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作文1000字

威,是來源於“信”的強制力量;信,是紮根於“威”的道德基礎。

如是哉!《詩經·大雅·盪》第二句為“疾威上帝”,說明“威”是至高的一種精神威懾和可畏的一種凜然氣魄。威者,畏也。又雲力也。不可否認,古代的“威”多建立在殺戮之上,然而“威”的最高境界卻是“不怒而威”。“信”,則是個體乃至團體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子曰﹕“人而無信,吾不知其可也。”更是一種崇高的修養,講信方能修睦。

“威”和“信”,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了一個沉重的詞。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而失信於諸侯,轉而在犬戎的戈矛之下盡失天子的威嚴。於是,平王東遷,西周滅亡。然而,晉文公得信於原國百姓,不戰屈人之兵,原國上下將社稷拱手相送。信,使文公布威名於天下,從此稱霸諸侯九匡王室,“人民知文公而不知天子。”

由此可見,統治者有了威信,足以興國安邦,刑罰不舉而萬國來朝﹔相反,一旦喪失威信,則身死國滅七廟隳,為天下笑。

推而廣之,較之君王的威信,布衣的威信同樣重要。漢代的季布,“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正是這樣一諾千金的信用,才造就了如此聲聞千里的威名。再如劉邦於關中的約法三章,遂在百姓中廣樹威信,於是一改秦之前的“貴族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如今,“威信”更含有狹義的政治意味,多被用來修飾政府。是的,現今風雲劇變,每個國家都需要一個有威信的政府。倘若將“威”具體化,則為一種行政效率。同樣地,“信”即是一種政治信用,或者說是政績。眾所周知,日本政壇動盪,內閣頻繁改組,首相更替不迭,政黨相互攻擊。政府缺乏威信,因此人民不信任政府,在大事件面前往往聲討一片。如近日的宮城地震,馬上有人指責政府不力,要求菅直人引咎辭職。

反觀國內,不可否認我們的政府的確是一個具有威信的政府,這從其極高的行政效率可以看出。近年來,從東南雪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的救援中,我們政府樹立的威信可見一斑。於是,有了一流的抗災反應機制﹑賑災效率和極快的災後重建速度。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有待提高的民主制度﹑持續攀升的通脹率以及居高不下的房價等等,都在考驗著政府的行政能力。可以說,只有切實地解決國內矛盾﹑服務於人民,才能成為一個更具威信的政府。

一言蔽之,“威”來源於“信”,“信”又得益於“威”。威信是重要的,而如何樹立威信尤為重要。答案早已不言而喻。應著眼於生活中點滴的“信”,而一旦有了“威”之後,更應當謹而慎之,因為不怒而威固然難得,但威而不怒卻是至人的胸襟。唯有如此,才不以威害於信。

是的,唯有“信”,“威”才得以在舉手投足間盡已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