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信任力了嗎高中生作文

“街上的乞丐十有八九都是健全人,他們懶惰散漫卻坐享其成,都是騙錢的”,這種不加分辨、不容質疑的觀點已經變成常識,深刻在許多人的腦海之中。現在,恐怕只有不諳世事的小孩,才會單純天真地向乞者施以憐憫之心。市民中巨獎,卻認為是騙局,拒不領獎;兒子溺水身亡接到熱心民眾打來救急電話竟被父親認為是騷擾,不予理會。這是怎樣的哀痛者!當別人的行為在你眼中都成了作假,別人口中的話在你耳中都成了謊言,中國人失掉信任力了嗎?

為什麼當下人們連最後一道無形紐帶——信任也予以拋棄,誠實守信大國的榮光不再呢?

首先,不得不承認,世風日下,道德滑坡確實存在。詐欺頻發,良心缺失,人與人之間進進退退攻防易位,有目共睹。究其原因,國家經濟固然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但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言,舊社會人們之間田園詩般的關係,被赤裸裸的金錢聯繫所代替,在資本的曙光照耀下,許多人不惜為此鋌而走險,在春暖花開的陽光下幹著殺人越貨的勾當。“彭宇”案讓百姓遇到倒地老人只圍觀,不攙扶,逐漸成為社會風氣;“三聚氰胺”讓洋奶粉在中國一夜走紅。道德危機使人們不得不一次次的加厚自身的心理防線,躲進自己為自己築就的圍城之中,城外的人進不來,城裡的人出不去也不願出去。信任,比起這高大的圍牆,顯得是那樣無處遁形。

其次,媒體對新聞自由的濫用,推波助瀾。網路、微博、甚至有些報紙、電視,沉醉於對社會陰暗面的描摹,使新聞成為人們每天必過的罪惡櫥窗,人們漸漸失去同情心,變得麻木遲鈍,變得自危自恐。媒體總是不厭其煩地描述和誇大事情,唯恐讀者不能身臨其境,造成公眾的誠惶誠恐。而捫心自問,我們身邊到底還是鮮見媒體所渲染的事件,欣欣向榮,積極向上仍然是主流。一個理性的媒體,應該給潛在的自殺者以繼續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赴後繼的勇氣。生活在這樣一個不信任的媒體之中,我們的信任力從何談起?

最後,悲觀占據了人們的頭腦。面對生活的不堪,茫然失措,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先入為主做“有罪推定”,是信任力喪失不可忽視的因素。每每有失信和罪惡發生,“感覺不會再愛了”的言論充斥。人們都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別人,“不信任”輕易在我們頭腦中攻城掠地,占領我們思想的高地,不費吹灰之力。信任力在陰影黑暗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不戰而敗。

但我堅信,信任的夢想不曾破產,正義的光輝終將戰勝黑暗。你站在屋檐為你投下的一片陰影之中,能說正午的陽光不刺眼嗎?別讓信任被“一票否決”,用正能量來填充我們的信任力,讓真善美重喚誠實守信的“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