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9高考作文700字

如果人生是一部生態歷史的話,那么童真就是這部歷史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尋回珍貴的童真

畢淑敏說:“童真是上帝賜與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然而,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失去童真。尋回珍貴的童真,生活才更加繽紛多彩。

記得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去鄉下的外公外婆家玩。那時候最令人興奮的事情就是釣水裡的青蛙——拈一朵南瓜花,用細線系好,再把線同竹竿綁到一塊兒就是釣竿,在水面或田裡晃動幾下,不消片刻就有貪吃的青蛙咬住誘餌。釣來的青蛙放在水缸里,第二天就會依依不捨地全部放生,畢竟當時享受的只是釣青蛙的過程中收穫的快樂。

反觀現在,小孩子們從幼稚園開始就要學習多門功課,小學生周末忙碌地穿梭於奧數班、藝術班、英語提高班等課外輔導班,他們的眼中只有不停地提高成績,只有分數與考卷。而閒暇時間也被ipad、PSP等電子產品占據,玩得不亦樂乎。不得不說,科技的進步帶來的不僅是方便與快捷,還有孩子們日益加厚的眼鏡片和逐漸麻木的心。

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一直都是孩子們的好朋友,他寫的童話故事《舒克貝塔歷險記》影響了至少兩代人的成長。鄭淵潔曾說:“敢想就成功了一半”。最近關注他的微博,一條是關於他的一個忠實的冬粉的真實故事——彭楊威從小愛看《舒克貝塔歷險記》,並一直將成為像舒克一樣的飛行員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經過多年努力,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東航一架客機的機長,他激動地邀請鄭淵潔老師乘坐由他駕駛的客機。鄭淵潔也高興地寫下“彭楊威和舒克一樣是最偉大的飛行員”來鼓勵他。彭楊威不但尋回了寶貴的童真,也實現了自己心中最美的夢。

尋回寶貴的童真,也許能成為解決問題或達到目的的關鍵。高考滿分作文現代生活中的許多孩子卻是缺失了一份珍貴的童真,多了一份狡猾,他們過早地接觸到了成人的世界,因而具有了成人的心理,大有“少年老成”的練達。他們自以為心思縝密,說話拐彎抹角,旁敲側擊,缺少真誠與直率,這樣的孩子看起來似乎是“成熟”,實際上還是一種幼稚。

童真是金子,讓你的性格閃閃發光;童真是寶藏,讓你的生活充滿驚喜;童真是城堡,讓你的信念更加堅固。

打開腦海里塵封的記憶,尋回心中埋藏已久的童真吧。唯有童真是珍貴的,唯有童真,純潔無瑕,熠熠閃亮。

溫暖你的目光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孩子的眼睛一定是最明亮的那扇窗。然而,當我望向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時,有些孩子的目光依然澄澈無暇,而有些卻已經過早地蒙上混濁的陰影。

豐子愷說孩子的眼光是不會轉彎的,對於孩子來說,尚未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的他們,還只是一匹潔白的素絹,簡單、純潔。

現在還是六月初,前幾日剛剛過了兒童節,一個兒童的盛會。回想起過去,一顆七色的糖果,一場遊園活動都會讓我們興奮不已。早早期盼著六一的到來。現在,一輛電動小汽車,一個精緻的洋娃娃,一頓美味大餐都換不起孩子們的幸福。我不禁疑問:是過去的我們太容易滿足,還是他們的確不幸福?

曾經乘坐一輛公車,一位年輕父親懷抱著孩子,孩子看著司機手握著方向盤便興奮地對父親說:“爸爸,我長大了要當一名司機。”父親笑著嗔怪兒子:“司機有什麼好,多累,工資又少。”孩子沉默了,我不知這位孩子在多年後是否仍記得他曾經想要當司機的願望。正如當年六七歲的我們曾經許下要當老師、當醫生,甚至要當科學家的願望。這些願望在我們日漸懂事的過程中,如同柳絮一般被風吹散了。而我卻希望那小男孩在他多年後的一個清晨,仍能夠記得他稚嫩的願望。

繁忙的工作使父母不得不用物質來彌補親情。物慾橫流的社會也漸漸侵蝕著孩童的心靈。年輕的人用世故的見解標榜著自己的成熟,卻不知自己落入了世故的圈套。世故、老成並非成熟,而恰恰是因為這使我們的心變得僵硬,使我們的目光變得冷漠。xx在探望青少年時,鼓勵地說道:青少年要有夢。可是,若心變得僵硬,若目光變得冷漠,夢又能到何處去尋找呢?

不光孩子的目光要回歸澄澈,兒童、少年、青年、中年……這不過是年齡的劃分,高考滿分作文心靈的劃分並不為年齡所束縛。如果可以,為什麼不讓自己保持一顆單純的兒童般的水晶心呢?任由他人笑我傻、楞,而我卻因為擁有童真的幸福快樂。這樣的生活何嘗不可?

沒有兒童的國家沒有未來,而物慾卻將兒童變成我們隊等的成人,這不是社會的進步,而是一種巨大的倒退。古言有:“難得糊塗”,這真是人們渴望回歸童真的一種渴求,也是許多人的追求。回歸童真真的很難嗎?

答案是否定的。尋一個明媚的春日,放縱一隻鳶;在一個夏日,去水塘邊抓一隻嫩蜻蜓;找一個秋日,看紅葉緩緩飄落;求一個冬日,賞雪花漫舞。睜開眼,突然望見兒時的自己,目光隨之溫暖。

尋找逝去的童真

如果人生是一部生態歷史的話,那么童真就是這部歷史中最有價值的部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陸續砍掉了那些釋放氧氣的花草樹木,卻在原址建造了結構複雜的城府。最後,當純真與簡單萬劫不復的時候,我們也面臨著人性中最大的生態災難。

豐子愷說:“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孩子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會顧忌,不會粉飾,不會說謊。他們用最簡單的方式與世界交流,完全是無污染的原生態。相反,大人囿於別人的看法,常常言不由衷。比如,評價一個人的長相,孩子會直言美醜;大人一定會讚賞對方美貌,即便對方長得一無是處,也會找出其他優點來遮掩。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得好,鄒忌身邊的人全都認為鄒忌比城北的徐公美貌,說得鄒忌心裡美滋滋的。可見,誰都願意聽好話,即便可以約略感覺到這是一個謊言。鄒忌概括得也好,他認為大家之所以如此偽言,是因為“私臣”、“畏臣”、“有求於臣”。功利心讓我們失去了最初的真實,高考滿分作文喪失了起碼的道德基準,哀莫大焉。謊言之所以能夠盛行,還在於謊言有生存的環境。人人都喜歡褒讚,人人都討厭露骨,投其所好,真誠也就沒有市場了。

歷朝歷代那些一根筋的忠臣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比如屈原就是個倒霉蛋。他明知楚懷王聽不進逆耳忠言,還在他耳邊喋喋不休。楚懷王很生氣,大手一揮,就把他趕到了汨羅江畔。就連一向清醒的唐太宗,有時也不免怒火中燒,私下裡把魏徵罵得很難聽。可見,當真誠、真實失去市場,小到個人命運大到國家民族都會面臨可怕的人性生態災難,其程度不亞於一場鋪天蓋地的沙塵暴。美國作家菲爾丁警告我們:“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