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美麗的大腳觀後感3篇

觀看美麗的大腳觀後感1

在那么多優秀的教育類電影中,我選擇了倪萍主演的《美麗的大腳》來觀看,因為倪萍是我所熟悉的一位演員,她智慧而又知性,退出主持舞台的她更顯幽默和風趣,豁達和開朗的個性十分的吸引人。花了整整一個多小時,看完了整部電影,給我留下的除了感動之外,還有一抹淡淡的哀傷。

影片講述了黃土地上一位平凡的女教師——張美麗的故事。她的丈夫因為愚昧被判了死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沒有那樣的命運,她教自己的孩子讀書,後來又辦起了學校,教村裡的孩子讀書。學校辦起來了,她的孩子卻沒有了。但她沒有放棄這群毫不相干的孩子,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學文化,上大學,成就自己的夢想,點亮山裡的希望。

影片中有許許多多平實卻感人的鏡頭,張美麗為了留住從北京來的夏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撿橘子皮,給夏老師泡茶喝。她給夏老師洗衣服,反而惹惱了夏老師,但她卻說:“夏老師,只要你高興,我咋都成。”可以說夏老師和張美麗是對比鮮明的兩種人,一位是美麗的、精緻的城裡人,一位卻是不美麗,甚至是有點粗糙的農村人,但是影片的魅力在於讓我們看到了人物內在的精神世界,忽視了這些外在性的東西,最終美麗歸於一點,那就是犧牲小我,給孩子們帶來希望的內在精神世界的高尚。那是與外表的美與醜都無關的,最終張美麗離開了,在為孩子們賣土豆,籌集費用的路上。夏老師從高高的黃土坡上一躍而下,一行淚水在滿臉是土的臉上顯得格外醒目。那時的她很美麗,因為我們看到了張美麗的精神在她身上的延續。可以說是樸實的張美麗感染了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夏雨。

影片落幕了,但是我們不會忘記在那片黃土地上那雙美麗的大腳,不會忘記張美麗帶著一群孩子歡呼雀躍的身影,不會忘記她把千里迢迢念成千里召召。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用藝術的方式感染和影響所有的看客。在平實的鏡頭中,我們看到了人性光輝的偉大。在我們的心目中,張美麗是成功的,雖然她並不完美,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夏雨老師,為孩子們延續著希望。

觀看美麗的大腳觀後感2

她們都是老師,也是柔弱的女子,但是在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心中,她們高大的形象是那么堅不可摧,不可磨滅,因為她們為了滿足孩子們讀書的欲望,是那樣的堅強!她們就是《美麗的大腳》中的主人公張美麗老師和夏雨老師。

《美麗的大腳》講述了在貧困山區,沒有水喝只有芋艿吃的惡劣環境下,一位當地的山村婦女張美麗老師為了讓山村裡的孩子讀書,創建了一所國小,並和一個北京志願者夏雨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們完成了上學夢。

看完了這部電影,各種各樣複雜的感覺交織在我心頭,只覺的眼角有些濕潤。張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擁有一台電腦使學習更加方便,甘願喝下一整瓶烈酒說服一位老闆捐錢買電腦,這震撼了我;夏老師為了讓孩子們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放棄了繁華都市優質的生活環境,與自己的親人分離,來到缺衣少食的貧困山區,還打掉了自己的孩子,這使我感動;張老師為了讓夏老師更加適應山區的生活,帶著孩子們連夜趕往縣城,去搶橘子皮給夏老師泡茶,這使我感動;張老師還交給了那些孩子們使他們終生難忘的教誨:人不分貴賤,不分高低,人再窮,也不能沒了尊嚴,沒了骨氣,這使我震撼······這許許多多的感動和震撼匯聚在一起,使我對兩位老師產生了無比崇敬的情感。

