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卷高考滿分作文選登:科技

羅曼羅蘭說:“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是否有發現美的眼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為了豐富中小學生的課餘生活,讓同學們領略科技的魅力,過一把尖端科技的癮,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眾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活動期間,科研人員特地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同學們親手操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蝴蝶的翅膀。

通過這台可以看清納米尺度物體三維結構的顯微鏡,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原本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顯現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結構。

原來,蝴蝶的翅膀本是無色的,只是因為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才會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漏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滿分作文】

探索,讓你認清本質

原本色彩斑斕的翅膀置於顯微鏡下,變成了有凹凸不平結構的無色翅膀。原來,是因為光線的照射才使其呈現出繽紛的色彩。海上的蜃景,沙漠中的城市,竟只是一片虛像。原來,是光線的折射讓你眼花繚亂。由此可見,生活中我們必須擁有一顆探索的心。探索,讓你認清本質。

探索自然,讓你認清自然美的本質。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任何一個細節之處都有可能孕育著美,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著探求精神。你可曾知道處於洪水或大火中的螞蟻是如何逃生的?它們聚成一個球,越過水流與裂(烈)火,最外層的螞蟻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集體,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嗎?你可曾知道,兇惡的鄂(鱷)魚也會有溫柔的一面,安靜張大嘴巴讓千禧鳥覓食,這難道不是一種和諧之美嗎?你可曾知道蘋果梨藏著五角星,海底深處也會有著頑強的海星,海豚會不顧一切的救人,又或者花朵里也許蘊藏著另一個世界。在自然中行走,善於探索,你便會發現自然有其美的令人炫目的一面。

探索社會,讓你認清社會美的本質。羅曼羅蘭說:“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是否有發現美的眼睛。你是否為當今社會富二代、官二代的所做所為而寒心?是否為柴靜《穹頂之下》所展現的環境污染而對這個社會失去信心?認為它污濁、無可救藥?那么,看一看另一群人吧——堅守岡(崗)位的木拉提,心繫祖國、憂國不謀生的師昌緒,拾荒助學的高齡老人,跳水就認的方俊明……套用魯迅先生的話,他們才是社會的脊樑,社會的美與否,需要我們去看一看他們的行為,聽一聽他們的故事。

探索心靈,讓你認清心靈美的本質。浮華的世界,我該去何方?朝山謁水,扣經問史,回答是的聲音說:“看一看你自己的心靈吧!”靜下心來探索,我的心裡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決心,我的心裡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強與傲岸。這些,難道不是心靈的美嗎?喔,我明白自己該怎么做了。跟著自己的內心,用心靈去探索、去發現。

古語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意並非讓我們不相信我們看見或聽見的,而是教導我們要學會探索。探索,讓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探索,讓你認清本質。

蝴蝶到底有沒有顏色

曾經有科學家拿電子顯微鏡觀察蝴蝶那色彩斑斕的翅膀,結果卻發現,原本斑斕的色彩,頃刻間,灰飛煙滅,變成了一道又一道的溝壑,學生們為此驚嘆。

這當然在這位科學家的預想之中,電子顯微鏡用的是高速的電子對觀察物的撞擊而不是用擁有赤橙黃綠藍靛紫的自然光做光源,可想而知,沒有可見光的照射怎么會有斑斕的色彩?然而,這個小實驗中的蘊含的豐富哲理,遠不止60分那么少。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的這個夢,超越了時代,甚至是超越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

這段話仿佛和量子力學有異曲同工之妙——量子力學認為量子可以在同一時間出現在不同地點。莊周變成了蝴蝶,飛到草原上,翩然起舞,然而莊周就

在那看著莊周化成的蝴蝶,滿是吃驚。與其說莊周夢蝶,不如說是莊周量子化了。

我認為,莊子之所以是莊子, 是因為他既是莊子,又不是莊子。莊子能站到我們現代人都無法站到的高度去思考問題,這是怎樣的一種遠見?顯微鏡下看蝴蝶,本就不該用巨觀世界的思維去思考,看到與巨觀世界相悖的情景,自然會吃驚,你拿電子去撞擊蝴蝶翅膀,有顏色才怪,那只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顏色!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他的《大設計》一書中開篇就說:“哲學已死”,誠然,大物理學家這么說是有他的理由的,但我認為這隻代表他的看法,哲學死不死不是靠物理學家一句話決定的。

在莊周那個時代,沒有顯微鏡,沒有牛頓定律,更沒有相對論,莊周甚至不知道四維空間是個什麼玩意,那時候的哲學能解釋什麼問題?是不是哲學已死了?但是他卻能如此有創造性地用莊周哲學提出令我們現代人都費解的科學謎題。

所以,觀念最重要!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網路,在20年前還是可望不可及的“堂前燕”,如今,已然“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觀念對世界做出的改變

如今,通過網路,你的思想可以很輕鬆地就傳遞到大洋彼岸,被各種人點讚,但是,觀念,卻很難從你的腦殼中竄出來進入到其他人的腦海中。

賈伯斯之所以是賈伯斯,是因為賈伯斯把賈伯斯的觀念深深地烙印在了全世界人的腦海里。現在,請抬起頭,看看你周圍的人,誰還在用3英寸以下螢幕的鍵盤機?賈伯斯做到了,這就夠了,英雄,死而無憾。

再看看20年前的科幻片,留意一下宇宙飛船的布局,很亂,並且整體色調很暗。這就是當時人們的觀念,要想實現複雜的系統,必須要有很多電路板和導線,要想實現高效的工作,必須要有很多電子螢幕。那么,再看看現在的科幻

片,那些導線,螢幕什麼的全都消失了,並且整體色調大多是白色,簡潔但不簡單。因為導演們的觀念和20年前大不相同。

觀念是個什麼東西?觀念就是觀念,可以在同一時間出現在不同地點,可以在不同時間回到同一地點,這就是哲學,這也是科學,這同時也是觀念,誠如莊周所言,“此之謂物化”,懂了就懂了,不懂也是懂了,一切盡在不言中。換個角度看問題,你的觀念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改變。就如同莊周和蝴蝶的關係那般,站在莊周的角度,你也會看到你自己化成了蝴蝶,同時你又沒有化成蝴蝶。

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是你選擇了未來,還是未來選擇了你。就像這顯微鏡下的蝴蝶鱗片,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它是什麼顏色,因為觀念不同導致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進而導致答案多種多樣。你可以說它是紅色的,也可以說它是紫色的,也可以說它是黑色的,也可以三種顏色同時都是。

或許你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那隻蝴蝶卻在想:“我遇過這叢花嗎?或是這花的綻放是因為我?”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自己。

這就是哲學,這就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