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高考語文作文範文

現如今,作文寫作在高考中占據半壁江山,也得到越來越多學校師生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20xx年高考語文作文的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8高考語文作文篇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聖人在幾千年前認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應強加給別人做。因為當自己站在他人角度上時,也不會想做這件事。用儒家的觀點來衡量《房客與房東》一書中寫了“房客與房東互相批評指責,都不為對方著想”的故事,照樣適用。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應當常常想“做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換位思考,會讓我們摒棄那種忽略他人的感受,只按自己主觀想法辦事的行為,世界豈不是皆大歡喜嗎?

做別人,構建堅實的友誼。宋代兩位文豪蘇軾和王安石雖然政見不同,但是不影響兩人的交往,他們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兩人經常月下對飲,清流賦詩,在一起舉筆渾灑。但蘇軾本性放蕩不羈,心直口快。一次,蘇軾去宰相王安石家中拜訪,趕上王安石不在屋內。蘇軾碰巧看王安石新詩中一句“明月當空叫,黃犬落花心”,不免冷笑道:“明月怎能叫呢?黃犬豈能落在花心?”於是將詩改了,並未顧及他人感受。後來,王安石彈劾並貶了蘇軾。流放途中,蘇軾發現在偏遠地區,人們將一種昆蟲稱為黃犬,將一種鳥兒稱作明月,不覺大悟,後悔誤解了王安石。試想,若蘇軾等王安石回來問個明白,顧及到王安石的感受,既維護了兩人友誼,又免受貶謫之災。所以,學會“做他人”,換位思考,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做別人,維護集體間團結。有一種叫GAMEBOX的遊戲。兩隊小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破解問題,逐步闖關,分出勝利。但在比賽中,選手們很容易在闖關方法上出現分歧。而大多時候小選手們是互相指責,並不顧及隊友感受,共謀大計,結果導致內部不團結,因而闖關速度下降,甚至失敗。如果小選手們顧及到隊友的智謀,集思廣義,兼收並蓄,“做他人”,取各家之長,將指責變為討論,那勝利的可能性就增加許多了。如此觀之,“做他人”在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是取得勝利必不可少的要素。

做別人,能保持家國安定。西晉睿帝在田原荒蕪,糧食大旱,饑民苦不堪言之時,竟向眾大臣詢問:“他們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粥呢?”這樣事不關己的口氣,完全不顧及移民[微博]百姓的存活,終導致西晉王朝的覆滅。一個不顧及百姓死活的王朝,還能維持多久?如果睿帝可以“做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思考問題,急百姓飢苦之所急,制定有效的賑災方案,戰勝困難,也許司馬家族的歷史就會改寫。否則,國將不國,桀紂和始皇不亦如此嗎?

把別人當成自己,做別人。並不意味著完全順著別人的感覺走而服從他人,而是在充分發揮自己能力與個性時,綜合考慮他人的情況,兼顧彼此的核心利益,就既不能失去自我,又照顧到他人。“做別人”,確保友誼地久天長;“做別人”,確保團隊齊心強大;“做別人”,能保國家太平安康。讓心與心的橋樑,鑄就得如鋼筋水泥般結實。

18高考語文作文篇二

奉天記憶館、紅色記憶館……一個個展館,一件件舊物,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呈現了老瀋陽的美好與溫馨。同時也在告訴我們,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你看,那充滿歡樂的民俗館,人力車、皮影戲、剃頭匠、賣藝者,處處都能看出老瀋陽人生活的豐富多彩,茶餘飯後,走上街頭,看看皮影戲,看看雜耍,好不自在。正是這些才誕生了老瀋陽的獨特的文化。未來,這些文化有可能會消失,與我們漸行漸遠,有些將成為記憶,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磨剪子來,鏘菜刀!磨剪子來,鏘菜刀!”……嗡-嗡-翁”發出的長時間回音,人們都知道,那是剃頭匠的喚頭髮出的剃頭的呼喚聲;“洸-洸-洸”聲音響亮而又清脆,在鬧市區吸引著觀眾,人們都知道,那是賣藝人的呼喚聲;“咚-咚-咚”那是兩個小木球擊打小木槌發出的售賣食物的呼喚聲;“叮鈴鈴,叮鈴鈴”清脆悅耳的聲響,那是沿街買藥者在手指間佩戴的指鈴發出的呼喚聲.....“多么熟悉的聲音,陪我走過多少年風和雨,從來都不需要想起,永遠都不會忘記,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曾經的呼喚,找回了童年的記憶。

