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盲從的作文素材

盲從會使我們丟掉正確審視自己的理智和能力。像我們學生,一味追求新潮,盲目從眾,還怎么把心思用到學習上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盲從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盲從的作文素材一

《人性的弱點》一書曾提到過“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先是個不盲從的人。”是的,盲從的人必是個沒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不會是一株牆頭草,而會是一個意志堅定的釘子,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堅持生活科學的真理。而盲從必會像錯誤的指向標,引導我們墜下錯誤的深淵。

丁肇中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測電子的半徑得到的實驗結果與理論和物理學家所推導出的結論並不符合,因為其他物理學家所推出的結論是電子沒有體積,他得出不同結果後反覆思考,重做實驗後證明之前的科學家實驗結果都錯了,後來丁肇中得出了一個啟示:做物理實驗,不要盲從專家的結論。

丁肇中敢于堅持己見,反對專家的結論的行為是大膽的,又是可令人欽佩的,而盲目隨從的人與之相比較,便可看出盲從隨大流的人是如何的愚昧不堪了。

春秋時期的東施,是個醜女,她看到美女西施因心口痛捂著胸口,皺著眉頭的樣子很美,便也與西施學習,本來容貌就醜,又皺起了眉頭,本來形體就含胸駝背,又捂住了胸口,弄得更加醜陋不堪,令人恥笑。

東施效顰的故事足以證明盲目順從的可笑。這不覺地引起了我們的深思。為什麼丁肇中就會令人欽佩,而東施會令人恥笑呢?原因很簡單,丁肇中他敢於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想法,堅持真理,求真務實;而東施卻不研究實質內容,只單純效仿表現形式。所以說,我們應當堅持做自己心靈的主人。

關於獨立思考與盲從,很多事例都啟迪人心。因為獨立思考,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改革,韓愈發起古文運動,給文學注入新的血液。而因為盲從,東施效顰終成笑話,燕國壽陵人邯鄲爬行鑄成錯誤人生。因而,只有獨立思考,拒絕盲從,才可使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獲得更多的收穫,擁有更完美的人生。

關於盲從的作文素材二

愛默生說過:“要想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先是個不盲從的人。人心靈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他的話極大的諷刺了喜歡強調“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以增進人際關係的人。但“從別人的觀點看事情”與“從自己的觀點看事情”兩者並非完全矛盾,所以愛默生的名言佳句可以這樣理解:“要儘可能從他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觀點。”這是成熟的表現,即是發覺自己的信念,與實現信念的信心,勇氣。

年輕人有時常常會害怕自己與眾不同,無論是穿著、行動、言談或思考模式,都儘量與自己所屬的圈子認同,我的某些同齡人在被家長指責時總會提起周圍同樣是去網咖的或是打耳洞的或是談戀愛的同學,這樣使它們看起來不會很傻。這是因為“孩子”喜歡與同齡人做相同的事,很在乎朋友或玩伴對自己的看法,畢竟我們需要被自己的同伴接受。

擴大年齡範圍,當我們身處不熟悉的環境,又缺乏經驗時,最好的方法便是順應一般人的標準,直到我們自己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勇氣,才會按自己的標準與信念做事。我們總認為順應人群大流是安全的,但事實上也是虛假的安全,因為此時我們很單純,更易被人牽著鼻子走,於是人漸漸變為環境的奴隸,人真正的自由,是接受各種挑戰,不斷奮鬥。

假如我們思想理性了,能稱得上為“成熟”,我們便不再需要擠在大部隊裡面,說到底,跟隨大潮往往是遭受到團隊的排擠,而暫時不隨大潮流的人卻會被視作為古怪,另類的人。堅持一個不被人支持的原創或遷就一個支持的原則都是不容易的,願意在反對聲中堅持信念,的確需要極大用勇氣。

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自己其實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專家———在人們自己本身,家庭或事業的世界裡,人們做某些事,只不過是因為某些“專家”這么說,或者那是一種流行,跟著做也只是為了湊個熱鬧。

所以需要堅持的不是他人的立場,而是自己的,這才讓我們不會迷失方向,畢竟身處大流里的我們並不需要思考,而我們正缺乏思考。

獨立個性與思維使我們成熟,有些像是種子需要獨立的土壤。

因此要想變得成熟,首先要不盲從。

關於盲從的作文素材三

騰的小溪匯入大海是奮不顧身還是屈服於大海的力量呢?

在魔術比賽擔任評審的劉謙,以模仿為由淘汰選手,當這樣的說辭被質疑後,總導演表示絕對支持劉謙,很簡單,因為他專業,他權威。

茫茫人海中的我們。正如小溪在勇往直前,總有一股巨大的力量牽制著我們說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專業人士。總導演盲目支持劉謙,失去了自我,而我們呢?面對專業人士的理論或說法,應該站穩腳跟,不能盲從。

如果不是哥白尼的執著與堅持,人們早已匯入名叫“日心說”的汪洋之中,一個早已深入人心的結論,他堅定地站穩腳跟,最終被大家認可。不一味地盲從,才能讓我們擁有發現真理的眼睛,才能使我們不被大海的力量所制約。

盲從是盲目附和權威的力量,盲從是迷失自己內心的想法。不是只有權威才具有大海般宏大的力量,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潭湖水,它一樣可以與大海抗衡,只要我們不盲從。

心中的湖水泛著波瀾,它的美是微弱卻驚人的。趙本山的小品在春晚紅了許多個年頭,人們滿心期待,為的是看他的新作。而他也被稱為小品界的權威。但當對他作品的質疑和不滿聲日益浮現,人們才漸漸打破原有的盲從,發現那些小品不盡如人意的諸多缺點。魔術比賽和春晚的導演都在大海中喪失自我,盲從與專業與權威。大概這是為求高收視率的導演們的通病了吧!好在還有清醒的頭腦,熱愛著心中的湖水,而那些力量匯聚起來,怎可小視呢?

不盲從是站穩自己的腳跟,不被他人所影響,無論是三人成虎還是權威的一句話,那都不是我們可以隨波逐流的理由。

然而不盲從也不是一味追求自我的標新立異。有自己思想且願意努力並承擔的堅持,才是被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一股新的洪流。它不像小溪般盲從,不如湖水那樣微弱地只在心田。

總導演應該對魔術中模仿的行為作出自己的判斷,我們也應該對事物有自己的準則,而非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