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材

高考語文作文想寫得好,那么少不了的是作文素材的積累。而對於即將參加20xx年高考的考生來說又可以積累哪一些題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20xx高考語文作文題材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20xx高考語文作文題材1:堅持原則之我見

生活事事離不開原則。

戰場上,軍規是打仗的原則。

交通中,規章制度是行駛的原則。

……

既然如此,我們便要正確地堅持原則。

為此,我們就要做到三個方面。

第一,堅持適度原則。原則有好有壞,好的要堅持,壞的則要廢除。堅持適度原則是堅持原則的基礎。

第二,與時俱進地堅持原則。原則中有它的弱點和缺陷,必須不斷地更新。改善,使它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地堅持原則是堅持原則的動力。

第三,巧于堅持原則。堅持原則經常會遇到一些障礙,因此就需要靈巧地堅持原則。巧于堅持原則是堅持原則的保證。

下面就來具體說說這三個方面。

首先是堅持適度原則。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原,萬事萬物都要有個度,原則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算是適度呢?其主要標準是:(該原則)是否有助於事物的發展。如果是,就堅持;如果不是,就放棄。

再來說說與時俱進地堅持原則。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不斷會有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當原來的原則已不適應現在的情形,再固執地堅持,這樣的墨守成規只會導致毀滅。只有與時俱進。善於改變,不斷完善,才能夠不被歷史所淘汰,才能夠永葆青春活力。

最後再來說說巧于堅持原則。要想做到巧于堅持原則,需做到兩點:第一,有計畫;第二,善於應變。有計畫就是在遇到阻力(所謂“巧”也就是指在原則不被人接受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堅持了原則)時,能夠有節奏。有計畫地讓自己堅持原則而使反對者不察或者讓反對者反過來支持自己。善於應變,就是要有平靜的心態。善於應對的頭腦,能夠應對各種突髮狀況而使自己堅持原則。

總而言之,就是要有方法、有技巧地堅持原則。

20xx高考語文作文題材2:創造機遇,走向成功

那股勁風;機遇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中的那場科考;機遇是“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以桃花一處開”中的那次變亂。機遇的重要不言自明。所以,當機遇叩門時,請緊握。

歷覽前賢,哪一位不是緊握機遇?湖北襄陽,臥龍崗上,茅草廬中,羽扇綸巾的青年儒生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有經天緯地之才。若非機遇垂青,得劉皇叔三顧草廬,諸葛孔明豈不是終生“苟全性命於亂世”?又豈能有隆中之對、聯孫抗曹、三足鼎立之勢?孔明自非池中之物,遇“風雲”機遇自然扶搖直上飛龍在天。遙想,姜尚渭水之濱直鉤垂釣,如未遇上求賢若渴的文王,豈不要老死川澤,如何助武王成萬世之偉業?藺相如澠池之會,如非遇上百般刁難的秦王,又豈能不卑不亢、力挽狂瀾,成一世之名臣?毛遂寄人籬下身為門客,如非主人臨危,又豈能自薦並脫穎而出?可嘆,機遇如斯!

機遇當然重要,真英雄當能緊握。然而,當機遇叩門時,也有人與其失之交臂。

新豐鴻門,風雲際會,風起雲湧。鴻門宴會上,項羽剛愎自用、偏聽偏信、優柔寡斷,致使劉邦脫逃,後患無窮。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節節敗退,最後自刎烏江。項羽的悲情謝幕令人扼腕。慨嘆之餘,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不爭的事實:項羽錯過了稍縱即逝的機遇,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正所謂“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於君王卷土來”。無獨有偶,近觀,清政府閉關鎖國,終日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痛失強國機遇,直至被侵略者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方才醒悟,導致近代中國的積弱積貧。可悲,機遇如斯!

機遇當然重要,愚者總是錯失良機。

諸君試看,縱觀古今,大凡成其偉業者,無不是珍視機遇者。呂不韋的奇貨可居,拿破崙的土倫獻策。諸多事例,不勝枚舉。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當今之世,風雲多變,機遇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若要成功,需努力創造機遇。唯有創造機遇,才能走向成功。

20xx高考語文作文題材3:農之月令

汪曾祺先生寫過《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綴上“月令”一詞,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風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種,蠶老麥黃一伏時。莊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得有講究,亂不得。

驚蟄了。

“驚蟄”怎么看都是欣欣向榮的一個詞。莊稼人要抽出時間“鬆土”,憋了一個冬天的黑土地,已經等不及了,急著出來透透氣。春耕開始了(也有春分的說法)。

從清明到端午,莊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蠶種,講究的就是一個“次序”。這是歷朝歷代傳下來的規矩,幾千年耕作經驗的積澱與升華。村中,要每家每戶地仔細叮囑。

“芒種”這個詞真好聽。

大約在六月份,草莓地里會莫名其妙地生出許多不知名的小蟲子。這種發現,談不上智慧,只是一種經驗之談。不要著急,也不必時不時去看。待到烏豬子過江了,躲的、藏的,蟲們都會溜出來。用紙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遠遠的一處荒田裡去。

踩死它?哪能呢!莊稼人講求佛性,相信生死來去自然,打擾不得。奶奶年紀大了,卻不忌憚生死。“七十二,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耕作了一輩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沒有這般境界。從桑葉腋間墜出的桑樹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黃澄澄、紅撲撲、紫瑩瑩,變得晶瑩透亮,烏紫烏紫的,像黑玉。桑葉伸伸展展,桑葚清清涼涼在底下蔭著涼著偷樂。小孩真饞!一個孩子像貓一樣攀上樹,吊彎樹枝,底下的小孩便忙著摘桑葚。吃到嘴唇發紫,被媽媽拖著去河邊洗。小孩也不忘顯擺自己的聰明。

夏至來了。

田裡要浸水。不大會兒,蚯蚓搖頭晃腦地爬上田埂。又不大會兒,你再回來看看,田埂就滿了。這些蚯蚓也聰明得緊呢,這是一種本能。水汽泱泱。

莊稼人將腳探入水中,涼絲絲的。田裡有些許零星青白色的碎瓷片,也不要緊,莊稼人腳底的老繭厚著呢。還有水蛙,我們這裡稱“螞蝗”,不再多提。傍晚,晚霞像火紅的楓林漫天舒捲。

這是怎樣的景象!

大暑前三天后四天不能澆糞。

有人瞧不起莊稼人的愚鈍,我卻不這么想。二十四節氣,吃桑葚的孩子,還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連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蟲一鳥,又何嘗沒有智慧?

真願意做個莊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