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發布了20xx年重要宣傳期優秀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人民的名義》位列在第一批參考劇目名單中第一,《人民的名義》被定為勝利召開第一獻禮劇。下面小編整理了20xx年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觀看後的心得體會、《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僅供參考!

20xx年《人民的名義》反腐劇觀後感【1】

近期觀看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xx後勤保障部聯合出品的反腐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通過觀看這部電視劇,切身感受到黨中央堅決的反腐決心和自信。下面談一談我觀看影片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人民的名義》講述的是從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被人舉報受賄開始,牽出了某省錯綜複雜的政壇內幕……

《蛻變》以講述實際案例的方式,揭露了“一把手”從心態失衡到貪慾無度、從心存僥倖到無視法紀的沉淪軌跡,深刻剖析了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對於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拒腐防變、依法行政、執法為民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

該片揭示他們三個腐敗蛻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起初走上領導崗位的時候,他們都能克已奉公,但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大染缸中,在各種利益訴求的社會變革中,在燈紅酒綠的相互吹捧中,漸漸的迷失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逐漸背離了組織原則,利用手中的“公權”找到了尋租的落腳點,打開了“一夜暴富”的欲望之門,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在欲望面前,如果不知足和不能克制,最終一切願望都可能落空。古往今來,一切貪官或走上斷頭台,或身受牢獄之苦,之所以都不得善終,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克己”,使貪慾如火般燎原,如水般滔天。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反覆告訴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對名利的不知足終究逃脫不了悲情的結局。

正如《蛻變》這部專題片,從四個方面深刻揭示了這個道理。告誡我們每個手中掌控著“公權”黨員幹部,時刻謹記被稱為“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德育準則;時刻銘記“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古訓。

我們每個掌握“公權”的領導幹部和共產黨員,要把握好幾個

“度”,要堅守住從政的“四線”:警示一,官商交往須有節,領導幹部要守住交友的警戒線;警示二,制度監督要到位,領導幹部不能逾越制度的紅線;警示三,心存僥倖實自欺,領導幹部不可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警示四,拒腐防變當堅守,領導幹部切勿逾越廉潔從政的底線。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任何掌握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如果權力失去監督,不受制約,不能運行在“陽光”之下,必然會滋生腐敗,這是鐵的定律。所以,必須強化制度監督,確保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要實行懲防並舉,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來抓作風”的講話精神,始終緊繃廉潔從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做人民的勤務員這根弦。民間曾經流傳一句話“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這句話當然有失偏頗,但也說明了現在民眾對我們的一些領導幹部的失望。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句古訓告訴我們領導幹部、共產黨員是否清正是建設廉潔政治的基礎,政府是否清廉是建設廉潔政治的關鍵,政治是否清明是建設廉潔政治的核心。我們應當在反腐倡廉的建設中保持清醒,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大局中不斷籌劃、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突出體現。

“無論是反腐意識的加強還是整體的政治引導,都要從年輕人做起。《人民的名義》傳達給年青一代一些觀念:你有天大的本事,對社會有再大的貢獻,都不能觸犯法律,一旦觸及,就要繩之以法。

20xx年《人民的名義》反腐劇觀後感【2】

每一位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人民的名義》都會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談談我的深刻體會: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講述了因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複雜的官場關係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通過一件件、一樁樁觸目驚心、震撼人心、發人深醒的典型腐敗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建黨以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嚴峻形勢和重要性。通過觀看這些腐敗分子的典型事例,使每一位黨員幹部及職工都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禮,深刻領悟到: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僅靠黨紀國法的約束是不夠的,必須靠自覺、靠嚴格自律,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要“慎微”,要“慎獨”。 同時,讓人們從靈魂上受到震撼,從心靈深處得到淨化,牢築道德、紀律和法律防線,正確對待權力,正確把握人生。

