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公婆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孝敬公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於孝順媳婦的事跡材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孝敬公婆事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孝敬公婆事跡材料1

提起田家鎮小窪村村民傘秀玲,她的公公婆婆及村裡的人們總是讚不絕口,都稱她是孝敬公婆的好兒媳。

傘秀玲,1982年5月30日出生,20xx年4月與丈夫邢立剛結成夫婦,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生育了一子,取名叫邢嘉男,加上公公婆婆一個五口之家,和和美美,膝下承歡,其樂融融,他們共同度過了結婚後一年當中最輕鬆,最快樂的時光。可是好景不長,噩運就像他們襲來,愉悅的日子在邢立剛被查出患有白雪病中嘎然而止。20xx年的4月7日,無情的病魔讀取了丈夫的生命,把完美的一家人推向了痛苦的邊緣。由於愛子去世,公公婆婆受到嚴重打擊,臥病在床,家裡還有20來畝水田,再加上年幼的孩子,生活真的像是雪上加霜。也就是在這時,兒媳傘秀玲勇敢的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老幼四口人相依為命。

日子過得也算平靜,好景不長,她的公公因出車禍被送進了搶救室,經過醫生全力搶救,命算是保住了,但是右腿粉碎性骨折要臥床休息半年以上,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脾氣變的暴躁了,婆婆體弱多病,勉強自理,照顧公公的重擔就落在傘秀玲的身上,由於剛結婚沒幾年,平日裡和公公婆婆說話很少,如今她能把老人伺候的好嗎?咋能讓老人安心養病呢?起初她也不知道怎么辦好,當她回娘家把事情講給父母聽時,母親對她說“孩子吧公公婆婆當成自己的爹媽就不彆扭了。”母親的一席話,點亮了她心頭的燈,心裡豁亮,委屈也沒有了。人們長說,床前沒又百日孝,在公公臥床的多少個日日夜夜裡,床鋪總是乾乾淨淨,屋內沒有任何異味,身上也從來沒有生過褥瘡,濕疹,經過傘秀玲的精心照顧,公公的身體逐漸康復了。傘秀玲做到了為人兒媳所能做到的一切。就是這樣一位瘦小的女性承擔著贍養公公婆婆、培養幼子的重擔,但是她從來沒有怨言,有時看她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公婆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經常和她談起改嫁的事,都被她婉言拒絕了。有些不知情的人總會這樣對她婆婆說“養閨女就是比養兒子強,想吃啥做啥,您真有福氣。”婆婆聽了笑眯眯的說“可不是嗎,我這上輩子步知修什麼福了,修來這么個好兒媳婦,比親閨女還親呢!”

她的故事在村里傳為佳話,她心裡永遠只有公婆,唯獨沒有自己,真是一位讓人敬佩的堅強女性。融進傘秀玲為家庭增加了收入,在村裡的修配廠做保潔工作,她以後的人生旅途還很長很長。。。。。。

知親恩,善待兒女;求子順,孝奉雙親。溫馨的家庭是動力的源泉,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衷心的祝願傘秀玲一家永遠平安幸福。

孝敬公婆事跡材料2

我叫景紅紅,是大寧縣城關國小的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甘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大家一致認為我是一個工作能力強,能歌善舞、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在生活中,我孝敬公婆、善待家人、辛勤持家,是一個賢惠、稱職的好媳婦。