看到這些器物,仿佛把我們帶到可那個年代,就好像“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那種叫賣聲的感覺。記憶之門頃刻間像潮水被打開了閘門一樣,滾滾而來。多么古樸的鏇律,多么親切的調子,好像來自天外,又回到我們精神的家園。

你看,奉天記憶館,陳列著東北王張大帥生前的器物。再一次使我想起,當年張大帥在世,讓對覬覦東北白山黑水肥沃富饒土地和物產的日本關東軍,寸步難行。一次,日本使節請張大帥題字,張大帥落款時,寫到:“張作霖手黑”,在一旁的人委婉的提示:“手黑”應該是“手墨”。張作霖說:東北這嘎達土地,我老張是寸“土”不讓。你別人要是敢“心黑”,就別怪我“手黑!”,張作霖的表態,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令日本使節瞠目結舌,只好打牙往肚子裡咽。

再看,那紅色記憶館。讓我們再次記起了民族的恥辱。“九一八”事變,白山黑水掀起了抗日的高潮。一首令人哀傷而又激勵人心的歌曲,久久地縈繞在耳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我有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在歌聲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都紛紛凝聚在愛國的旗幟下,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在白山黑水間,鑄成了銅牆鐵壁,與日寇的英勇戰鬥。20xx年的腥風血雨的事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我要告訴青年朋友們,銘記歷史,開拓未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銘記歷史,強盛祖國。

18高考語文作文篇三

新時期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有句名言佳句:“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他不論是擔任市、州委書記,還是到了省委副書記高位,始終以此為行為準則,視“老百姓比天還大”,用其親民、愛民、為民的公僕形象,為我們樹立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光輝榜樣。開展向鄭培民同志學習,首先應當學習這種為官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說到做人,首先是一個做什麼樣人的問題。xx同志指出:“領導幹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什麼人?他建議大家重讀毛澤東同志的《紀念白求恩》,“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作為執政黨的黨員、執政黨的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只有以此為做人標準和為官準則,才會擁有“老百姓比天還大”的為官境界。

領導幹部首先是人,其次是官。先做個好人,爾後才能做個好官。儘管一個好人,不一定會是個好官,但一個好官必定是一個好人;不是個好人,肯定也不會是個好官;人品人格不好,官風官氣也不會正,官德對官風官氣起決定作用。不是官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官位生色。我們黨正是因為有了一代接一代的模範黨員幹部,才在人民民眾中樹立起了偉大的領導形象。孫中山先生曾這樣告誡過他的同志:“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既是做人之道,也是為官之道、執政之道。何謂大事?xx同志說:“凡是關係黨和國家利益的事,涉及人民民眾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認真過細地去做,都要努力做好。”共產黨員、領導幹部只有視人民民眾利益至高至上,置於“為先”的位置,並認真細緻地去做,努力去做好,才算真正代表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方能真正贏得廣大民眾的衷心讚譽和擁戴。

古往今來,“官”的詮釋頗多,但正解曰:“為民做事。”箇中道理很簡單:“民為邦本。”沒有民,哪來官?當官不為民做事,民要這官乾什麼?清人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里有個故事:一位官員死了去見閻王,自稱為官清廉,所到之處只飲一杯水,不收一分錢,自認無愧於鬼神。不料,閻王卻訓斥他說:如果不要錢就是好官,那么在大堂之上擺一尊木偶,連水都不要喝,豈不比你更好嗎?你一生處處考慮如何保全自己,躲事避事,為官三年,毫無政績,負民負國,既無功,便有罪!一番訓斥,庸官啞口無言。這個故事道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道理:一個人不論當官有多大,總是靠民眾養活你,而不是你養活民眾;不論你有多大能耐,民眾總是你的衣食父母,而不是你給大眾以衣食。從這個意義說,民眾給了你吃穿,實指望你給大家辦點事,而你卻尸位素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切從利己與否考慮,老百姓對你的供奉,還不如養一隻雞、餵一頭豬實惠,這豈不是對民眾的犯罪?!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立志為人民做事,就是一種崇高。凡是立志為人民做好事、辦大事的人,即使當不了大官,也會名垂青史。相反,凡總想做大官,而不求做大事的人,即使是當了大官,也會因為其行為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相左,最終落個身敗名裂、遺臭後世的下場。因此,當我們個人職務進步慢一些的時候,當我們嫌自己官小的時候,不妨這樣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究竟為人民民眾做了多少好事、大事?這樣就會心安理得地工作生活,就不會因自己的官小、提得慢而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