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高考滿分作文5篇

寫景高考滿分作文1

是雪花綴滿枝頭,這般晶瑩潔白?是白雲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不,她比雪花更聖潔,比白雲更端莊--她是盛開的蘭花,人間的聖潔之花。蘭,以其清香淡雅博得了人們青睞,不僅歷代丹青妙手為之潑墨揮毫,更是騷人墨客吟詠的對象。

如果說水仙是花中的“凌波仙子”,那么蘭花一定是“花中的皇后”了。嬌柔的花瓣,優美的身型,純白的紗衣,構成了一朵聖潔的而又美麗的蘭花。她和國色天香的牡丹一樣奔放,又如凌膠仙子一樣飄逸,比荷花更出淤污泥而不染。然而,天意弄人,好景不長。蘭花只能給人們僅僅幾天的觀賞就凋謝了。一霎那的美與香,常引起人們的憐香,而她的神韻依然存在人們的腦海里,更鐫刻在人們心間。

蘭,在冷雨中挺立,在寒風中怒放,不與百花爭寵,只是默默地為世界增添一絲絲光彩;蘭花之香,清幽淡雅,不會讓人感到高不可攀,是沁人的香,親切的香,叫人憐愛的香。你說,這醉人的花香,怎能不叫人為之傾倒,為之著迷?怎能不叫人去憐愛它,為之讚美一番?

蘭,無論高綴枝頭,還是飄落在地,始終保持一塵不染的品格。即使埋入泥土,也是片芳心,潔白無瑕。她以高尚的自身形象,啟示人們制定的生活準則。這一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國千萬個讓賢的老幹部,他們為了培養接班人,使祖國突現現代化,自己甘願退居二線。這種可貴精神正是蘭花的真實寫照--雅素,樸實無華,默默奉獻。

人的生命之花,也和大自然的花朵一樣色彩繁多,姿態各一。如果長久開放的生命之花會被污泥沾染,那我願為僅開一天的純潔的花。人雖不能都成為具有偉大功績的英雄,卻都應該並且能夠像蘭花一樣高尚樸實,聖潔無邪。為了裝扮出人間美好的仙境,即使遭受風雨摧殘,“零落成泥輾作塵”,也會給人們留下“香如故”。

蘭花,是高潔的,而且具有蘭花精神的人也是高潔的,因為他們都有一顆奉獻的心,一顆無私奉獻的心,不成任何索取的心。我愛蘭花。

寫景高考滿分作文2

春夏秋冬,鳥蟬蟲雪聲聲不絕,生活何等寧靜愜意!晝夜山水,棋簫松瀑處處相伴,人生何等瀟灑逍遙!

總有人對中國古人懷有強烈的嚮往。古老的沉靜,間雜著些許輕靈與飄逸,就這樣在時光的彼岸朦朧著,以一種神秘的向心力充當著無數後代的精神棲息地。

然而,有一個問題總是被不著痕跡的忽略:時光遠去了,但這些美的事物可曾隨之消失?既然沒有,為何我們現在對他們的美如此陌生?我們丟失了一種心境,發現美、體會美的心境。無論古今,生活總是生活,有喜樂,有愁苦;美總是美,無論表現形式怎樣,它無時無處不在。

周國平這樣說到:“人類及其產品把我和自然隔離開來了,這是一種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歷史隔離開來了,這是又一種寂寞。現代人對兩種寂寞都體味甚淺又都急於逃避,旅遊業因之興旺。”現代人很忙,忙著工作,還要忙著悠閒,忙著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的美,然後逢人便侃侃而談,生怕自己顯得不夠見多識廣。美在變得廉價,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個人獨一無二的心靈享受,而正在成為文憑式的評價工具。太多人打著自我保護的招牌理直氣壯地冷漠,在功利與冷漠面前,美的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的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礙了很多人對其含義更深刻的領會及實踐。發現美,用眼,用耳,歸根結蒂是用心。有了一顆善於感受美的心靈,美的涵義便會無限拓展,超出世俗認可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遺蹟,而涵蓋一切有價值的事物。高中作文

美是真實的,生動的,可感的!它無時無處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陽台狹小的空間裡看它沐浴著陽光散發勃勃生機,這美會勝過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詠,品味《滕王閣序》,無論環境如何,它給你帶來的美感,比之在人頭攢動中瞥一眼那塊石碑要珍貴、真實得多。

