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滿分作文:何謂文明?

何謂文明?

“文”是對應“武”而言的,兩者都是講人和人,機構和機構,階層和階層,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武”是叢林法則,誰拳頭大誰說了算,大家對抗,而“文”則是不妨大家坐下談一談,“文”的本意里有紀錄雙方誠信的意思,就比如我們現在說簽個契約,簽個條約之類,大家合作;總之武是摧毀,文是建設。

所以文明不過就是“文”的那一部分比較明顯,至少多過“武”的部分,也就是文明更願意建設而非摧毀。因此每天喊打喊殺的,大體不能算文明人。

孔夫子說“鬱郁乎文哉”,就是說“文”是發展、生長、具有親生命性的,因此孔子才會“制禮”——“禮”的本質是要人們克制“武”的傾向,所謂“克己復禮”,也就是通過“禮”來規範人的行為舉止以達到“文”的目的。

為了讓人能夠更好滴遵“禮”,孔子還強調說要通過“作樂”來調整改變一個人的狀態,這樣他就能很好滴達成“克己”。比如音樂可以讓人平靜下來,也可以讓人振奮起來。此所謂中國的“禮樂文明”,很有建設性。

我們現在經常看到說什麼“文明入侵”/“文明的衝突”那都是不準確的,如果說文明總是這么具有侵略性,那么這個文明一定是不會長久的,也就是缺乏韌性的。

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其間分裂、戰爭遠多於承平之時,異族外強入侵占領亦有之,為何能依然屹立不搖,不似其他文明古國到如今只成為斷壁殘垣、歷史追憶?這種韌性的根源也就在於我們文化中“禮樂文明”強調文而不非武的核心本質。

再觀今日之世界,二戰之後建立的全球文明體系正可能受到嚴重威脅,國家之間出現逆全球化趨勢走向對抗,地區之內利益愈發難以平衡走向分裂,宗教衝突、種族衝突、貧富衝突,各種極端思潮走上前台,“文”在消退,“武”在滋長。

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文明浩劫都是因為“武”上台壓制了“文”。這一次,能否堅持文明的韌性可能對全世界都很重要!

尤其是我們中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