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滿分作文賞析:莫讓評價成“綁架”

作文題目】

人們的生活更容易進入大眾視野,評價他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常見,這些評價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象的看法不盡相同,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優秀作文】

莫讓評價成“綁架”

《孟子》有言:“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這就是成語“聞過則喜”的由來,它體現了子路寬廣真誠的胸懷。人本來就是社會動物,需要參照他人的評價來更好地看清並完善自己。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幾乎讓每一個人都暴露在他人的評價之中。我們更輕易、更頻繁地對他人生活指指點點,殊不知,這樣的評價有時也會演變成無形的“綁架”。

看見開豪車的年輕女子,有人評價“傍大款的”;看見朋友圈裡曬度假美景照片的,有人評價說“炫富的”;看見公車上不讓座的上班族,有人評價“沒有公德心”……多少人在還沒看清真相時便妄加評論,多少人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窺探乃至侵犯他人隱私,又有多少人因為眾口鑠金而百口莫辯,遭受道德“綁架”。

人們心中的偏見是這種評價的根源,而網際網路的虛擬性則儼然成為了他們的“免死金牌”,讓心胸狹隘者、嫌貧仇富者、愛管閒事者、唯恐天下不亂者得以肆無忌憚了困擾與痛苦。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被評價者身處輿論的風口浪尖,有時只能無奈妥協,這樣的評價不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綁架”了嗎?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面對肆意評價帶來的種種亂象,我想,也許思齊與內省是比評價更有智慧的處理方式。不負責任地評價他人的生活,乃至肆意傳播謠言、編造種種聳人聽聞的“內幕”。這些都給被評價者帶來很大的傷害。

楊絳先生在《丙午丁未年紀事》中回憶了“十年浩劫”中自己生活的改變,出人意料的是,她非但沒有指責那些曾經迫害她的紅衛兵們,反而說他們是“披著狼皮的羊”,更反思如果是自己會否也會做出如此瘋狂的行徑。在散文《老王》中,她沒有去猜測老王為何瞎了一隻眼,也不去評價他的生活,而是捕捉到了老王身上閃耀的人性光輝,更為自己的“多吃多占”感到愧怍。她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在冷眼觀察他人生活之後將判斷與評價留在心底。給他人的生活留出空間,這個空間就是尊重。

沒有尊重的評價無異於“綁架”,與其如此不如回歸沉默。沉默不代表漠不關心,也不是袖手旁觀的同義詞,而是把解釋、定義、演繹生活的權利,交回每個人自己手裡。只保留思考與體悟,而後才能思齊與自省。

莫讓評價成“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