權力是一柄雙刃劍,自己手中的權力既可成為為人民服務、為企業服務的工具,也可成為毀傷自己的利刃。對於無權無勢的人,在各種非分的誘惑面前即使有那個心,也往往沒有那個膽;即使有那個膽,也往往缺少付諸行動的條件。而對黨員領導幹部來說,由於權力在握,在一般人眼裡困難重重的事情卻可能易如反掌。這樣,當他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個人或小集團撈取好處的時候,權力對他們的腐蝕也就開始了。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歷史上和現實中,多少人自以為手段高明,自以為手中的權力和強大的後台可以充當“保護神”,最終卻都難逃被押上審判台的下場,被永遠地釘在恥辱柱上。

在社會道德目標不斷發生變化的今天,在腐化墮落、違法犯罪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斷地步那些翻身落馬者的後塵,重蹈覆轍,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警惕,思想上解除了武裝。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後,我再次深深認識到時刻自警,增強自律的重要性。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時刻不忘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在權利與誘惑面前,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在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自覺擺正同人民民眾的關係。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們忙於事務,不注意學習,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務主義中去。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前人教誨語重心長,實實在在地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兢兢業業,如霆如雷。”這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句子。“ 兢兢”,是謹慎小心的樣子;“業業”,是誠惶誠恐的樣子。兢兢業業,就是一種極端負責、生怕有什麼閃失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態度。高度自覺的“自警” 精神,是全黨同志和全體人民思想道德的修養上都不可缺少的品質,“自警” 精神是抵禦誘惑的武器,“自警” 精神是保持廉潔清正的最後屏障,“自警” 精神是平衡權利與責任的天秤。天下事無不成於節儉而敗於奢糜。我們要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時刻自警,增強自律,進一步開展好工作。

觀看了“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後,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深受教育,也有幾多感慨。是啊,黨員幹部也是人,是人也就會有私慾,那么在私慾面前,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要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認識到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善始善終完成黨交給的使命。

這部劇給我們每一個黨員敲響了警鐘,黨員、官職不是護身符,手中的權不代表自己的利益,處在黨員幹部職位上,那就意味著你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因為在你的身上寄寓的是百姓的期待,國家的希望。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應該懷著敬畏和感恩心理,圍繞“權、利、廉、責、德”五個方面,時刻自我警醒,時刻自我約束,始終堅持“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一個領導幹部。

作為國家幹部,如果不潔身自律的話,那么最終會得一應有原下場。曾多次將國家和人民的財產裝進自己的口袋的袁學林所說 “後悔了,我的心在流血”,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而教材,此時此刻,毀掉的是他自己的前途,而痛心的是我們的黨和人民,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千萬不要讓利慾熏昏了頭腦。

20xx年《人民的名義》反腐劇觀後感【3】

根據區紀委的統一部署,機關組織了觀看了反腐倡廉電教片《“自首”安家盛案警示錄》、《“全面失守”王宗剛案警示錄》。通過觀看這部電教片,比較詳細的了解了那些安家盛、王宗剛蛻變的過程和深深的悔恨。我既為那些曾風光的領導幹部,一下子變為階下囚感到遺憾,也為黨內清除了一批“蛀蟲”而慶幸,更為黨中央有力度的反腐倡廉行動叫好。

這部電教片反映的是領導幹部貪污受賄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事件。他們的人生軌跡,以及他們走向犯罪深淵的心理歷程,鐺鋃入獄後的可悲下場,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覺,發出深思。可以說他們過去都是功成名就、躊躇滿志的同志,曾經被民眾愛戴的幹部。而今天成為階下囚,這就是因為他們在這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沒有時刻進行理想信念的修養,加強作風建設,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宗旨觀念淡薄,把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資本,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占據頭腦,價值觀發生偏離,墮落為犯罪分子。

反思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如何在各種誘惑面前把好自己的關,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覺得有以下三點感受:

一要謹慎。此處謹慎並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諾諾,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膽開拓事業的同時,處世交友要謹慎,特別是在一些金錢物質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獨、慎微、慎初。慎獨,即在無人知曉之時,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線,不能存任何僥倖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節輕微而對自己有种放松心理;慎初是從劇中看,許多人交代第一次收受賄賂巨款後人情難卻,越走越偏,最終走上不歸之路,因此,要潔身自好,自覺杜源。

