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高考作文素材

對於山東的考生們來說,在20xx年的高考備考中要多積累一些作文素材,尤其是一些優秀的素材,這樣才能夠快速提高寫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20xx年山東高考作文素材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20xx年山東高考作文素材1:兩手牽住親情

小時侯,父親總是牽著我的手教我如何走路,母親總是牽著我的手教我喊“爸爸”“媽媽”,再長大一點,父親牽著我的後教會我騎腳踏車,母親則重視牽著的我手逛街。

不知從何時起,角色換了,我牽著的是好朋友的手,一起掃過喧鬧的大街,走在時尚的街頭,聽店裡面的音響傳出流行音樂,一起喝著卡布基諾,抬頭45度,仰望天空。而我與父母不再牽手,甚至有的時候連說話都有那么一點點不自在。

今天,忽然聽到張含韻甜美的聲音唱起《爸爸媽媽》,就心血來潮,想與他們牽一次手。

於是,我今天總是在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一直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合適的理由與他們牽手。理由,其實很簡單,不就是想和他們牽一次手嗎!但是這個理由卻讓我覺得很難說出口,也許是出於長大吼的一種顧慮吧。

機會,也有很多,可我只能看著機會一次次與我擦身而過,但卻很難向前邁一步。

晚飯過後,爸爸媽媽出去散步以前從來不願和他們一起出去的我今天卻很興奮,這讓他們大吃一驚。街上大多都是出來散步的人,有年輕的夫婦,有老人,但看不到與我同齡的人,呵!想不到大家和我一樣啊!

我想,散步的時候牽他們的手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我剛剛吧手提起來,又在半空中放了下去。呵,還是很靦腆呢!

正在考慮該怎么辦,這時,聽到了汽車的喇叭聲,還沒有反應過來,爸媽已著急地牽住了我的手,緊緊的,將我拉了回來。兩股注入愛的暖流沿著手臂注入我的身體內,很溫暖。

牽手,原來很簡單,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不過是走在左側的父愛與走在右側的母愛,這兩種濃濃的親情,就勝過了千萬種理由。

兩手牽著親情成長,還怕什麼呢!

20xx年山東高考作文素材2:捉蜂記

說來這蜜蜂也真是夠可惡的,把我們家的梨子吃壞完了。我們家門口有棵梨樹,可不知為什麼這梨子每年到了半生半熟時,就拚命的往下掉。

我一直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想要弄清楚,於是決定上樹看看情況。可是是這梨子也太不經搖動了,還沒到半腰上,那些梨子就像是飛石般的向我身上砸。雖然被砸的很痛,可是想要明白真相的心一直鼓勵著我向上爬。忍著痛終於來到了有果實的地方,突然之間有許多的蜜蜂飛了出來。原以為是碰到了蜜蜂窩可找了又找,始終找不到蜜蜂窩在哪裡。原來這蜜蜂不是在這裡安家,而是在這裡偷吃梨子。梨子也是因為這樣才往下掉的,當時就有一種想把這蜜蜂碎屍萬段的衝動。可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要說是收拾它了,就是它不蟄我就要謝天謝地了。

也許是它良心發現是在做賊,並沒有蟄我。只好帶著對蜜蜂的仇恨下了樹。到了地面上,忽然來了靈感,它不是喜歡吃梨子嗎?那我就給它吃,並且給它吃最好的。於是我用幾個梨子做成了水果沙拉,放在我的房間門口,等待著那該死蜜蜂的到來。

也許是還沒多久蜜蜂還沒有發現這裡有美食在等著它們吧。過了幾分鐘竟然一隻也沒有來報到。原以為這個計畫失敗了,回房間睡覺了。等我醒來時,那水果沙拉上全是蜜蜂。拿起事先準備好的武器向蜜蜂發起了攻擊。這些小東西也真是夠自信的,沒有那么一點的防範意識。沒有打到身上就不會離開,這樣對我收拾它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收拾此時的蜜蜂比踩死一隻螞蟻一樣不費吹灰之力。忽然覺得這樣一拍就把它拍死了太對不起我的梨子,心想把它們抓起來慢慢的折磨死那才叫過癮呢!你應該想不到怎樣抓這樣兇悍的動物吧?而我就是抓住了它們不打在身上就不會飛走的弱點。找來了一個塑膠瓶,把口小的地方距掉。輕輕的蓋在蜜蜂身上,這樣它就成了我的翁中之鱉,任我宰割。看不出來這傢伙的生命力還挺強,我把十幾隻放在一個塑膠瓶里再蓋上。隔絕了空氣放了兩個小時原以為它必死無疑,可它居然還能在裡面飛動。

後來我又向裡面灌了水,可還是沒有一點效果。

沒辦法,無法把它折磨死,只好把它放了,讓它回到大自然中。

20xx年山東高考作文素材3:言自心,文成人

古人云:言為心聲,文如其人。的性格特質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個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則為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固然“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文品與文章有背離的可能,然也有邊角可見其為人。

內在人品、精神形象與外化表現息息相關,即便達不到完全一致,也終有相應透射。美國史學界在研究二戰時流行過一句話:一個性格溫馴善良的男人,他做夢也不會把刀插進一個孕婦的肚中。同樣,人的人品特質也是如此,倘若純情溫良,怎會行文浮躁侷促;倘若個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會透露出的性格特質與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為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的最大操縱者,常有人說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於此。

生命的經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文革”之時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濕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於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紋,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這是她對生命的堅定與執著;“氣質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這是她對個人修養的提煉升華。諸如此類的的撼人心靈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謂“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蘊哲思的細密針腳縫綴成其人品與性格特質。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為“以文輔仁”。

文字以一種無形力量使人與之發生共鳴,即便個人品行與行文有輕微錯位,人也會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嚮往追求的特質,從而完滿自身,更使人與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國平曾言:“閱讀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如此看來,文字所迸發的力量著實能深刻影響人,那么個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嘗不會與人緩慢靠近呢?

文與人品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人與文的趨向完滿。性格與人品並非瞬時性組構的,複雜的內在誠然與文章之內涵時而不對應。但必須承認一點:文如其人,言為心聲。真正值得被親手寫下的文章不需要虛與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現出其為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為顯現人品的一種方式。由此也可見文與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為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