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係

1989年我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丈夫賀建軍。那時,我的娘家是臨汾人,而老公家是山區小縣的一個極普通的家庭。父母擔心我到了他家受苦,極力反對。我勸慰父母說:“你們為人正直、豁達、善良、尊老愛幼就是我的楷模,何況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會用很高姿態去面對一些問題和矛盾的”。事實上二十多年來,我將這種婆媳關係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 就在女兒子6歲時,我又懷上了第二胎,是個女孩。公公婆婆是喜出望外,丈夫家兄弟三人,公公婆婆指望再抱個小孫女,天天念叨。然而,我早與丈夫商量好了,終身只要一個孩子,後來便到縣醫院做了人工引產,婆婆知道後心都碎了,像是晴天辟雷,公公更是大發雷霆,急得直跺腳。我強忍住委屈和內心的痛苦,向公公婆婆賠禮道歉。我安慰婆婆說:“您雖然沒有給我生命,也沒有養育我這個媳婦,但您也是一個勤勞、樸實的母親,我們會把您當作親媽,珍惜人間的母子之情,會孝敬你們二老一輩子的,為你們養老送終”。然後給他們講我國的《計畫生育條例》,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故事,用國情、真情感化他們,用自己的誠心去融解公公婆婆心中的疙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終於想通了,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二、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前些年,自己的身體一直不好,脂肪瘤、乳腺炎、膽結石,四次手術,身上留下了六處傷疤,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樣,多虧了婆婆、丈夫的悉心照料,才慢慢恢復健康。丈夫也是一名教師,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可他無暇顧及家庭生活,也不在公公、婆婆的身邊。很少看來他的影子,有事打電話給他,他的回答總是“我要上課,不能請假”。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裡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網生活環境。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95年裝修房子時,一天我頂著37℃的夏日炎熱,找師傅、買幾車板材、水泥、瓷磚、沙子等材料,七層的高樓,我爬上跑下的,累得骨頭像散架似的,身上也曬起了皮,晚上給丈夫打電話匯報時,他只說了三個“喔”字,連一句心疼體貼的話語也沒有。我當時我很失望,鼻子酸酸的,眼淚快要掉下來,覺得自己當這個家庭的媳婦真的很累,很不容易。但是“自古忠孝兩難全”。我也是一名教師,我一定要支持他。公公、婆婆也年近七旬了,能力有限,為了家庭,為了女兒,再苦再累,我也該扛起家庭的重擔。這些事公公、婆婆是看在眼裡,說在嘴上,誇我能幹,說這個家多虧了有個好媳婦。

三、孝敬公婆,體貼人微

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說法流傳。而我認為:“要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後,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1998年,婆婆的腰疼病越來越厲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我白天去上課,休息時抽空給婆婆洗衣做飯,晚上幫波波按摩,為她查資料、找大夫、尋偏方,後來知道有一個偏方治療腰疼病、關節炎有效。我就不辭勞苦扶著婆婆前去就醫。通過治療,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緩解。婆婆說:“我的病快好了,你卻累瘦了圈了”。就在去年十月底,婆婆又突發賢結石,在床上喊天叫地,疼痛難忍,當時我在朋友家吃飯,聽到這個信,我立即放下碗筷,找來車子趕快將婆婆送到醫院,交上了兩千元的住院費,讓婆婆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裡忙外的,由於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飢腸轆轆的,心裡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說:“有這樣賢惠的媳網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讚:“景老師是個受人尊敬的人,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里沒有一點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之間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寬容,家庭會更加和睦、幸福、社會會更加和、美好。

我也想,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涵。

孝敬公婆事跡材料3

說起孝敬父母,每個女人覺得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必須應盡的義務。那么,對於自己的公公婆婆應不應該盡孝心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們老公的父母,是他們給了老公生命,給了老公無微不至的辛勤養育和教育,使老公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單從這一點上,我們既然深愛自己的老公,就應該孝順他的父母---我們的公公婆婆。 我很慶幸遇到了一個好婆婆,她善良,勤勞,賢惠,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很多。聽村里人說,以前爺爺奶奶對公公婆婆不好,稍不順心就在門外破口大罵,可公公婆婆對他們依然很孝順。婆婆常常對我說:“興老人不對,不興咱不對。”這句話我一直銘記於心。婆婆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0xx年,爺爺得了噴門癌,家裡沒錢,公公婆婆貸款給爺爺看病。他們這一行為,使村里人都嘖嘖稱讚。我也從心底里佩服他們,從他們身上我也找到了孝順的真諦。

