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輩雖逝矣教誨瞭然心作文800字

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一套套古舊的老家具,一枚枚黯淡的老勳章……組成了我們足以珍視一生的傳家之寶。傳家寶,它們從遙遠的遙遠走來,向無盡的無盡傳去;它們的身上,不知刻載著多少的陳年往事,記錄著多少愛恨情仇,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驕傲的。

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傳家之寶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身上蘊含著一個家族的精神傳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於漁”,這些家族精神所凝聚成的無形的祖訓,似乎比實實在在的東西更值得我們重視與傳承。

一句句飽含人生哲理與思考的話語,一句句殷切深情的囑託與盼望……祖訓,撐起了一個家族的脊樑,喚醒了這個家族的精神。雖然,說出這些話語的人們早已老去,甚至已經長眠地下,但這些祖訓卻永遠年輕,永遠燃燒著無窮的火焰。

這些祖訓,像夜空北斗一般,為十年、二十年之後的家庭指引明路,為八代、時代之後的後生們矯正脊樑;這些祖訓,經過歲月的打磨,反而歷久彌新,比早已老去的物質更加鮮活。雋永而深刻的文字,在年華的洗禮下,流淌在我們的心中,銘刻在我們的腦海。

一封封《曾國藩家書》,承載的是文正公教導兒孫博學篤志、正氣凜然的殷切期望;一首千古流傳的《示兒》,流淌著的是陸游盼望兒孫為國為民、以死效國的心聲:而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訓示,則是點撥後輩治學理念的典範。時過境遷,這些時代的巨人給兒孫們留下的財產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無人知曉;但他們通過祖訓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流傳至今,為人千古傳頌。

祖訓可以是有形的文字,也可以是以身作則的身體力行。民國學者楊昌濟撒手人寰時匆匆忙忙,但他每天堅持用涼水沐浴並晨讀半小時的習慣早就刻在了女兒楊開慧的心裡,踐行了他“修學儲能”的主張;當襄陽城終於向蒙古鐵騎敞開了大門,郭靖沒有什麼傳世的遺言,但他的引頸就義卻比任何話語都有力地踐行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總之,祖訓無論有形無形,都是對後輩最珍貴的財富。

祖訓,是一個家族的精神繼承,它順應著時代的潮流,拾起這被遺忘的美德。千千萬萬的祖訓連在一起,組成了炎黃子孫民族精神的脊樑。

祖輩雖逝矣,教誨瞭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