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國大業電影的觀後感400字

《建國大業》是20xx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了吧。那么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400字

電影《建國大業》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 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和衷共濟、團結 奮鬥 ,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 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在解放上海後,戰士累的睡在大街上,這一細節 感動著宋慶玲先生,才使她能來到她的傷心地北平,促進中國各民主黨派政治協商制度會議開始。

《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巨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後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住處未爆炸的zhà dàn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細節決定 成敗 .在炮火連天之時,讓你的心緊張,又來了一個浪漫 的場面,主席和總理帶著兩孩子 在挖菜,山花燦爛,家庭 溫馨 ,建國之後的幸福生活應是如此。這一細節讓人看到了希望 。

建國大業電影400字觀後感

在看《建國大業》之前,我就了解到了一些資料。影片以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的籌備為主線,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另外,我還想說說電影的場景設計,電影的場景設計中,我最喜歡兩個場景:

一個在是北平機場。

萬人喜迎毛澤東和老紅軍戰士的聲嘶力竭的場面,令現場觀眾百感交集,不禁涌動起對建立共和國的無數先輩的敬仰情懷。

二是蔣經國前往上海督導經濟。

直面譴責孔家才是讓黨國身處危難的蛀蟲,回到南京時父親蔣介石卻對他說“不反亡國,反則亡黨”的言語,一番時局的忠告帶走了經國的銳氣,這或許是對多年之後的台灣主政人物的一種性格鋪墊和詮釋吧。

還有,影片中對徵集到國旗、國歌作品的選用過程,猶如生動的教學片,更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另外,我期待著像《建國大業》這樣的電影出現在熒幕上。

400字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民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鏇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占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diyifanwen.com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么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民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訊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

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么艱難的歷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