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紀念日大閱兵觀後感:追尋先輩的足跡

最近看了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小作者從中懂得,我們不能忘了歷史,也要發憤圖強,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大閱兵觀後感內容詳情如下。

抗戰勝利紀念日大閱兵觀後感:追尋先輩的足跡

最近看了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心裡不僅為現在國家的強盛自豪,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忘了歷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織著慘烈、屈辱、反抗、憤怒與自豪……

70年前。中華民族用熱淚與熱血的奔流。結束苦難而悲壯的歷史;70年前,8年的抗戰,中華民族用鋼鐵與烈火的交迸,鑄就堅強不屈的脊樑。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北京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駐軍發動進攻,從此,拉開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8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戰爭總是邪不壓正的,正義的力量總會取得勝利,然而勝利也是要代價,那便是鮮血。沒有人清楚知道有多少生靈在那場人類的災難中消逝,有多少文明在戰爭中湮滅……

我們回首戰爭,因為珍愛和平,在無數英烈用鮮血澆灌的土地上,在戰士用生命換來的和平中,我們在抗戰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全國人民在習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萬眾一心,共同紀念這重要節日,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牢記歷史:現在的我們不能切身體會先烈們的犧牲,不能明白如何放棄小我成全大家。我們應利用暑假多聽抗戰老兵給我們講述那些烽火歲月。怎能想像喪盡天良的日寇在南京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怎能想像滅絕人性的日寇對我東北同胞的活體實驗;怎能想像關內關外,大江南北日,軍鐵蹄所至,生靈塗炭,屠刀所向,屍骨成山!這些血腥的歷史是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是每箇中國人不該遺忘的恥辱。我們要牢記歷史,痛定思痛,奮勇前進。

緬懷先烈: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對你們,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牢牢的刻在史書上!你們的英名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

紀念活動:在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和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中央七常委參觀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主題展,具有典型的示範意義、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介紹,廣電總局於7月6日確定了一批紀念活動主題重點影視作品和出版物,在北京“兩會”期間,公安部副局長,北京公安局局長傅xx透露,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閱兵式將於今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這是第一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的大規模閱兵,他對於展示我國的軍事實力、維護戰後秩、序凝聚國人信心震懾腐敗分子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

通過一系列紀念活動,宣傳抗日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弘揚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的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英勇抗戰的愛國主義精神。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是中華民族不再受人受點欺負,同時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重溫歷史,勿忘國恥,矢志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青少年憂患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讓我們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奮發圖強,立志報國。我們相信:進步和平是人類永恆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