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話題作文素材精選

話題作文比重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創新作文中構思角度創新是其其他創新的前提和基礎,話題作文構思角度上的創新不只是思想上有了認識就可能達到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考話題作文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話題作文素材一

古時,一梨栽於道旁,天酷熱,路人紛紛去摘梨解渴,惟一人不動,問之,答曰:梨雖無主,吾心有主

——題記

梨樹栽道旁,人爭相取之,一句“吾心有主”,便約束了自己的舉動。大浪淘沙,千古風流人物,斗轉星移,便是幾多春秋,可是以“吾心有主”標榜者又有幾人?

可還記得,漢時,那個在北海牧羊的男子手持節杖,望著天也不曾動搖半分的蘇武,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只因一句“願做大漢魂,不做匈奴臣”,便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只待公羊生出小羊方可回去。那裡荒無人煙,只有羊群伴,曾為好友的李陵勸他投降匈奴,只換來他一句割袍斷義便灰溜溜地走了。想那時,漢主恐怕早已將他忘卻,只要他點頭無一人知道他已經投降匈奴,那是貧寒與華貴的對峙,是氣節與富貴的決戰,可只因一句“吾為漢臣”,榮華富貴轉身而逝,貧寒、孤寂隨之而來。

恐怕在當時的他,孤寂一人也曾默默誦念過“吾心有主”這句話吧!千里外,荒無一人的北海,只有他一人因為一句“吾心有主”便守望了整整十個春秋,由偉岸的男子變成白髮鬚鬚的老人,依舊獨自一人,謹守正道,嚴守氣節。你是漢時不屈的魂,是謹守正道的魄在浩瀚的歷史星空中,你無光自亮,燦爛而耀眼。

古今多少事悠悠,古人以“吾心有主”而嚴守正道,今人以“吾心有主”而繼往開來。那是無意間翻開“20xx感動中國”時看到的,他並不是十人物之一,他只是一個彩票供應站的售票員,有人請他代買號碼,誰知竟中了百萬大獎。可他卻絲毫沒有猶豫地將大獎給了那人,百萬大獎不動心嗎?又沒有人知道!誰知他卻說:“不是我的,我不要,要了心裡也不踏實。”

有一個詞,很好將他們的行為解釋清楚——慎獨。佛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守正道。慎獨?!是啊!就算獨自一個人也要謹慎,吾心有主,慎獨之惟正自身,慎獨之。

高考話題作文素材二

如果我們所謂的“90後”,依然穿著綠恢藍帶補丁的衣服、背著個“軍挎”,唱著“大海航行靠舵手”,念著革命的“老三篇”,張口革命、閉口共產主義,隨時準備著解放全人類,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21世紀中國現代都市的大街上,作為所謂的“50後”、“60後”的您們又作何感想?是驕傲,自豪,並由此百感交集激發您們對革命年代那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美好回憶,還是自責,嘆息:60年了,我們的子孫還沒有改變我們貧困落後的面貌和簡單同向的思維呢?

我想,當我們不再像“70後”、“80後”那樣,羞怯的發出“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呀卻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的無奈和困惑的時候,我們“90後”,倒更願意自信的高歌“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狂風一樣舞蹈,掙脫懷抱,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翅膀捲起風暴,心生呼嘯”的時候,我們展示的是樂觀的心態、自信的品性,個性與自我的價值求索,平觀世界的開放與包容。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追求華麗,講究時尚,愛玩個性與新鮮的語彙,喜歡“酷”與“拽”的偶像氣質,缺乏吃苦耐勞與腳踏實地的樸素、堅韌,甚至有些自私、脆弱、散漫、逆反,缺乏集體意識及信仰,有現代華麗的葉子,卻欠豐民族傳統的根脈。但社會歸納給“90後”的病詬,有多少是我們的表象,如我們穿的衣服,只是色彩不同,又有多少只是極端個別的“點”而非“面”的以偏蓋全,抑或有多少是生產我們的“流水線”--家庭、社會、教育、考試、人才評價、就業保障、民主法制、全民信仰與價值觀等整體機制與體系的問題呢?這的確是我們“90後”及社會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但正如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精神色彩與追求,我們的祖輩崇尚“共產主義”,儘管他們對那樣的理想缺乏具化的認知與獨立的思維,但,有那樣的一個理想作為支撐,他們萬眾一心,堅定不移,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而我們的民族理想與精神,依然延續,直到現在。我們“90後”忘了嗎?沒有。那樣的一種精神與境界,那樣的一種堅韌與無畏,那樣的一種膽略與胸懷,其實已經像血液一樣,遺傳與流動在我們的身上。但我們作為“90後”,同樣肩負著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與科學發展,把我們的國家與家園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的使命。如果我們還是向父輩那樣的同向思維,還是像他們那樣的因循守舊,還用算盤去研發計算新型飛彈的彈道軌跡,我想即使我們再吃糠咽菜,衣衫襤褸的樸素也終將無濟於事。

