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建黨95周年觀後感

《大火種》慶祝建黨95周年獻禮影片,再現了1926年冬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如火種般在中共黨員和人民民眾之間傳遞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觀看建黨95周年觀後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篇一:軍人建黨95周年觀後感

電影《古田會議》講述了紅軍建立之初,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把一支主要由農民和舊軍人組成的軍隊改造成共產黨的武裝,如何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故事。

影片將觀眾帶回到戰火紛飛的1928年,紅四軍在贛南地區幾乎全軍覆滅,“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片中待紅四軍終於打下四百年未破的上杭城,毛澤東吟詩的激情豪邁躍然於銀幕之上。然而,初到閩西的紅四軍組成複雜、思想混亂、軍心渙散、官兵對前途充滿迷茫,建設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如何打造軍隊成為當時紅四軍爭論最激烈也是最核心的問題,毛澤東和朱德各抒己見,並沒能達成一致。經過紅四軍在閩西時期的活動和探索,1929年冬,紅四軍九大在古田廖氏宗祠召開,紛紛雪花中毛澤東作了政治報告,確立了建黨建軍原則,從此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登上了歷史舞台,從苦難走向輝煌。

影片真實還原了古田會議這段歷史,並且是第一次在大銀幕上展示“朱毛之爭”。導演兼編劇譚曉明坦言《古田會議》作為一部主鏇律影片,絕不是教科書式地講述歷史,而是要展現思想的交鋒,充分展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傅柏翠等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富有魅力的個性特徵,“可以說在領袖人物的塑造上,我們是有所突破的。朱德身上有憨厚的一面,但他也是曾經留德的學霸,在政治、哲學等領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而他表達想法也是很尖銳的。毛澤東有堅定灑脫、霸氣的一面,同時也有風趣幽默的一面,他知道底層人民想要什麼,他的民族主義,他對傳統文化的熟悉,使他成為一個本土派的民族英雄。古田會議所具有的深刻歷史意義和理論智慧其實也蘊含在‘朱毛之爭’里。”為了客觀真實再現歷史,同時又令影片極具藝術欣賞性,譚曉明翻閱了幾十萬字的歷史資料,數次到福建古田實地採訪,不斷調整劇本,最終為保障故事節奏流暢,生生將4萬多字的本子精簡到2萬多字,並且第一次嘗試以毛澤東第一人稱為敘事視角,用他的六段內心獨白作為結構全篇的主要手段。於是,在90多分鐘的時長里,《古田會議》既擁有了清晰的敘事,又完成了相對完整的人物性格塑造,在主鏇律電影創作上實現了不小的創新。

篇二:軍人建黨95周年觀後感

《大火種》慶祝建黨95周年獻禮影片,再現了1926年冬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如火種般在中共黨員和人民民眾之間傳遞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識分子劉雨心帶著由陳望道翻譯的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來到廣饒,向民眾宣講《共產黨宣言》的真義。大王鎮的百姓為了保護《共產黨宣言》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革命的種子也終於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五十年後,當年負責保管《共產黨宣言》的民眾將這歷史的信物交給政府。重回故地的劉雨心望著展覽館裡陳列的《共產黨宣言》感慨萬千,今夕對比讓人對革命先輩更添崇敬。

這是我國第一部正面描寫《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像火種一樣傳播的電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宣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這是一部充滿了信仰力量的電影!

通過觀看《大火種》這部電影,讓廣大觀眾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共青團員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共產主義事業接過來,傳下去。

篇三:有關建黨95周年觀後感

中國共產黨對於當代人來說畢竟已然是一個歷史,曾經的輝煌也已經屬於有了些年頭的明日黃花,何況其後的某些“人”言論上的惡意歪曲、肆意詆毀再疊加行動上的以假亂真、冒名頂替之類混淆,更是令大多數今人無論是實際抑或是性質都莫辨真偽和黑白難分了,以至於許多人印象中的中國共產黨早就截然不同於當時的真實中國共產黨,甚而至於有些人意識中的中國共產黨更是被憑空虛構的邪惡卑劣政黨所替代、置換。

更為了及時讓世人重新了解、明白真實的中國共產黨,就促使我明知刻下時機尚未成熟因而極有可能又將事倍功半,也不得不抽出時間吃力不討好地讓曾經的中國共產黨重現於我的筆下。

中國共產黨自創建始,就不僅以其黨名更是以其綱領宗旨和實際行動,毫不隱晦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共產黨是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的政黨,目標在於解放全世界所有被剝削、被壓迫的勞苦大眾。因此,中國共產黨的實質和存在意義也都是非常顯然的:消滅一切人剝削壓迫人的體制和制度,推動人類社會往共產主義發展、前進。而此也就注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入黨標準更是獨一無二的,且是唯有無產階級先鋒隊才會設立的標準和條件:區域與時段內從人民民眾中脫穎而出的思想好、覺悟高、能力強:最大公無私、最有能力的人,才可加入中國共產黨!

下面,請容許我把黨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來談談我的薄見。第一階段是從黨的一大到七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前這一時期;第二階段是從黨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這一時期;第三階段是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期間,改革開放至今這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