20xx年9月,老公走出國門去掙錢,撇下了8個月大的兒子。我在娘家教學,又看孩子,還得照顧老人。平安是福,本來可以一直維持下去。可是好景不長,20xx年12月17日婆婆因腦出血住了院,兩個兒子都遠在他國,公公一人照料怎么能行?我請了假,自己的母親在我家照看孩子和家。我每天早上天不亮就等在路邊坐公車去縣醫院照料婆婆,晚上由公公照料,我回家照料孩子。有一天我沒趕上公車,就騎腳踏車去。婆婆 一天十六七個小時都在輸液中度過,我每天上午打來熱水,為婆婆洗臉,洗手,洗腳,還有下身,下午再洗一遍。生病的婆婆跟孩子一樣,很配合治療。她只能喝米飯,我一勺勺地餵她,吃完飯後再輕輕地給她剔牙。可能是母子連心吧,老公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放棄了掙錢的大好機會,專程買票回家。可又不敢讓婆婆見到他,怕老人一激動,腦血管再崩開,只能偷偷地在婆婆睡覺時進去看看。看到他這樣子,我很難過,想讓他安心,只有盡力伺候婆婆。婆婆醒著時,我會給她講一些新鮮事,鼓勵她對生活充滿希望。10天后,婆婆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離世,享年55歲。接下來是三天喪期。小叔才去新加坡半年,沒有通知他。他還沒有成家,怎承受得了如此的打擊?三天來,我發著高燒,早上輸液,然後堅持著陪靈,晚上還要再輸。我心想:就是病,也要挺過來。那個年,我們一家是從悲痛中度過的,公公因傷心也病倒了,每天去村醫哪兒輸液。我要做些什麼,讓老人寬慰一些呢?我把過年用的東西洗了洗,把公公蓋得被子拆了洗洗,再做好。老公我們買來年貨,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為了讓小叔好說對象,了了老人心愿。老公拿出積蓄和公公一起為小叔在鄭口買了樓。我沒有異議,完全支持老公的決定。兩年來,我和老公陪伴公公,細心照料他。地里的活搶著乾,東西搶著買。

20xx年8月,公公腦後長了一個囊腫,老公我們陪著他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因為是夏天,傷口怕感染,我們就讓公公臥床休息,讓他看電視解悶。地理的農活全壓在了我們身上,回家再炒菜做飯。

老人的衣服勤換洗,沒有老伴了,更該高看他一步。都說老一個人,三年不順。也許是我們的孝心感動了老天,在20xx年10月教師招聘考試中,我以全縣十四名的好成績,成功轉變為一名幼兒教師。全家都很高興,總算有一點安慰。迫於生活,老公於20xx年4月又一次出外掙錢。照顧公公,孩子,工作全是我要面對的。為了讓老公安心工作,我常打電話和公公聯繫,禮拜天回家帶著孩子和公公一起去地里幹活。本以為就這樣忙碌的過日子,可公公最近腿老是疼,我陪著公公去縣醫院檢查,結果是膝關節腔積液,腿骨退行性變。醫生說微創治療是個好方法,得連續做兩三次手術。我特地請假陪公公做手術,把家裡該做的事都做了,儘量讓他少活動,好好養腿。希望老天保佑公公身體好好的,讓他安度晚年。 這就是我的故事,我要好好照顧老人,好好工作,好好看孩子。讓老公安心工作,不要掛念我們。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希望每個兒媳都公平的對待老人,因為“天下父母是一樣的”。

