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觀後感匯總

《捉妖記》觀後感

“怪物史瑞克之父”許誠毅導演又出新作,由白百何、井柏然、曾志偉、吳君如領銜主演的3D巨製《捉妖記》於7月16日上映。

《捉妖記》,看名字開始有點猶豫要不要帶孩子去看,怕孩子害怕。今天觀看後,才發現完全是多慮了,裡面的妖精們個個萌萌的。印象最深的還是天天和 Cindy的客串,“求求你不要吃生的,煮熟點”,最後萌寶們趁亂偷偷跑掉了,要不這么可愛的萌寶誰捨得吃呢。動畫與真人相結合,很有意思。

回家路上,秋寶偷偷告訴我,他有兩處最感動(有可能偷偷落淚了),一次是生完寶寶,小男孩追著胡巴在房樑上跑的時候,他的也跟著緊張。直到天蔭保護2 個寶寶沒有受傷,他才鬆了口氣,覺得爸爸很偉大。再一次是結尾時,天蔭忍痛轟胡巴走的時候,中間還穿插了天蔭父親扔下他離開的那一幕,是那么的相似。做父母的誰又願意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呢?

雖然是喜劇片,但劇中不時還帶些感動,除了上述兩處,還有天蔭把胡巴賣了時,胡巴傷心的哭了;天蔭受傷時,胡巴傷心的把插在天蔭身上的劍拔出;永寧村的村民被帶走了,不管他們是人是妖,都是有感情的等等。

劇中很多人物孩子們都認識,天天、Cindy、井柏然、白百何等“”爸爸去哪哪“、”奔跑吧兄弟“最熱門的綜藝節目,孩子們熟的不行。

值得推薦的一部電影,適合大人孩子觀看,各有所感。

王完整地拷貝了人類嬰兒的性格,餓了就哭,開心就笑,每天沒有消停的時候,這個動畫角色的複雜與精緻程度在華語片裡罕見,許誠毅把這個角色在影片裡塑造成功了,票房成功的話,那就不只是拍攝續集那樣簡單,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一個大金礦。

說《捉妖記》複雜,一方面是真人+動畫的演繹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影片類型屬於魔幻片,電影構築在一個人類與妖怪並存的世界裡,而且這些妖怪還具備強大的魔力和破壞力。但是,人類同樣也擁有很強的法力,兩個物種之間的生存空間爭奪戰在所難免,導演把妖怪一族刻畫的比較正面,倒是人類中有不少捉妖師極度兇狠,對妖怪毫不留情。這種處理方法和《怪物史瑞克》中類似,人不可貌相,同時也是突出怪物的內心其實很良善的一個原則,這這部《捉妖記》里,那就是你以胡巴為可愛善良的代表了。

嚴格來說,《捉妖記》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工業產品,用高成本打造了複雜精湛的電腦特效場景和動畫角色,以好萊塢的敘事模式完成了一個緊湊緊張的故事,配合上井柏然、白百何、姜武等中國演員的出色表演,這部中西合璧式的影片不僅有豐富的想像力,還有紮實的執行力,最終成就了一部精彩的東方魔幻電影。

《捉妖記》觀後感二

在知道本片導演是“怪物史瑞克”之父許誠毅以後,就決定要去電影院看了,因為史瑞克確實太可愛了。

最大的亮點自然是“蘿蔔”妖怪胡巴了,被關進鐵牢時翹起的嘴巴、跟井柏然白百合打鬧時的萌萌噠,都讓人忍俊不禁。

井柏然的角色最初是屬於柯震東的,而且也已經全部拍完了。由於“吸毒門”事件的爆發,為了影片可以如願上映,不得不換成井柏然重拍,白百合也跟著重拍了一遍。

最大的笑點莫過於井柏然分娩,因為男生沒有產道,所以胡巴是從井柏然的口中生出來的,這樣就合情合理了。如果從屁眼生出來,估計胡巴就該叫屎巴了,呵呵。

幾大客串女星的表演是精彩絕倫。大嘴巴姚晨的蹩腳國語,“死si”“史shi”不分。小清新湯唯的見利忘義,宛如服用了含笑半步癲。

遺憾的是,在預告片中可以看到的白百合吐槽工作難找的橋段,居然在正片中給剪掉了。那段台詞太經典了,白百合的語氣很有特色。

香港兩大笑星曾志偉和吳君如,一如既往的在內地大片中發揮餘熱。他們客串的表演往往都比他們主演的精彩,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呵呵。

期待第二部、第三部的上映,相信導演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故事的。

《捉妖記》觀後感三

這部電影雖名為“捉妖”,但電影中“妖”不是我們常態認識中的妖,不是鬼怪精靈,而是與人類曾經共生的生命,因為生存環境與生存空間的局限性,被迫排除到人跡罕至、與我們不同的其他生命。冥冥之中,不論是人,還是妖,都有好有壞,有邊界,也就會有相遇的紛爭,就像電影中的反映,大多數天師為了利益不分好壞一心只想捉妖殺妖,而另一部分天師如小嵐和羅剛卻是因為與妖的親密接觸,也就不知不覺中重新認識和改變著自己對待妖的態度。就像當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慢慢地人們認識到需要和睦相處,需要愛與保護,而不是唯我獨尊的殺戮。

如小妖王胡巴雖是妖,但在宋天蔭、霍小嵐眼裡,胡巴就是他們的孩子。胡巴餓了,病了,他們像一般父母一樣擔心,一樣竭盡所能照顧它。他們付出的關愛換來的是胡巴的信任,於是,彼此漸漸變成相互依存的同類。所以當宋天蔭也為人父母最終不得不讓胡巴離開自己的時候,似曾相識的畫面出現在他腦海,他一剎那間明白了父親當年的舉動的苦衷的,就如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胡巴,他決定去找到父親重新認識了解他,而不再念念不忘並且懷恨在心父親當年拋棄了他。驀然讓我們體悟到人性的溫度,不要輕易從表面現象揣測父母的用意,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去溝通,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愛,己所不欲,不僅勿施於人,更應不施於萬物。

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失誤之處,我仿佛看到人類的悲哀之處,世界很大,萬物有靈,不是只有人類才聰明,也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感情,現實中多少導盲犬與盲人和睦相處,多少人與動物愛的幸福;多少一面之緣,卻成就一生的彼此關注……

同時也不得不說說電影中的音樂和歌舞,讓你啼笑皆非中驀然回首來時路,多了一些敬畏自然在靈魂深深處的頓悟。讓你在觀影的過程里樂在其中,卻在看完之後,自然而然地回顧,什麼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幸福,怎樣才是更好的生活,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抱快樂,遠離痛苦?

《捉妖記》,捉的是妖,映襯的卻是人類發展的心路,是人性複雜的抉擇與付出,是笑中帶淚的傾訴,讓我們一起思考我們該如何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讓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永葆真善美的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