還是喜歡毛主席的一句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為“90後”,我們沒有理由自卑,更沒有理由不自信,祖國要強大,民族要富強。我們來了!昂首挺胸充滿青春的風采來了!

高考話題作文素材三

對於一位在江南住慣的人,在嚴寒的冬天也難得一見雪的蹤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蹟了。物以稀為貴,今年的春雪就越發顯得珍貴。

雪從正月十一下起。剛一開始,雪子肆無忌憚如同撒鹽般脫落在廣袤的大地上,同時也不停地側敲著人們的房子、窗戶和雨傘,並發出吱吱的聲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覺這聲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帶入了那個遠逝的夢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邊,我和小夥伴們正在聆聽叮叮噹噹的泉水聲。

一陣洶湧的雪子過後,接踵而來的是蘆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頂上白了一層,宛如覆蓋了一叢白毯。樹枝上,草坪間,山尖上頂著一串串的小白花,與朦朧的天空灰白相間,很有些中國古代山水畫“雪煙俱淨,山水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韻味。

雪雖然下得不大,可是整個蒼茫的大地比往常寧靜了許多。但也不像唐代詩人柳宗元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冷靜。寧靜之中也蘊含著蠕動:漫天的飛雪本身就是一幅時尚的動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時,也一步一步地澆滅了人們內心的煩躁和不安;還有路上三三兩兩的車仍在穿梭,與飛雪的糾纏更添大地的嬌媚;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游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可能是跟人們愛美有關,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這幅天然渾成的山水畫,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爐旁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調侃,享受著雪帶來的寧靜和悠閒。如果是讀書人的話,映雪讀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記得《世說新語》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陰》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我在納悶,何以使這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晉名士乘興而行呢?聰明的人一眼就會發現,那就是“雪”惹的“禍”。可見,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調劑品”和“開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筆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風花雪月;有了雪,農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們老百姓就真高興!

江南的春雪雖韻味十足,意興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國的雪,它顯得不夠剛毅,不夠堅強,不夠渾厚,嬌氣、羞澀、短暫也就在所難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見過的,但並不像李白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那么誇張。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做個比喻的話,我想:北國的雪就好比北方漢子,豪放、灑脫,洋洋灑灑;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嬌小、細膩,纏纏綿綿。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認為地理與氣候決定人的精神氣質。從南北雪的形態特徵來看,孟德斯鳩的理論確實有道理。

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間卻沒有停留對雪的眷戀,我不僅眷戀雪的潔白,眷戀雪的晶瑩剔透,更眷戀雪的那種不夾帶一絲絲雜質的純正。這讓我想起了為人處世,人如果能夠像雪一樣坦坦蕩蕩,純正潔白,世間就沒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類也就可以和諧幸福地生活。而人們常常把雪當做“天使”,當做“棉被”,當做好事情的預兆,也就是因為雪代表了人們內心的追求:自然、純潔、灑脫。雖然有時候人們達不到潔白無瑕的那種境界,但嚮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這場春雪已經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們心間的希望種子是不會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時候還會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