孝敬公婆事跡材料4

在獨塘鄉一直傳頌著一位孝順媳婦的故事,附近村莊村民們常常津津樂道於她的善良、賢惠、懂事和孝順。

家裡的婆婆已年過八旬,身患偏癱,已臥病在床40年,公公因患病成植物人20xx年了。丈夫常年外出務工,家裡的事情全靠她一人承擔,她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勞,節衣縮食,不辭辛苦地照顧著婆婆、公公和孩子,從沒聽她說過一次抱怨的話。不論再忙再累,她每頓飯第一碗總是盛給婆婆;做飯總是依著老人的口味,燒得軟爛可口。夏天,她堅持每天給老人洗澡;冬天,怕老人凍著,她在老人房間裡生上爐子,買來電熱毯。特別婆婆身體不好,她還專門買來補藥為老人每天熬制,親自餵老人服下,她經常問婆婆想吃點什麼,只要婆婆開口的,下頓餐桌上準少不了。媳婦自從進了家門之後,吃苦耐勞,把整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一邊乾農活一邊又要照顧年邁的婆婆,街坊鄰居問她:“俊蘭,你成天忙裡忙外的累不累啊?”她總是把最燦爛的笑容掛在臉上說:“不累”。人身都是肉長的,郭俊蘭每天幫婆婆擦洗完都很晚了,然後自己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休息,婆婆把媳婦所做的一切看在眼裡卻只能疼在心裡。

每到冬天,都是婆婆最難熬的日子,郭俊蘭每天堅持給婆婆打熱水泡腳,每周固定給老人洗兩次澡。有一次,婆婆感染上了流行感冒,高燒不退,郭俊蘭就一直守在婆婆身邊,寸步不離。一會兒試驗體溫,一會兒用酒精擦拭,並且按規定時間給婆婆餵藥。可連續兩天仍不見好轉,郭俊蘭心裡甭提有多難受了,看著婆婆燒紅的臉頰眼淚不自覺地掉了下來。“媽,咱去醫院吧”,婆婆半睜著眼睛再次搖了搖頭,她知道兒子的日子並不富裕,孫子也到了取媳婦的年齡,她這個老太婆已經夠讓媳婦操心的了,怎能去醫院讓他們花更多的錢呢。郭俊蘭看了一眼婆婆,她知道婆婆的想法,這次她沒有聽婆婆的話,擦了把淚水,找來了車,把婆婆送進了醫院。為了更好地照顧婆婆,不影響丈夫和兒子的正常生活,郭俊蘭就沒白沒黑地守在婆婆的身邊,每天換樣給婆婆做吃的,婆婆由於發燒,身體非常虛弱,她就一口一口地嘗,一勺一勺地喂,在醫院,設施齊備,藥物治療及時,加上郭俊蘭的精心照料,婆婆很快好轉起來。醫院的大夫、護士和同病房的人都對這個有福氣的老太太投來羨慕的目光,說:“您病倒的這幾天可把您閨女累壞了”。婆婆洋溢著滿臉的笑容告訴大家說:“這是我的兒媳婦”,那

一刻,大家屏住呼吸,用瞪大的眼睛盯著郭俊蘭,那眼神當中充滿了敬佩、充滿了讚嘆!這種局面保持了一分多鐘,最後還是郭俊蘭用她爽朗的笑聲打破了全場的寂靜,隨之而來的是大家的嘖嘖讚嘆。有人說:“真沒見過這樣孝順的兒媳婦,自己的姑娘也做不到啊!”一時間,郭俊蘭的名字傳遍了所有病房。後幾天,來看老人的人越來越多,實際她們都是聽說在內科有一個孝順媳婦才來的。很多人問郭俊蘭:“你是怎么做到這樣孝順的?”郭俊蘭總是笑呵呵地說:“對待老人只要你耐心一點、細心一點就行,”簡短的語言質樸而真誠,郭俊蘭——一個普通家庭的媳婦,用她的實際行動示演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有人還說”你家婆婆生了好幾個子女,你幹嘛不讓他們輪流照顧老人,你一個人多辛苦.” 她告訴他們,“誰家沒有老人?誰沒有年老的時候?在我們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沒有孝心,家裡就和睦不了。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兒女最應該做的事情”. 如今黨和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 她有信心把她的家庭經營的越來越美好.