二要知足。作為一名環保工作人員,在事業上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個人物質待遇等方面要有知足常樂之心。

三要修身。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應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養是乾好事業的基礎。

我想,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確對待個人廉潔問題。四要慎交友。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友不慎,就會給自己的人生道路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電教片中活生生的例子不能說不發人深省。胡長清與不法企業主同流合污等反面事例十分典型,特別是電教片中發人警醒的解說,無不都在提醒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惡友,遠離誘惑,切實把好交友關。電教片中的馬克思與恩克斯的交友,伯牙與鍾子期的交友,使我們再次感悟到了良友高朋,溫暖人生,而濫交惡友,則後患無窮這一深刻道理。

古人云:“黃金萬兩容易得,人生知己最難求”。如何交到知心的朋友,自己首先要心存浩然正氣,以誠待人、以真心換真情,以溝通思想、互相學習、增進友誼為目的,逐步深入觀察了解對方,只有這樣經過從表及里、由內到外、從言到行的觀察,才能全面了解一個人,才能結交到自己人生的知音。

總之,通過觀看這部反腐倡廉警示電教片,可以說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一個震撼,在認識上有一個提高,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更明確了,準則更清晰了,要真正做到時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斷加強自己的人生觀改造,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修養,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用自己畢生的精力為黨工作,為實現環保工作新跨越而努力。

20xx年《人民的名義》反腐劇觀後感【4】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發布了關於做好20xx年重要宣傳期優秀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並下發第一批推薦播出參考劇目名單,供全國電視台尤其是省級衛視選購播出。在第一批參考劇目名單中《人民的名義》位列第一,被定為勝利召開第一獻禮劇,是“”召開之前送給黨員幹部最好的“禮物”。

這部影片中陳立生憑著自己的勤奮實幹,被提拔到某市交通局長的位置上,但他位高權重之後,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一步步蛻變為謀私受賄的犯罪分子,終極受到法律的制裁,既毀了自己的一生,也毀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劇情令人警省,發人深思,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為一體的主鏇律影片。 必須權為民所用。我們黨是執政黨,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一個部分的主要負責人,手中或多或少的都握有一定的權力。假如放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不能夠正確的掌好權、用好權,不能為老百姓所用,而是藉手中的權利撈取個人的私利,終極必然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影片的主人公程度在走上領導崗位後,就是不能夠正確對待權力,一方面既想向更高的職位努力,一方面又把握不住自己,把握不停止中的權力,終極收受金錢等賄賂,受制於人,走上了犯罪道路。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時刻想到權是人民給的,是組織上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只有掌好權、用好權的責任,而沒有任何以權謀私的欲看。 必須利為民所謀。

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最廣大人民民眾謀利益,做到想人民民眾之所想,解人民民眾之所憂,幫人民民眾之所需,成為人民民眾的公僕。然而,影片的主人公程度,從一個農民的兒子考上大學,又經過努力,走上領導幹部崗位,但是卻放鬆了對自己主觀世界的改造,以為收點禮品算不了什麼,終極收受賄賂,僅給國家安全造成了危害,也給自己的仕途劃了一個句號,教訓是令人發人深省的。

必須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不僅要管好一個部分,更要管好身邊的人,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這樣才能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體現黨員的先進性。然而,影片的主人公程度在手中握有一定權力後,溜須拍馬的人多了,抬肩輿的人多了,送禮的人多了,在思想上就經不住誘惑,自覺不自覺地被糖衣炮彈擊中,被一些不法商人所利用。因此,我們應該從這部影片中認真吸取程度生的教訓,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你只要做了,就有人知道,你有了第一次,你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必須警鐘常叫,引以為戒,做得手不伸,嘴不貪,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總之,《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通過生活中一名領導幹部的軌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告訴我們一個黨員員、一名領導幹部如何保持自己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如何掌好權、用好權,在金錢、利益眼前經得起考驗,確實是一部難得的、活生生的好教材,使我們每位黨員幹部都從中得到了深刻的啟示,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思想上築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