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展覽觀後感3篇

科學展覽觀後感1

暑假某一天,我和媽媽來到萬達廣場看科技展覽。

我們來到展廳,看見了一個中小學生畫的一個變形金剛被發表在大紙盒上,形態端莊,十分奇妙。再來到另一個模形前,看見了一個很大的神舟七號模型,底部有四隻發射器,上面還刻著“中國航天”這四個瀟灑的大字和一面鮮艷的小五星紅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我們祖國擁有這樣先進設備真是太光榮了。

又來到另一個模型前,居然看到了偉大的載人飛船,它總體是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這三艙結構組成,重量約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全長8.86米,最大處直徑2.8米,如果不是模型,那樣子一定更雄偉了。

此外,還有許多偉大的科技展覽,神舟六號等等…

參加了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了解了中國航天的奇特技術。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勤奮學習,一步一個腳印,打造良好的基礎,爭取長大成為一名科學家,為祖國爭光,為中國的航天技術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學展覽觀後感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四年段去看科技展覽。我們興高采烈地跟隨廖老師去體育館參觀科技展覽了。

一路上,我看見小草微微點頭,花兒對我們微笑,它們好象是歡迎我們去體育館參觀科技展覽呢!

到了體育館,我們排著隊伍進去參觀。在裡面,我看到了許多科技作品,有聲波看得見、動畫原理、怒髮衝冠、無皮鼓,還有海市蜃樓、虛擬打桌球……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怒髮衝冠,海市蜃樓,虛擬打桌球。我先介紹怒髮衝冠,怒髮衝冠的用法是讓人站在隔電地板的上面,手觸摸大鐵球,只要旁邊的人把“電壓”鍵壓下來,手摸大鐵球的人頭髮都會立起來,我們班上許多人都試過,它們一個個都變成了“刺蝟”,十分好笑。

看完怒髮衝冠,本來想去打無皮鼓,但我走過去的時候,我的視角仿佛看到了一個彈簧,於是我停下腳步,向彈簧走去,上面寫著“一米以外觀看”。於是,我站到一米外,竟然看到了一個名字叫海市蜃樓,經過調查,海市蜃樓是用凹透鏡和彈簧做成的。使用方法是用手觸摸面前的彈簧,試一下能不能摸到彈簧。結果我一試,的確沒有摸到,因為這個彈簧只是幻象,真正的彈簧還在裡面呢。

對了,忘記介紹虛擬打桌球了,它的操作方法是打開電視機,抓緊連線著電視的拍子,只要裡面的人物打出球來,就用拍子打過去,球在哪個方向就必須往哪個方向打,否則就沒打中。我親身體驗了一回,我還連中了許多球呢!

今天,我看到了許多高科技,這些都是中國人民用勞動和智慧發明出來的,我真為它們感到驕傲。我感到這些發明科技的人真偉大。我暗暗發誓:我小時候一定要認真學習!長大了也當發明家,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學展覽觀後感3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到棗陽少年宮去參觀,我們興高采烈地坐著公車上路了。

到了少年宮的展覽廳,我放眼望去,裡面的東西實在太精彩了。特別是展廳的“神六”模型和展廳牆上掛著二十八塊展板,每塊展板里的東西都各有特色。弄得我都不知道先看哪一塊好了。我繼續往裡面走,發現這裡面還有太空人吃的東西,我記得別人都說太空人吃東西是用嘴吸的,這裡面的東西有肉有茄子怎么吸呢?我決定回家後查一查資料。我走著走著發現有幾塊展板是在寫聶海勝叔叔和費俊龍叔叔是怎樣當上太空人的,我很好奇,就在那裡看了起來。

看了兩位叔叔是怎樣當上太空人的,我感慨萬千。最讓我自豪的是聶海勝叔叔,因為他是我們家鄉的人。聶海勝叔叔是一個從小就做著飛天夢想的農家少年。他小時候家庭貧困,上學時,經常光著腳,吃鹹菜,但聶海勝叔叔從沒覺著苦,他刻苦學習,從不言敗。“機會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1983年聶海勝叔叔過關斬將順利通過了飛行員測試。當上了飛行員後的聶海勝叔叔,憑著對祖國航天事業的摯愛,頑強拼搏,勝利完成了“神六”航天和飛行任務。

我從小要以聶海勝叔叔為榜樣,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家鄉的人。在學習上我要像聶海勝叔叔一樣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像聶海勝叔叔一樣有志氣,肯努力,遇到困難勇於面對,解決掉學習中的攔路虎。在生活中像聶海勝叔叔一樣充滿愛心,人間最珍貴的是真情,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同學遇到困難要主動幫助。從小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樹立遠大的目標,長大後做一名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