“百善孝為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郭俊蘭孝順婆婆的事跡被傳為佳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尊親行孝傳統的美德,永遠值得人們尊重。

孝敬公婆事跡材料5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在**村有這么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多年來像親生女兒般悉心照顧公公、婆婆,她用執著和堅韌,善良和勤勞,詮釋了中華兒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郭愛蓮,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老愛親楷模。

**自嫁到婆家,就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從來沒分過家,更沒拌過嘴,公婆身體一直不好,每年春秋天換季時節,都會生病,她總是悉心照料,三十餘年來她無怨無悔。20xx年郭愛蓮患了腰椎間盤突出,多方尋醫治病,身體卻大不如前,但就是在長期病痛折磨下,她對公婆孝敬卻沒削減半分。20xx年,公公去世,剩下孤苦伶仃的婆婆,那時婆婆已經83歲了,視力、聽力都較差,生活起居也很不便,而郭愛蓮總是耐心的溝通、解釋,有時聲音大了,還會受到婆婆的數落,但她總是一笑了之。婆婆不能吃葷,就連蒜、蔥都不能吃,為了照顧婆婆的口味,她也只能每天跟著吃素,或每頓飯炒兩樣菜,每天三餐親自端到婆婆跟前,冬天,怕老人凍著,並為老人購置電熱毯、電暖氣。經常為婆婆洗衣服、洗內衣褲、洗被褥,收拾的老人乾乾淨淨。

多少年來,她就是這樣傳承著這個優秀的民族傳統,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關心婆婆,盡一切努力讓老人開心,如今,婆婆已89歲高齡,由於她的悉心關愛,老人對晚年充滿更多的期望。郭愛蓮在家是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在外是好鄰居,她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治家、教子有方,鄰里和諧,從她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特有的淳樸和善良。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在**村有這么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多年來像親生女兒般悉心照顧公公、婆婆,她用執著和堅韌,善良和勤勞,詮釋了中華兒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郭愛蓮,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老愛親楷模。

**自嫁到婆家,就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從來沒分過家,更沒拌過嘴,公婆身體一直不好,每年春秋天換季時節,都會生病,她總是悉心照料,三十餘年來她無怨無悔。20xx年郭愛蓮患了腰椎間盤突出,多方尋醫治病,身體卻大不如前,但就是在長期病痛折磨下,她對公婆孝敬卻沒削減半分。20xx年,公公去世,剩下孤苦伶仃的婆婆,那時婆婆已經83歲了,視力、聽力都較差,生活起居也很不便,而郭愛蓮總是耐心的溝通、解釋,有時聲音大了,還會受到婆婆的數落,但她總是一笑了之。婆婆不能吃葷,就連蒜、蔥都不能吃,為了照顧婆婆的口味,她也只能每天跟著吃素,或每頓飯炒兩樣菜,每天三餐親自端到婆婆跟前,冬天,怕老人凍著,並為老人購置電熱毯、電暖氣。經常為婆婆洗衣服、洗內衣褲、洗被褥,收拾的老人乾乾淨淨。

多少年來,她就是這樣傳承著這個優秀的民族傳統,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關心婆婆,盡一切努力讓老人開心,如今,婆婆已89歲高齡,由於她的悉心關愛,老人對晚年充滿更多的期望。郭愛蓮在家是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在外是好鄰居,她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治家、教子有方,鄰里和諧,從她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特有的淳樸和善良。

孝敬公婆事跡材料6

記西袁莊孝順媳婦----劉慧格

劉慧格,是一位70後的普通農村婦女,她勤勞致富,相夫教子,和睦兄嫂親待姑姐,還管是婆家還是娘家她都從不計較得失,用20xx年的操勞見證了對婆婆趙枝蘭的孝親 ,

今年39歲的慧格在1997年嫁到並不富裕的郭民正家,那會兒她為了過好小日子,就想方設法讓丈夫學廚師學做飯,家裡的里里外外都由她一個人操持,老人需要她、孩子需要她,地里需要她-----為了過好日子她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兩瓣。等到丈夫學廚歸來她又張羅著辦流動飯莊,她們的小日子在兩個人的努力下幾年光景發生了大變化。

