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聯考作文複習技巧:聯考作文多拿10分就看這7點

2024年聯考作文複習技巧:聯考作文多拿10分就看這7點

策略一:書寫認真、工整

判卷老師不會給一份閱讀都很困難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二:開篇入題,吸引眼球

判卷老師不可能仔細讀你的全文,如果開篇不能扣題而且無新意,那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進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三:語言生動,切忌囉唆

縱觀歷年滿分作文,沒有一篇充斥口水話的,洗鍊是聯考作文必須具備的。

策略四:多準備素材

這不是寫作的好方法,聯考拿分卻很有效。有專家也曾批評過現在的語文教師違心教學,稱他們鼓勵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佳句,並用猜題的方式給學生指導作文。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么做很合多數閱卷老師的口味,至少現在如此。

策略五:不要寫得呆板、模式化

聯考作文閱卷的問題不是標準問題,而是中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求穩求保險”,造成學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風普遍四平八穩,八股味濃厚。這就導致了聯考作文要么文藝腔十足,要么憂國憂民,顯出一種和考生年齡不相符的文風。雖然這種文章前些年被大量當做示範文,但近年來明顯風頭已變。

策略六:用樸實的語句搭文章框架

文章脈絡必須清晰,主架構不要太多修飾。別指望判卷老師有心情仔細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學作品”。我們可以就一篇文章作這樣的構思:

第1段150字左右:寫出中心論點,首選單句形式,且是判斷句或肯定句,絕對不用複句(複句容易走題,影響得分);點出寫作的由頭,作文題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第2段200字左右:段首講述分論點一,如第一節的內容是幾個分論點的簡單組合,則“分論點一”適宜放在段尾。這樣和分論點二、分論點三的位置區別開來,使行文有變化。“分論點一”論證不許舉例,採用純分析的說理論據展開。

第3段200字左右:段首講述分論點二,採用舉例論證,首選作文題提示中的例子來分析論證,同時也可輔助一個自己舉的例子,自己舉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沒有作文題提示中的例子,則自己舉個典型的例子來分析論證,同樣要求敘寫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論證的文字少。否則對文體特徵會產生重創,影響得分。

第4段200字左右:段首講述分論點三,採用聯繫實際舉例,這是寫作本文的時代意義所在。聯繫的實際可以是學習、生活、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目的是或提高思想認識,或明確是非正邪,或提出解決的方法途徑,或揭示某種疑難迷惑,總之要給人以啟發。

第5段150字左右:要再現中心論點,扣住中心論點寫出作用、意義、號召、展望等。

策略七:學會把窄題變成寬題

作文教學研究專家王大績先生更是認為“熟悉的生活的確可以適應所有命題”。他曾經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位著名歌手,最擅長演唱《我的中國心》。我們當然可以為主持人設計一段串接台詞,把他請上各種晚會的舞台上。

1.中華民族從來就不缺乏凝聚力,越是危急時刻,我們胸中那顆中國心跳動的節奏就越加鏗鏘有力。下面請聽《我的中國心》。

2.佳節倍思家,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地,我們的心跳動著同樣的節拍,讓我們同唱這一首心中的歌。下面請聽《我的中國心》。

一曲《我的中國心》,可以唱徹各種晚會,贏得鮮花似錦,掌聲如潮;當然也可以用於所有“話題”或“標題”,激勵我們的情感,促使我們去深思。

2024年,北京的聯考作文題是《北京的符號》,這可以說是地域性很強的“窄題”了。但是,北京市聯考閱卷領導小組卻說:“無所謂什麼是什麼不是北京的符號,關鍵是看考生如何看待、如何提出、如何演繹某種很平常的事物現象,並使其最終被讀者認可:這就是北京符號。”

這樣強調,應該是更加有利於考生髮揮出奇制勝和語言周鏇的本領。在一定意義上,這是在鼓勵創新和創意,鼓勵獨特性和日常性,也是鼓勵以似乎平凡普通的取材、奇兀超常的思維和議論來最終征服聽眾、讀者。

說蘇軾是北京的符號,聽起來似乎荒謬。當北京人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淺嘗輒止、自以為是、不求甚解的時候,石鐘山下的蘇東坡就可能成為北京人仰慕的一個符號了。說司馬遷是北京的符號,聽起來似乎荒謬。當北京人迫於種種壓力失掉了尊嚴和信仰的時候,“天地蒼茫一根骨”的司馬遷就

可能成為北京人仰慕的一個符號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北京的包容與大氣,又有什麼絕對永遠不能成為北京的符號呢?從這個意義上說,什麼都可能成為符號,而讓它們真正成為某種符號,必須仰仗的則是寫作者卓越的思維。

這兩段話,對於我們在聯考作文中如何運用材料,有很強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