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寫作素材成語小故事

我們常說,課本就是一個作文素材庫;我們更提倡大家博覽課外讀物,常咀時文英華,並注意消化吸收,為我所用,使自己的作文既有深度又新穎別致。有很多類似於成語故事的素材也是可以積累利用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考語文寫作素材成語小故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語文寫作素材成語小故事一

吳牛喘月

版本1

在晉武帝時,有一個叫滿奮的人,向來怕吹冷風,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風。 有一天,風很大,他剛好進宮朝見武帝,看見宮裡的窗戶是透明的琉璃做成的,好像很不堅固,不禁發起抖來,臉色變得很蒼白。武帝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滿奮照實回答。武帝一聽,便笑著說:“琉璃窗根本是密不透風的。”滿奮覺得很不好意思,便也笑著說:“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意思是說:我就好像吳地里的牛一樣,一看到了月亮就嚇得喘起氣來了。

版本2

“吳牛喘月”牽涉到兩個人,一個是晉武帝,一個是滿奮。

先說晉武帝,他就是司馬炎,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懿的孫子,晉朝的開國君主。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司馬昭殺魏帝曹髦,另立曹奐為帝,自封晉公,後加晉王。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公元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

公元265年8月,司馬昭病死,司馬炎繼承晉王位,連父親的相國之職也繼承了下來。司馬炎一得勢,便籌劃代魏自立,他指使手下勸魏元帝曹奐早點讓位。曹奐是個明白人,知道胳膊扭不過大腿,趕緊下道詔書,說司馬家勞苦功高,他要順天承命,將皇位讓給司馬炎,請司馬炎不要推辭。司馬炎喜出望外,嘴裡卻再三推辭,幾個心腹趁熱作戲,帶領滿朝文武再三勸諫,非要司馬炎當皇帝不可。司馬炎順坡下驢,接受了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都城仍在洛陽。

滿奮,是曹魏時太尉滿寵的孫子,曾任冀州刺史、尚書令等職。

從歷史記載上看,老滿還是個很不錯的人,很有才學,也很清高。但他有個毛病,就是怕冷。怕到了何種地步?據說一遇颳風下雨,就裡三層外三層地穿,縮脖子籠手,生怕捂得不嚴實。

一個深秋的早晨,司馬炎派人宣滿奮入宮議事。到了宮中坐下,君臣二人就聊了起來。

再說談話的宮殿,北面的窗戶上裝的都是琉璃,琉璃鋥明透亮,視若無物。滿奮以為窗戶上啥也沒有,渾身不自在起來,好像外面的冷風已經從窗戶颳了進來,鑽到了他的衣服里。他心神不安的樣子很有趣,引得司馬炎哈哈大笑。

滿奮明白窗戶很嚴風根本刮不進來後,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解釋道:“我就像南方怕熱的水牛,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忍不住就喘起氣來了。”

【釋讀】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牛指江淮一帶的水牛,吳地天氣多炎暑,水牛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故臥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過分懼怕,而失去了判斷的能力,也形容天氣酷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高考語文寫作素材成語小故事二

曲高和寡

宋玉是戰國時楚國著名的文學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問他:“先生最近有行為失檢的地方嗎?為什麼有人對 你有許多不好的議論呢?” 宋玉若無其事地回答說:“喂,是的,有這回事。請大王寬恕我,聽我講個故事:最近,有位客人來到我們郢都唱歌。他開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好幾千人。接著,他唱起了還算通俗的《陽阿》和《薤露》,城裡跟他唱的要比開始的少多了,但還有好幾百人。後來他唱格調比較高難的《陽春》和《白雪》,城裡跟他唱的只有幾十個人了。最後,他唱出格調高雅的商音、羽音,又雜以流利的徵音,城裡跟著唱的人更少,只有幾個人了。”說到這裡,宋玉對楚王說:“由此可見,唱的曲子格調越是高雅, 能跟著唱的也就越少。聖人有奇偉的思想和表現,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 我的所作所為呢?” 楚王聽了,說:“喔!我明白了!”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而已。是其曲彌高。”

【釋讀】和:附和。寡:少。曲調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就少。用來比喻知音難得。又被用來比喻說話、寫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難於為人接受。 國:都城 客:外地人 彌:更加 高:高雅。

高考語文寫作素材成語小故事三

倒行逆施

春秋時,楚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帶領吳軍攻楚,掘開楚平王墓,鞭屍三百。申包胥責備他,曰:“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意思是說,我好像在天已黑時,還要趕很遠的路,所以我只好顛顛倒倒行走,違反常理辦事。後用“倒行逆施”形容做事違背情理。

【出處】《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