這部電影中的張老師和夏老師是那樣為學生著想,可天下所有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願意寫盡天下最美妙的詩句,只為了能讓孩子們擁有一顆最美好的心靈;他們願意解盡天下最難的習題,只為了讓孩子們能獲得最精妙的解題技巧;他們願意畫盡天下最美的畫面,只為了讓孩子們能具有最犀利的審美視覺;他們願意唱盡天下最動聽的歌曲,只為了讓孩子們能擁有最文明的聆聽態度······就像平時,當我們遇到難題時,老師總會耐心地講解;當我們犯錯時,老師也會仔仔細細地詢問原因,再指出錯誤,以理服人,還會親切地說:“下次可不能這樣了!”是啊,蠟燭為了光明,寧願燃燒自己的身軀;綠葉為了襯托花兒的美麗,甘願默默地等待命運的安排;而老師,為了千千萬萬少年的前程,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三尺講台,嘔心瀝血,把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我們。正如一句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雄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而我們要感恩老師,因為老師為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桃熟流丹,李熟枝殘,正是有了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和嘔心瀝血,才有了今天這么多棟樑之才,才有了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在這裡我要由衷地說一聲:“感謝天下所有的老師!”

觀看美麗的大腳觀後感3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西部農村教師張美麗的平凡二感人的故事。她被愚昧奪去了丈夫和孩子,面臨著巨大的人生苦難,卻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她痛感愚昧的傷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愚昧落後的生存狀態,為了使農村的“娃兒們”不再愚昧,她請求村長開辦了一所鄉村國小,當上了村里唯一的老師,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教育後輩的責任、喪夫有喪子的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寄生孩子們身上,用她的母性去關愛孩子們,江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所教的孩子們,年輕的女孩夏雨從北京來到這個貧困落後的地方做志願老師,她的到來就像以場精神大雨,把現代城市的甘露灑進這個寧靜的小鄉村,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山村躁動起來,也激活了所有的希望。

觀看了《美麗的大腳》我感慨萬千,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在平凡中超越。

以前,我總覺得偉大的情感與凡人的距離很元的,英雄只屬於太過於華麗恢宏的史詩,不在凡人的眼裡,可是當片子展現哪灰黃的背景和那群灰不溜秋的人,他們寒傖著,嗑碰著上演這些偉大的情感時,除了得到很多的思考外,淚水還是抑不住流了出來,我被美麗真誠的感動了,影片的主題豐富。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平凡中超越,她唯一出眾的地方就是雙能穿43.碼鞋的大腳,她總是覺得自己這輩子不太成功,所以竭盡所能的讓村裡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平凡的張美麗沒有平平常常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她總想“成功”,因為她深深知道命運苦於短暫和無常,總得做些有意義的事,來慰藉平凡的人生,她是個堅定的理想時間者,這也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完成了她一個平凡人的超越。

二、在粗糙中體現美麗。

何為真正的美麗?有人說,人是因為美麗才可愛,又有人說,人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張美麗常說自己不成功,一是“腳大心大”,二是長相不美,對一個唯美的人來說,那一群黃土地上灰暗粗糙的面容和衣著,實在談不上美麗。當城市的人往他們身邊一站,更顯得他們寒傖。張美麗是那么忘情地投身與教育事業,可是她從來不懂得為自己打算並最終獻出自己的生命而無怨無悔。她的心靈是至純至美的,她沒有選擇城市,而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守望那一片貧瘠的土地。影片最後電影放映員王樹將光束打到國小校舍上,把學校裝點成一座莊嚴的聖殿,那莊嚴的畫面除了緬懷那張美麗聖潔的人性光輝外,也喚起了普通人心底的酸楚。

三、讓心靈的光環照遍每一個貧窮的角落。

西部的生活雖然很落伍,文明的程度也相對滯後,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卻是那么的強烈!對鄉村人來說城市是他們的希望,因為貧瘠,城市顯得那么高遠。只有不懈的努力,獲得教育的機會,才有可能進入那個新世界。當我們安逸地看《美麗的大腳》中那些因寒傖而起的詼諧畫面是,我們是否感到心裡湧起的一陣酸痛?是否想到要為貧困地區的耗子做些事情。支持教育,幫他們改變他們貧瘠的命運,實現他們美麗的夢想,盡一個平凡人應負的社會責任!獻出你的一份愛,讓心靈的光環照遍每一個貧窮的角落。

影片雖然談不上盡善盡美,但卻留給人們磨滅不忘的印象。從張美麗這個普通的鄉村教師身上,我們記住了那雙美麗的大腳,也看到了那顆美麗的心靈,以及帶給每一位觀眾心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