的包袱,承擔了比別人更多的責任。

責任,確實是催人奮進的加速器,但,有時,過度的責任,卻可能成為讓人一蹶不振的罪魁禍首!

誠然,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高中生,我們理應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可是,這繁花似錦的年華,卻又是極其脆弱的,也許這單薄的肩上根本承擔不了更加沉重的負荷呢!

我們理應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也理應奮力前進,而當責任一旦過度,成為成長路上磕磕絆絆的亂石,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因為每回看報、看新聞、上網,都能看到一些像我們這樣妙齡的人選擇了輕生,也許,那些所謂的責任來自自己,來自朋友,甚至來自家人。但是,生命誠可貴啊,郭敬明說不成熟的人為了偉大的事業而死去,成熟的人為了偉大的事業而卑賤地活著,也許用在這裡著實不太合適,但至少也能體現一點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