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複習科普文章閱讀知識點總結

方法步驟:

一找、二比、三判斷

要做好科普文這道題目,必須切實運用“一找”、 “二比”、“三判斷”的方法。

科普文閱讀題,主要考察以下幾種能力: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或句子的含義的能力,對文意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信息篩選整合的能力,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與想像的能力等。

(一)找:不管從哪個角度命題,我們解題的第一步都是“找”。讀完材料,審完題乾(題乾不可不審清),開始逐項排除。逐項排除,就得找。怎樣找?可先鎖定大點的範圍。如Ⅰ卷5題,很顯然,應鎖定材料的第二段,因為“在地理位置上,中條山正處在中國文明起源的黃金地段”這句話在第二段。這一結論的論據或在前或在後。接下來可鎖定較確切的範圍,如Ⅰ卷6題,A項須找到第二段倒數第三句,B項須找到第三段第二句,C 項須找到第四段第三句(有的同學會找到第三段的第四句,並對“安定”大做文章——這是沒有找準)。這裡要“找準”,是不太容易的,因為出題點與“理由”所在相隔很遠。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全局”意識。D項須找到第四段的最後一句。又如Ⅰ卷7題,各選項也得先找準文中對應的部分,然後再進行合理的想像、推理及判斷。找準選項在材料中的對應內容,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找不準,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分析、推理、判斷建在了錯誤的基礎之上。

(二)比:科普文的閱讀一般說來是比較簡單的,有的題目在找準材料當中的對應內容之後,再一比較,就可解決了。如Ⅰ卷6題,Α項,可找到第二段倒數第三句(已有考古學家撰文,討論中條山脈在資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興旺),就可以明確地知道“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的斷語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而有的時候,題目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同學們仔細地比較。如Ⅰ卷6題,Β項,可找到第三段第二句(不過,從地理空間關係的角度說,山脈的意義則多在於阻隔或護衛),然後認真比較,發覺選項中有意地用“聯結”一詞偷換了“阻隔或護衛”,而“阻隔或護衛”絕對不能等同於“聯結”,故可斷定Β項的表述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另外,有的時候,需要我們通觀全篇,而不能只盯住一處。如Ⅰ卷6題,С項,如果大家找到了“中條山北面的汾運盆地是一個群山環繞比較封閉的地區,這裡的人們可以過安定的日子……”就以為找到了比較點,並斷定С項前半符合原文意思,後半不符合原文意思,就會選錯答案了。殊不知,С項後半也有充分的根據,只不過在末段(第三句)。

總之,大家在比較時,一定要比得細緻,比得全面。

還得提醒大家一點,有時我們可以比較選項。選項之間的比較,時有出奇制勝之效。如Ⅰ卷5題,ΒСD三個選項與А選項的陳述角度是不同的,可初步斷定А選項是錯誤的。

(三)判斷:科普文的解讀離不開判斷,找比較點要判斷,比較時要判斷,篩選信息時要判斷,理解文意要判斷,而我們這裡所說的“判斷”主要是指“從已知到未知的判斷(推斷)”。

這裡的判斷,要想準確,就必須準確、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的意思。如Ⅰ卷7題,А項,由原文無法推斷出這一結論。Β項可從原文第二段最後一句推知。С項由第三段中間部分可知,此處將原文中“向南跨越中條”與“從南面北越中條”的兩種做法強加在一起,表述錯誤。而D項歷史文獻中的記載,並非“說明夏族發祥於汾運盆地”,而是要確認“夏朝的地域,確實是跨越中條山南北的”。

從已知到未知的判斷(推斷),需要合乎邏輯的推理,切不可只憑主觀臆斷,也不可僅憑自己對材料的大致理解,就稀里糊塗得出結論,一定要找到確切的根據,找到合理的解釋。

總之,一找要找得準確,二比要比得細緻,三判斷要判斷得“合理”(合乎事理邏輯)。

三、科普文解題應強化兩種意識

科普文解讀不能“盲人騎瞎馬”、“跟著感覺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這種現象呢?關鍵在於強化如下兩種意識。

(一)具體的語境意識

語境,是指語言運用和理解的環境,它由有關的詞語、句子、段落組成,又對其產生特定的約束作用。因此,在解讀一篇具體的科普文閱讀材料時,就應該先確立語境意識,即把握、提取、篩選、判別、分析有關的信息時,都應該並且能夠從這個特定的語境中找到註腳或依據,並藉此解決掉問題。強化語境意識,有助於我們有效地避免兩種常犯的錯誤。

節外生枝

近年來,科普文選材更注意時效,內容上與中學生的知識面拉近了距離,因而有不少考生在解讀時,會有意無意地和自身掌握或積累的相關、相近知識牽扯起來,甚至在不甚了了的情況下,脫離閱讀材料的實際,憑“經驗”去臆斷。例如,有一篇介紹科學利用植物纖維廢料生成的乙醇作燃料能帶來眾多益處的材料,其中問“乙醇燃料是汽油最佳替代品”的說法是否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