慧格說嫁過來後,公公已去世,她們兩口又要經營流動飯莊,丈夫經常外出主辦紅白喜事,家裡17畝地、80歲婆婆、一對兒女都只能由她來照應,慢慢地就與婆婆相處下感情了。家裡的大大小小事都由她一個人默默做完做好,每天天不亮她起來做好婆婆的飯,喚醒正在酣睡的兒女上學,便去地里耕種莊稼。一到飯點就要急著回家照顧婆婆,她怕年勢已高的婆婆自己動手做飯有個啥閃失。好幾次婆婆看著兒子和媳婦忙得拉不開拴,著急著自己動手做飯幫忙,被兒媳婦知道後兩口子都對老人發了脾氣。還有一次婆婆就動手提了一小筒水,被不善言辭的惠格看見了,她當場對婆婆生了很大的氣,事後婆婆卻偷偷告訴兒子她心裡很是樂開了花,想偷著笑。

她是一位農村婦女,不懂得大道理,但她是一位明白事理家庭主婦,她知道“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的理,做事說話總想著一家老小,農活再忙也要給老人做好一日三餐,她說老人就是家中寶有媽就有主心骨,飯不求好但求有心,老人有口熱氣騰騰的飯端上飯桌比啥都強。家裡過日子不差給老人添置幾件衣物,在外面再糟心的事回家要給老人笑臉相迎,從不頂撞老人,沒讓老人生過氣。每隔半月她就要到鎮上藥店為老人買高血壓的藥,趕集回來總是要給老人買個餅夾肉;天氣不好時就想著親自送老人去日照中心;婆婆患有高血壓,她常端水伺候婆婆按時吃藥;換季了及時買好衣物,提醒婆婆早點穿上。家裡條件改善後先給老人房間買飲水機、接地暖,安裝太陽能方便給老人在家洗澡,還經常給婆婆搓澡擦身。

她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盡力照料家裡人,她的一位大姑姐嫁到本村,前兩年姐夫因病去世,生活困難,心地善良的她總是叫著丈夫一起幫助姐姐乾農活幹家務,平時沒事就常去姐姐家轉轉拉拉家長幫姐姐散心,聊天開導姐姐,不清楚還以為是慧格的親姐姐,有時侯她閒下來就幫助姐姐照看小外甥。她做的一切婆婆都看在眼裡,心裡總是樂呵呵夸自家兒媳婦明事理。

孝在堅持中凸顯厚重,慧格用20xx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孝道,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她用自己的方式孝敬老人,她把婆婆當成自已的親媽用心來伺候。農閒時出鄉走親戚,無論多遠、多晚即便要趕夜路也要回家侍奉婆婆,從不在外過夜,從不打麻將,用6500多個日子來陪伴婆婆。她怕婆婆一個人在家裡寂寞,隔三差五就給六個姐姐打電話,讓她們回家看望婆婆,與婆婆嘮嘮家常。逢年過節把哥嫂一家、六個姐姐的家人都叫到一起,讓老人感覺到家裡溫暖,家庭和睦。對兩個孩子教育有方,女兒已上國中,小兒子也很懂事。

一提起她對婆婆的孝順,全村人都豎起大拇指,連誇她是難得一見的好媳婦,劉慧格,她不是用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來孝敬老人一陣子,而是用良心、細心和耐心照顧婆婆一輩子,有時間來見證她的孝心。現在儘管老人已入住村裡的日間照料中心,一日三餐都在照料中心吃,但慧格還是不放心年齡已高的婆婆,隔三差五就到照料中心看看她,有時侯是送藥,有時候送上幾個餅加肉或水果或是自己在家做的飯。兒媳婦也這么幾十年如一日的孝順她、照顧她,覺得很幸福。婆婆逢人便說:“有這么個好兒媳,真是我們家幾輩子修來的福氣,我要活到一百歲,跟我的好兒媳在一起好好生活。”

劉慧格,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她孝敬老人,積極贍養;她夫妻和睦,相愛互敬;她愛護子女,教育有方;她和睦鄰里,互相幫助,她在村民眼中是一位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她尊親行孝的美德永遠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