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基層新答卷觀後感5篇

黨員基層新答卷觀後感1

從央視《基層新答卷》系列報導中,我深刻認識到基層是豐富閱歷、積累經驗、增強能力、磨鍊意志的良好場所,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認真學習鍛鍊。要用實際行動維護一名共產黨員的形象。力爭做一名組織放心、民眾認可的人,為新城建設添磚加瓦。

身為一名黨員幹部,我認為一是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養,做一名合格的基層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堅實的政治素養、堅定的立場信念,要有敏銳的政治鑑別力,能夠保持清醒、向上的頭腦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基層工作者應堅持理論學習,努力提高黨性修養,力求做到自省、自警、自勵,更好的為基層民眾服務。立足自身,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通過不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理論水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證在思想上同黨保持一致,完全服從組織的領導和指揮;二是紮根基層,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與村幹部加強協調與溝通。沒有和諧的關係,沒有村委會成員以及村民的支持,自己的工作就會很難開展。要積極的和村幹部進行溝通,虛心接受他們的批評教育,要多向他們學習請教,提高自己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黨員基層新答卷觀後感2

1月26日,我台組織全台幹部職工集中觀看了電視系列報導《基層新答卷》,感觸頗深。

一、要有一心為民的樸素情懷。作為黨員幹部,無論何時都應心繫民眾,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憂民所憂、解民所難,只有心裡裝著人民,站在百姓的立場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扶貧才能切中要害,工作才能切中要點。

二、要有務實創新的工作舉措。基層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有的放矢,工作重心才能不偏,工作實效才能凸顯。新常態下的縣級傳統媒體,如何面對新媒體的競爭?如何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我們必須不忘媒體職責,弘揚主鏇律、宣傳正能量;拓展新途徑,加強媒體融合;開闢新渠道,加強媒體經營,不斷壯大自身實力。

三、要有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基層工作者,必須身在一線,心也要在一線,真正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去工作。而作為基層新聞工作者,我們更要深入一線,採訪報導來自最基層的鮮活的故事,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泗陽鼓與呼。

黨員基層新答卷觀後感3

通過觀看央視《基層新答卷》這5個故事,我深刻認識到基層工作十分重要,在於最廣大的人民民眾總是在基層。在基層工作可以有大量的機會去接觸基層、了解基層、與基層的人員進行更多的互動。基層的一切是最深刻的反應了社會的真實情況,基層工作是政府聯繫廣大民眾的紐帶,工作對象就是廣大的百姓。只有親自上陣帶著乾,當幹部的才能真正贏得廣大民眾的信賴、擁護和支持。

身為一名黨員幹部,我認為一是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養,做一名合格的基層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堅實的政治素養、堅定的立場信念,要有敏銳的政治鑑別力,能夠保持清醒、向上的頭腦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基層工作者應堅持理論學習,努力提高黨性修養,力求做到自省、自警、自勵,更好的為基層民眾服務。立足自身,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通過不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理論水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證在思想上同黨保持一致,完全服從組織的領導和指揮;二是牢記宗旨,切實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在基層工作中,與村幹部加強協調與溝通,把縣委縣政府的惠民政策宣傳到位,並積極執行到位。沒有和諧的關係,沒有村委會成員以及村民的支持,自己的工作就會很難開展。積極和村幹部進行溝通,多交流,聽真話,做實事,接地氣。牢牢樹立為人民服務宗旨,做好“電商+支部”項目,真正使老百姓富起來,生活好起來。

黨員基層新答卷觀後感4

1月25日,縣人社局組織中層以上幹部統一觀看了中央電視台《基層新答卷》系列報導。記錄片中講述的上海朱涇的“下樓便民”、福建屏南的“精準扶貧”、深圳沙井的“扶貧超市”等基層工作紀實,看後感觸很大。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認為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有為人民服務的真情真意。要站在民眾的角度看問題,想民眾所想、盼民眾所盼、急民眾所急。上海朱涇大芒村的“轉變作風,先從下樓開始”,幹部下樓辦公,工作環境透明化,一方面是方便了民眾辦事,另一方面也把幹部工作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中,民眾讚不絕口,這就是順民意,得民心。

二是要有勝任本職的過硬本領。古語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面對新的形勢,民眾訴求、政策制度、服務方式等都在不斷的變化發展,新問題、新政策、新方式、新矛盾、新情況層出不窮,只有具備了過硬的本領,才能應對新的挑戰、把握新的機遇,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

三是要有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對待工作要一絲不苟,要以嚴謹的作風狠抓工作落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民眾真正見到實效。

四是要有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對待工作要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格盡職守、甘於奉獻,心中裝著民眾,真正成為民眾的貼心人,成為民眾的主心骨。

五是要有耐得寂寞的寬闊情懷。為官“三淡”方守本色,要看淡金錢、看淡權力、看淡關係。諸葛亮說過“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清正廉潔、平淡安寧是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的本分和本色要求。平淡是一種生活,更是一種態度。甩開膀子,才能幹得更好。放下包袱,才能走得更遠。

黨員基層新答卷觀後感5

1月26日下午,縣供銷合作總社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集中收看了大型系列報導——《基層新答卷》。專題真實反應了一線基層幹部把民眾的呼聲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信號,把民眾的需要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需求,以民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有什麼問題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民眾需要什麼就重點幫助解決什麼,真正體現了黨員幹部優良的傳統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一、常葆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報導中基層幹部在工作中強化責任擔當,創新工作方法的責任意識,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感人故事,給全體幹部職工帶來了思想上的強烈震撼,在為民服務意識上得到了深深的觸動。會後,我又與黨委成員再次反覆觀摩研討了報導中的先進基層幹部是怎樣積極主動關心民眾疾苦,推進扶貧開發,為民解難、為民辦事、帶民致富、替民解憂的。黨委會一致決議要把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供銷工作實際予以借鑑,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二、永存為民服務的真實情懷。從“基層新答卷——劉土樓村的冬天”可以看出急事急辦,說明當地幹部對老百姓的事認真、上心,也說明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勇於擔當、開動腦筋,就總能找到化解難題的辦法。基層幹部離民眾最近,對百姓民生乃至一方發展的很多大事小情,都有著直接的決策權,基層幹部多努力一點,民眾的收穫就會多一點。而這也是對為民情懷的最好詮釋。

三、多做為民服務的點滴小事。作為縣供銷合作總社的黨委書記、主任,我更應該以報導中的典型事例為榜樣,牢記宗旨,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以助農增收為目標,根據供銷工作實際,不求大,不求全,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帶領全體人員履行職責,從農民朋友身邊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做起,助民解憂,為民解困,結合民眾需要的日用品、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供銷,努力組織農民走向市場,實現增產增收,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