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關定格的作文

如果時間可以停留,那么請讓我的記憶定格在那個溫暖的午後。小編收集了有關定格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定格

“十一”,當我接到奶奶病危的訊息匆忙趕到家時,她已經永遠的定格在了黑色像框中。

我跪倒在奶奶的“面”前,淚水肆意涌流:“奶奶,您怎么不等我回來就走了呀?……”嘶啞的哭聲在爸爸的懷裡變成了悲痛的抽泣。而奶奶在鮮花簇擁的“小方盒”里,“身”披鮮紅的黨旗,只是在牆上默然地微笑著注視著我,卻再也不能回應我了。

奶奶實際是我的姑奶奶。因為槍傷,未能生育。我爸爸從小跟姑奶奶生活,我也是她帶大的,所以,我一直把姑奶奶當親“奶奶”!

堂屋被臨時作了奶奶的靈堂,簡潔而莊嚴。四盆鮮艷的黃花吐著淡香,高雅一如生前的奶奶。四周的牆壁上被表叔掛上了八、九幅奶奶的照片,最搶眼的是奶奶身著志願軍軍服的靚照。照片已經發黃了,但奶奶的神采依然清晰,英氣逼人。奶奶可是一個大美人,曾經被軍報譽為“戰地黃鶯”!

我凝視著牆上的照片,一幅,一幅,一幅,心裡也濕了一片,一片,一片……

這每一幅照片都是奶奶革命生涯中的一次次精彩定格,每一次定格都記錄了奶奶革命人生中的一個個美麗故事。

東牆上最大的那幅定格了奶奶在抗美援朝陣地上演出時的英勇瞬間。照片裡甚至還能看得見遠處的硝煙。一位年輕的女文工團員站在戰壕旁的空彈藥箱上,一隻手高高舉過頭頂,張開嘴巴正激昂高歌哪,一群志願軍戰士圍坐在陣地上,雙手都在熱烈地鼓著掌。——那個文工團員女兵就是我奶奶!

西牆的那張照片是軍報記者的大作,定格了一次戰役結束後,奶奶上台領獎時給首長敬禮的一瞬。咦!奶奶怎么用左手敬禮?——呀,奶奶的身子擋住了一半的右臂怎么用繃帶吊著?奶奶受傷了!正是在那次演出後趕往另一個陣地演出途中,奶奶被突襲的敵機炮彈炸傷!奧,難怪奶奶總是用左手拿重物,有人一問她她還總說是右手受了風寒,使不上勁了。原來奶奶是在戰場上受的傷!可奶奶這幾十年為什麼一直對別人瞞著不說?這可是值得炫耀的“老本”呀!

表叔拿出一本老舊的紅證書,裡面寫著:“李秀英同志英勇無畏……敵人的轟炸機炸傷了手臂卻依舊帶傷演出,用歌聲鼓舞戰士奮勇殺敵!……”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怪不得奶奶無論天氣多熱都穿著長袖,為的只是遮擋住那個傷口曾經記載著的“榮耀”!

奶奶的品德難道不是留給我和我們家最珍貴的“財產”嗎?

淚眼凝視著定格在金色相框裡一臉透著堅毅和勇敢的奶奶,耳邊迴響起奶奶常常跟我說的那些話:“女孩子永遠要堅強,沒什麼過不去的坎!奶奶這代人流血奮戰,為的是讓你們過上幸福的日子!你得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學好本領將來才能為國做貢獻!”

表叔從裡間屋裡拿出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布包,打開來裡面還有一個小木匣子。打開匣子,十分小心的取出一枚銀質的五星獎章,表情凝重的對我說:“奶奶聽說你考上了南師大附中,非常高興。這是奶奶走以前特意讓我交給你的。這可是奶奶生前最珍惜的東西。輕易不願給人看。”表叔說著有些哽咽了。頓了一下又說:“奶奶還要我轉告你,奶奶把他最珍愛的東西給你,就是希望你一定要做出配得上它的成績來!”

聽著表叔的話,抬頭仰望著紅色相框裡的奶奶——胸帶大紅花,坐在觀禮台上,一臉的幸福和自豪:那是建國35周年時在******留下的“定格”!——淚水再次流了下來,不再只是悲傷,而且分明有一股力量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動:奶奶,你放心吧,我一定用自己的成績和貢獻來扛起你留下的那枚勳章!

就要返校了。我手捧沉甸甸的獎章,站在奶奶的遺像前,特意請表哥為我拍了照。

奶奶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每一個“定格”的背後都儲藏著豐富的故事;我在奶奶遺像前的“定格”,則是一個新的開始。我相信,奶奶會在天上看著我用不懈的努力去譜寫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奉獻樂章,我也會在自己的奮鬥歷程中用汗水去“定格”一個又一個輝煌!

第二篇:定格

如果時間可以停留,那么請讓我的記憶定格在那個溫暖的午後。

蜜色般的陽光透過斑駁的枝權密密匝匝地灑在姥姥門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一塊又一塊陰影,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潮濕的花香。

悄悄地推開那扇朱紅色的大門,“吱呀——吱呀”的聲音便從姥姥的臥室中傳來,穿過花圃,穿過草叢,鑽進了我的耳朵,好像上個世紀的老收音機在低吟淺唱著一個很老很老的故事……

“姥姥——姥姥——”我的低聲呼喊打破了這份午後的靜謐,見許久未有人回應,便以為姥姥在藤椅上睡著了,於是我便兀自穿過那條狹長的小道,想去看看姥姥。

原想破門而人,但卻被眼前的風景迷住了眼。

我的姥姥,這個溫婉的江南女子,在操勞了大半生後,此刻,竟坐在塵封已久的梳妝鏡前。

曾記得,姥姥的抽屜里有一本泛黃的相冊,裡面是她年輕時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子年輕、文秀並且高貴,依稀可以看出,那時的姥姥喜歡穿藍底碎花的衣裳,整齊的劉海,長長的麻花辮被一根紅繩綰著,溫順地貼在胸前,照片中的她甜甜地笑著,於是,整個江南的水便蕩漾在她淺淺的酒窩裡。後來,姥姥從山軟水溫的南方被孤身一人送到陌生的北方,提著婚禮的裙裾,隨著轎子伴著嗩吶,穿過這條甬道,開始了以後風塵僕僕的生活,也是自那以後,姥姥便盤起了她飄逸的長髮,每天早晨只是簡單的梳理幾下便完事了,那面陪嫁過來的銅鏡便布滿了厚厚的塵埃。

可如今,年過半百的姥姥卻坐在久違的梳妝鏡前,靜靜地放下了她的長髮,頭髮比年輕時短了很多,儘管染過幾次,那一頭烏黑的長髮卻怎么也經不住歲月的淘洗,花白了許多,姥姥也不怎么在意,拿起桌上的木梳,緩緩地梳了起來,一根根脆弱的銀髮在她的手指尖飄落,撒落了一地的溫柔,恍惚間,我似乎看見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正向我走來……

沒有驚擾陶醉其中的姥姥,我緩緩地轉過了身,但這幅唯美的畫面卻定格在了我心底里最溫暖最濕潤的地方,因為,這是一個女子對美好生活的真摯而純真的渴求,官,也一直指引著我,去憧憬那份屬於我的燦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