美與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價值,因此,刻意體會美的過程也就是漠視美的過程。我們需要做的,是回歸美的本質,去珍惜事物與心靈契合的瞬間,迎回感動,迎回溫暖,迎回一顆善感的心。

美無時無處不在。我們都可以發現自己的“鳥蟬蟲雪”與“棋簫松瀑”,不論它們以何種面貌呈現。

寫景高考滿分作文3

明媚的春光中,王羲之歡歌“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李清照低吟“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可見,不在春光如何,而在人的心態怎樣。一如從同一扇窗子看風景,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鬧,有人看到的是靜。不在於窗外的風景不同,而在於人的心境不同。

心中有美好,世界沒有苦毒。家中遭遇盜賊光顧,人們都會覺得晦氣倒霉。而當羅斯福總統家裡遭盜竊之後,朋友擔心他心情不好,就寫信安慰他。沒想到羅斯福回信說:“謝謝你的安慰,我現在很平靜,因為,他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他偷去了我一部分的東西而不是全部;感謝上帝,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羅斯福的回信讓我們深思:如果心中沒有和平、恩慈的心思和意念,怎能如此平靜和淡定?如果心中沒有積極美好的心態,怎能如此慶幸和感恩?所以,朋友,持守我們心中的美好吧,這樣我們的人生便會變得美麗無比。

心中有美好聖潔,眼中就沒有醜陋污穢。加爾各答貧民區的垃圾桶邊,躺著瀕死的窮苦人,有的竟至傷口中生滿蛆蟲,路人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年輕美麗的特蕾莎修女推著小車,到處尋找他們,把他們扶上簡陋的推車,帶他們到臨終關懷醫院。為他們清洗傷口,醫治疾病,餵食餵藥,讓這些被社會拋棄的垂死病人在平靜和尊嚴中走完人生的道路。從這扇窗戶看出去,那些路人眼中的醜陋污穢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眼中卻變成了美麗的天使,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特蕾莎修女的心中充滿了美好聖潔的愛。

心中有美好的圖畫,眼裡所見都是美好的風景。當袁隆平要去條件艱苦的農村培植水稻的時候,他說我還有小提琴,可以拉琴自娛;當陶淵明種的莊稼收成不好的時候,他調侃“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當蘇軾仕途不順被一貶再貶的時候,他依然祝福蒼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身患海豹肢症的尼克胡哲只能用一隻短小瘦弱的小腳一挪一挪的時候,他依然能站在台上大聲感恩生活,感恩“我這美得不像話”的人生。

揮揮手,讓烏雲散去,讓我們的心中充滿明媚的陽光;打開窗戶,看到美麗炫彩的人生圖畫。

寫景高考滿分作文4

早就聽說日出的景色很壯觀,可是我從未親眼目睹過。前幾天,我學習了巴金爺爺的《海上日出》一文後,又讓我領略到了日出時的偉大奇觀。我多么想親身感受旭日東升時那動人的畫面啊!

為了看日出,我早上5點半起床。那時,天還沒有大亮。但我絲毫沒有一點兒倦意。經媽媽允許,我興奮地跑到樓頂上選擇了一處合適的位置。我站在樓頂上,任憑風兒輕拂著我的秀髮,耐心地等待那動人時刻的到來。

天,還是灰濛濛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肯撥開她那輕柔的面紗。忽然,我發現天邊出現了一道紅線,微微泛著黃。就在這時,一朵烏雲擋住了我的視線,紅線不見了,我在心裡祈禱著,希望烏雲快些散去。一秒、兩秒、三秒……烏雲總算慢慢離開了,那根紅線也慢慢露了出來,它正在一點一點的變粗、變紅、變亮。

天空已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邊已泛出了魚肚白,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原本平靜的心情突然變得激動起來,便目不轉睛的望著那裡。果然,過了一會兒,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還帶來了一絲曙光,紅霞的範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越來越紅,直到紅透了半邊天也沒有露出臉。是她不忍心將沉睡的人們喚醒、還是她羞於見到我那期待而又熱情的目光?還是……

