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我說“三傻”的多情

編者按:友情、愛情、親情...《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多情”的電影。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其實說起《三傻大鬧寶萊塢》(後文簡稱《三傻》)的情緣,那還要感謝我的同事何老師四年前的這個季節向我推薦這部電影。那時候,這部電影剛剛熱映於我國內地。對於網路還不算發達的我們來講,這可是一次視頻饕餮盛宴的享受。這部電影第一次的完整觀看,我竟然在家裡面花了將近三個小時,一直到深夜零點以後才把這份期待已久的精彩收進我的記憶深處。之後,也就開始了對印度電影的痴迷,也開始蒐集更多的阿米爾·汗主演的精彩作品,也把這部精彩的影片分享給了我的學生和其他的更多朋友,這也促成了我與印度電影的一見鍾情,也讓我迷戀上了阿米爾·汗的精彩表演!《三傻》真是一部綜合性啟發性娛樂性極強的印度電影,看完之後,我不得不說,喜歡至極,感悟不斷。今天我將與各位朋友分享我多次觀看這部《三傻》的具體“多情”的自我理解。

朋友情鑄就的兄弟暖

這樣的情感可以說才是真實的友情,也堪比親兄弟的手足情誼。

本來是來自於不同家境的三個同學,有著源於現實的不同求學理想,是緣分讓他們處於同一寢室,成為了好朋友,鑄就了堅實的兄弟情。要說是最感人的情節自然是蘭徹用自己的智慧和行為表現促使其他兩個兄弟最終找到自己的真實人生目標,幫助他們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和快樂,成就了兩個兄弟畢業後的完美人生髮展。

這樣的改變當然是蘭徹對於現實社會的一種智慧的挑戰,也是三兄弟的友情對當今世界“朋友情”的真實解讀。這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朋友狀態,也讓我們找到了朋友相處的基本原則——相互扶持、共同提高。

俏皮相逢迸發的浪漫愛情

這個內容當然就是院長的二女兒琵雅和主人公蘭徹的柔柔輕風似的愛情姻緣了。有趣俏皮的第一次宴會相遇,就讓這兩個人埋下了愛情的火種。之後的一系列相遇,讓琵雅徹底改變了對蘭徹的看法,內心開始愛上了蘭徹,而蘭徹也是如此。當然這裡有一個值得我們所有追求真愛的人思考的一個問題,愛情不是用明碼標價來換取和衡量的,需要真心換真心,真情對真情。因此那個影片中的銀行家就成為了兩個人愛情的最真實最強勁的推動者,他在用金錢慢慢腐蝕自己想要獲得的愛情,而蘭徹則用真誠的表現和坦率的性格迅速贏得了愛情。

正是因為真誠的愛,才有琵雅在婚禮現場的逃婚;正是因為愛的痴迷,才有蘭徹守心依舊的愛情等候。這就是既現實又不失浪漫的完美愛情!

現實生活下的多樣親情

說起親情好像在影片裡首先就是那個為了自己理想而被院長拒絕的那個上吊殉難者的親情淚水長流。原來生活中這樣的親情受到了不合適的教育制度打擊,只有走向滿是淚水的結局。三個兄弟的家庭情況,也可以說與學校的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蘭徹作為一個孤兒成為了富人家的替學者,沒有親情的溫暖,只有痴迷於學習的一份執著樂趣和寄託。拉加雖然有父母和姐姐,但是他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改變家庭的困窘。甚至是姐姐的嫁妝都需要他學業有成才可以購買,而他卻背負著家庭冷峻的親情在神靈面前祈禱。法罕儘管自小就十分喜歡攝影,然而起初的父愛強迫也讓他總是很難找到自己青春的方向。還有琵雅起初的金錢婚姻,也可以說是親情的一種扭曲的表現。

這諸多親情的冷漠在蘭徹的影響下改變了,每個人都找到了親情的溫暖,找到了本來就應該屬於家庭的快樂。也許那句台詞“一切都好”就是讓所有溫暖和快樂都回歸的不變準則吧!

活學活用與死記硬背的對手情

每一個人都有對手,都有與之抗衡共前進的另外一個人。那么影片中的查爾圖就是蘭徹的對手,就是凸顯蘭徹與眾不同,出類拔萃的鮮明襯托。恰恰是查爾圖靠著對知識的死記硬背,靠著不擇手段的破壞別人提升自己的諸多表現鮮明展示了蘭徹的自然靈活和聰明機智。這兩個人成為了學習上的默默對手,雖沒有大張旗鼓的展示對抗,但是每一次考量兩個人最終對比結果的時候,都是以查爾圖(消音器)屈居第二而定格。雖然兩個人都有執著的學習精神,但是,因為發展的形式不一樣,自然也就結果各異。也許蘭徹根本就沒有想和誰對抗,一切只是出於對知識的無限興趣才輕鬆贏得對抗的勝利。而查爾圖卻實實在在的把蘭徹當成了對手,想方設法想要超過他,然而最終也沒有滿意收場。這樣的對抗就是互相成就的一個過程,如果一方經受不住折磨,那只有靜靜的屈居人後了!

其實,上述對於影片的說法,也只是一種皮毛,只是明確了情感主線而已,真正的“多情”又怎么可能是幾次簡單的觀看就可以細緻傳神的表達出來呢?還是繼續看,繼續想,繼續悟吧!

作者:語文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