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匯集

作文素材的積累在高考的備考中十分重要,考生要多積累一些優秀的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高考作文素材匯集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高考作文素材1:給書本的一封信

親愛的書本:

不知不覺,你與我為鄰已有18個年頭了。我人生的歲月中,身邊的許多東西都在變,但你卻一直陪伴著我。高爾基曾說你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對我來說,你更像是與我為鄰的朋友。

早在我的童年時期,在媽媽的指引下,我已與你為鄰,那時候的你,是童話書和故事書。每天晚上,在媽媽輕柔的聲音中,你身上的故事飄入我的耳朵,進入我的心裡。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多姿多彩的故事,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我可以與善良的白雪公主交朋友,也可以結識勤勞的灰姑娘。她們身上的美好品格,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

而在我的少年時期,身邊的你換成了一本本名著。我學會了在空閒時候,與你為鄰,感受你身上的滄桑和你淵博的學識。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我認識到美國曾經的奴隸制度多么可惡;在《哈姆雷特》中,我認識到仇恨可以帶來如此多的災難;在《簡·愛》中,我認識到自尊和自愛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你不僅讓我知道了過去不曾涉獵的歷史,令我的視野不僅停留在現在而且追溯過往,還教會了我許多人生的道理,塑造了我最初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而到了現在,我身邊的你,變成了關注時事,反映時事的書本,已經成人的我開始學會了將自己的目光放遠到社會乃至世界,而與你為鄰,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貨幣戰爭》令我對現今世界經濟有了初步的認識;《駐京辦主任》讓我對駐京辦有一定的認知;《常識》讓我從梁文道的角度去窺探、認識社會中種種被忽視的“常識”。因為與你為鄰,我對自己曾經習以為常的身邊事有了新的認識。你令成年的我學會了關注社會,而不只是顧影自憐。

未來的書本,這十八年來與你為鄰,我一直獲益匪淺。在我以後的人生中,我也會繼續請你陪伴在我身邊,繼續教會我。

祝事事順意

你的朋友

20xx年6月7日

高考作文素材2:一杯春醪寄余心

唐有劉白墮脫俗隱於市,善釀酒,飲之香美,經月不醒。遊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但懼白墮春醪。”一杯春醪,寄著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攜著你品性高低。

馮驥才曾道:“植物死了,將生命留在種子裡;作家死了,將生命留在作品裡。”“言為心聲”,作品的格調趣味與的人品常有著高度的一致性,或無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節寄託,作品以其穿越時空的永恆與廣遠,承載著的追求與修養。

百家爭鳴,各有其芳華。若你的歌聲不現出你最獨特的嗓音,蓋只能湮沒於喧囂的人世。莊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練沉穩,墨子嚴密周全,韓非子肅穆苛刻,則《莊子》抑或《道德經》,《墨子》抑或法家大集,無不承載著其獨特見解、個性思考。台灣雲門舞集享譽全球,其舞姿脫俗超凡攝人心魄,而其門下弟子亦無一不是高雅養性之性情中人。與作品如人與影,映照著彼此最真實的內心,而它只有你將最真實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溫潤如玉,毫無雜質地現其熠熠光華。

人在成長,作品亦在成長,如影隨形中,兩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巔。龍應台年輕時生活在唐朝,熱情奔放,文字或“橫眉冷對千夫指”,抑或“俯首甘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與作品攜手脅肩,向更深闊的遠方邁進。俄國詩人安娜·阿赫瑪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詩作亦從少女的幼稚轉為熟女的沉穩。與作品如一對孿生胞弟,在時光的磨蝕下恣意成長,從一個方面,我們得以窺見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問曾道:“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作品格調與其品性的背離,有時並不是性情相伴,或是在作狂野掙扎,或是反其道愈見其力。顧城的詩天真純樸,他卻親手殺死妻子;凡·高的畫絢麗奔放,他卻癲狂割下左耳。我們能說他們的品性惡劣、思想卑劣嗎?當世界以痛吻我,我在報之以歌后,內心的苦苦掙扎或蒙蔽我純潔的心,而內心會在我手遺留中卓然於世。盧梭在《懺悔錄》中極盡猥瑣之能事,而誰又能否認他卓然脫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與人當面的背離,實則乃內心更堅定的追索啊!

當今社會人們熱捧的“雅作”,卻不知“雅作”之粗鄙無知,而恥於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渾不知其作品華美天成、淳樸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堅信,那些枯燈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劍指連營而無畏,筆削春秋而令亂臣賊子畏懼,定會與作品一同矗立於民族之巔。

一語天然萬古新,繁華落盡見真淳,在這急景流年的時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高考作文素材3:心的舞台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題記

也許,你只是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卻從來就無心注意他們兩鬢日益斑白的髮絲;也許,你只是運用自己過人的智慧,將商場上的對手攻擊得狼狽不堪,甚至傾家蕩產,而此時你會說“這就是競爭”,但你可曾想過,這會招來的“虎視眈眈”。

也許,你只是為了自己的一些蠅頭小利而欺詐行騙,到頭來眾叛親離,卻喜滋滋地沉醉於苦心賺得的“戰利品”上。

也許……

也許,在自己心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個獨舞者。

宇宙由一個微小粒子爆炸開來,從此浩浩蒼穹間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地球,人類出現、繁衍,從茹毛飲血的時代漸漸發展而來,形成了社會,擁有了文明。

人“個體”的本性,決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裝著自己而只看到別人,他也會有私慾。然而,事物往往都有一個“度”,人總是生活在一個群體之中,如果眼中只有自己,而不給別人留下立錐之地的話,那么,他將永遠生活在“自我”之中,直至孤獨地死去。

古代的帝王集專權於一身,可是他若沒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魄,若不把百姓裝在心中,那么很可能就是“覆水之舟”了。而我們現代人更是如此。畢竟,我們沒有一呼百應的權力,我們總是要生活在人群中間,我們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愛,那么,就別做那個獨舞者,看到自己的同時也看到別人吧。

憑欄回首,我們付出了什麼得到了什麼,贈與了什麼收穫了什麼都無關緊要,只要心中裝著他人,就可以無怨無悔了;倚閭眺望,我們將做些什麼得到些什麼,眼中看到什麼心中藏著什麼都無關緊要,只要看到自己也看到他人,就可以無愧於心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舞台,上面的舞蹈者,要看一看舞台有多大;而舞台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