日出的一刻就要到來了,我屏住呼吸,一動不動地眺望著被朝霞染紅的天邊。就在這時,那裡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不肯露出她那絢爛的容顏。太陽像是遇到了什麼麻煩事似的,我急得直想大叫。瞧!她的頭正在一點一點的抬起,臉也一點一點的透紅,看來她正在做深呼吸哩。慢慢兒,太陽滿懷著喜悅和熱誠露出了紅彤彤的臉蛋兒,到了最後,她終於衝破了雲霞,像一個大火球出現在天邊。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她微笑著,緩緩地上升著,向人們展示勃勃生機。

有時候,有幾片雲好像不服氣似的,蓋住了太陽的臉,而她依舊微笑著,用著力。霎時,周圍的雲變成了淡黃色,仿佛被鑲上了光亮的金邊。太陽終於完全掙脫出來了,發出耀眼的光芒,就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寫景高考滿分作文5

晚雲似火,登台凝望。

歷史的畫卷慢慢展開,在那個菊花金黃、楓葉盡染的時節,我和大文豪蘇東坡邂逅相遇。

太陽落山了,一輪圓月高掛西天。烏鵲,在遠處陣陣悲鳴;蟋蟀,在吱吱鳴叫,秋霜在不知不覺中落滿了樹枝上,草葉上,瞬間,滿眼皆是,涼涼的感覺。我站在蘇東坡必經的城門外,城樓的輪廓在薄薄的輕霧籠罩里一點一點被稀釋。

遠處,一個消瘦的身影在踽踽獨行,蹣跚地踏過地上的樹葉,或許那是長著記憶的葉子,葉片的褶皺里記錄著他人生的坎坷和輝煌。

他走近了,面容逐漸清晰,神情疲憊,但是卻目光依然炯炯有神,飄拂在風中的那花白凌亂而長長的鬍鬚,仙風道骨般形銷骨立。

“為何選擇在秋天和我相遇?”

“一年四季,秋天是個特別的季節,是個不用彷徨而沉思的季節,是咀嚼人生點點滴滴的時節,讓我們擁有戰勝嚴冬的信心,許多收穫才會展現在眼前。”

“說得好,”東坡捋了捋長長的鬍鬚,含笑點頭,眉宇間不禁鎖著一絲哀愁。“這么說我又一次步入了人生之秋嗎?從前,我一向積極面對人生,卻總是居無定所,流轉,放逐,放逐,流轉,為何呢?我羽化而登仙后,依然如故。命運究竟給我放在了什麼位置?”說著,他的目光似乎有些暗淡與不平。

“上天不是非常美好嗎?否則人們為何都嚮往得道,羽化成仙?”

“高處不勝寒啊!天有天道,仙有仙規,任何地方都沒有‘桃園’、‘樂土’,還是現實一些吧,腳踏實地,積極面對,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而那裡只是一個傳說!”

“大師,您這番話讓我如夢初醒,讓我明白了‘我寧願在地面行走,也不願意在天空舞蹈’這句話的內涵了。”

我笑了,一生多次追求得道成仙的境界,然而成仙后卻不願意做仙人。看來,有些追求只是一種精神寄託,並非事實的本質,葉子公好龍啊!放眼今朝,一個大學士才高八斗,文采飛揚的人,何必擔憂前途?“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一旦‘被’入政壇,捲入這渾濁的洪流中,再有思想有文學才華的人便也無法立足。隱退避世在那時也許是一種好方法。”蘇軾,一邊踱步,一邊口中喃喃地念道著他的得意新作。難道人們嚮往的仙界就這樣被蘇東坡老先生給打破了?我詫異了。

天邊隱隱約約的有隻掉隊的孤雁,落葉依舊在空中盤鏇,做著最後飛翔的美麗,寂寞中的一幕幕撥動了我的心。萬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縱使不夠完美。我又該如何面對人生,面對蘇軾的困惑呢?這樣想著,只見蘇軾則不停地捋著鬍鬚,微鎖眉頭,半響,他抬頭仰望,眉宇間舒展了許多。只聽他順口吟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我們不約而同地仰頭大笑,那笑聲穿破夜空,驚起夜鳥,也驚醒了睡夢中的我……窗外,殘月如鉤。

與你美麗的相遇,是秋花最絢爛的時節,那一天與你相遇我深深的懷念,那一天你的話語還響耳邊,我會把這一切藏進漫漫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