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酸棗觀後感3篇

一把酸棗觀後感1

一顆甜甜的酸棗,遞進戀人小夥計的嘴裡。美麗善良的酸棗與勤勞聰明的小夥計真摯相愛。在晉商大院高牆底下,兩人優美的造型隨著一束追光,緩緩地拉開序幕。大型舞劇《一把酸棗》是著名導演張繼剛繼《千手觀音》之後推出的又一力作,它以悽美動人的舞劇表演形式,精彩別致的舞蹈肢體語言,把一段愛情佳話演繹得淋漓盡致。描繪了晉商大院男人和女人特有的一種美麗,刻畫了山西商人儒賈相通、義利並重、謀略竟爭、修身正己的性格特徵,歌頌了青年男女之間愛的痴情、瘋狂、投入,讚美了人性體驗中的大忠大貞。

集體舞的出場,一群踩踏著碎步的女傭,象似一灣湛藍清澈的溪水緩緩地流向舞台中央。商賈大院的夜色,大紅燈籠高高掛,庭院內外的主僕、以及流民們,形成了明顯對比。講述了清末民初,連年災荒,人們紛紛走西口,以求活命保家的悽慘景象。小要飯的群舞在朱門前乞討,用寫意的手法來描述譏餓。這一幕由靜至動的傳換,節律婉轉自然,悄悄地把你領進藝術的欣賞之中。殷家傻少爺過生日,富家子女,民間藝人前來祝賀的舞蹈,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民間色彩,將之轉換為高雅的藝術形象。獨舞與雙人舞是穿梭整台舞劇的精魂點綴。小夥計由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邱輝扮演,酸棗由武警總部文工團優秀演員田芳扮演。兩人精湛高超的舞蹈藝術,征服了台下所有觀眾。小夥計與殷家童養媳酸棗偷偷相戀,為改變命運,他們努力抗爭著,在酸棗的鼓勵之下小夥計毅然遠行學徒經商,一對戀人的獨舞與雙人舞述說著他們無聲的哀怨與愛情的忠貞。燈光設計隨著音樂劇情的變換,以它那獨特的視覺語言烘托出劇情的深入,舞台上魔幻般的光影藝術,使各式各樣的造形融入色彩的神秘,勾住了人們的視野,是整台舞劇的神來之筆。隨著陰沉的冷光伸進宅院深處的角落,殷家大夥計嫌貧愛富,為侵吞殷家財產,處心積慮地維護私生女酸棗做傻少爺童養媳的地位。卻在荷包里的酸棗投放劇毒,釀就了茫茫西口古道上一對生死戀人的千古絕唱……

悲劇轉入高潮,音樂穿引著劇情藝術的延伸,使觀眾融入對一個勵精圖志的小夥計,一位情深意綿而運悲命舛的美麗姑娘酸棗的同情,音樂創作起到靈魂的關鍵。酸棗被逼與傻少爺成婚,大夥計為貪圖殷家財產,講明父女真相,並把荷包投毒的事告訴了酸棗。酸棗經不起眼前的巨大打擊,她,瘋了……此時,燈光與布景巧妙的結合,僅用晉商大院的視窗點綴在舞台的一側,它是社會牢籠的縮影。是一幅絕妙的寫意佳作。

大漠荒荒,無邊無際的駝隊滿載著財富,成就大業的小夥計在榮歸故里的途中,與歷經磨難的酸棗相遇。天長地久,憨實的小夥計由於不捨得吃心上人送給他的酸棗,倖存了下來。酸棗見到荷包終於清醒認出了眼前的情哥哥,深情地取出荷包里的酸棗遞進情郎的口中。殘陽如血,小夥計誤服毒酸棗,絕望的酸棗也隨之而去。一對戀人慘死在茫茫西口古道上,用生命書寫出永恆的絕唱。

全劇氣勢磅礴的陣容,震撼人心的藝術,舞美、燈光、音樂以及美侖美奐的服裝,它是中國藝術史上套用最高超的寫意手法,表現了最高妙的寫實場景和最大演出陣容的舞劇。

一把酸棗觀後感2

《一把酸棗》,第一次聽著這個題目,感覺不像是一個舞劇的名字,更像是一個童謠或者打油詩的題目。經過老師的簡單介紹之後,讓我對此有了新感覺,它是一個故事,一個好久之前的故事,一個比酸棗還要酸楚的丫鬟——酸棗的故事。

在晉大院的灰色高牆下,一男一女優美的造型隨著一束追光緩緩地拉開帷幕。原以為是一段愛情的開始卻不知那是分離的時節,因為災荒,小夥計不得不離開家鄉獨自闖天下,一把酸棗,一個承諾,沒有言語,只有肢體的表達,和音樂整個氛圍的感染,卻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此時來了一群小孩,只坐在一個大庭院的門口,手拿著一個碗,沒有佇列的變化,空間的轉移,卻將一群可憐的小乞丐,刻畫的淋漓盡致。這一幕由靜至動的傳換,節奏婉轉自然,不覺得單調也不覺得空洞,看到的只有精彩的群舞表演。

殷家傻少爺過生日,富家子女都來參加,導演將服裝和整體的氛圍營造的甚是龐大。又將山西的民間藝術融入其中,體現了地方特色,這都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達到的。此時的傻少爺譁眾取寵,瘋打眾人,酸棗勸阻卻被傷,這也更加燃起了她對小夥計的相思之情,表明了她生活的艱辛,但當小夥計半路折返,兩人相見,原以為小別勝新婚的興奮,會讓他們倆彼此相守,卻發現酸棗斥其不爭,將他逐出家門。多么賢惠的酸棗呀!酸棗的心中的糾結,不捨與期盼等多種複雜感情糾合在一起,道不清,言不明,卻能通過她的舞蹈全寫在了她的手腳之間。

小夥計起早貪黑,認真工作,得到掌柜的賞識,成為二掌柜,回來與酸棗團聚,情至深至厚,無以言附。一把酸棗,一個承諾的眼看就要實現,卻被殷家的管家——酸棗的生父破壞了。在定情的酸棗里下毒,逼酸棗與傻少爺結婚,最終氣死了殷氏,逼瘋了酸棗。小夥計終究還是回來了,滿載而歸,成就了一番大業,榮歸故里。與一直等候在村口的酸棗相遇,被興奮沖昏頭腦的小夥計如何會想到眼前那個瘋婆子就是他摯愛一生的,願度一生的酸棗呀!他不願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以為回來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滿年的笑容瞬間凝固,動作變得僵硬,心中百感交結,動作單一,本想以通過食下酸棗來喚醒酸棗。結果,酸棗醒了,可是小夥計卻中劇毒。兩人此時感情更加濃烈,即將生死別離。他們的雙人舞將這樣的痛楚表現的很徹底,一邊是毒的通,一邊是心中的不捨。最終,酸棗猛的將所有酸棗吃的乾乾淨淨,與小夥計從此雙宿雙飛,再不分離。

整部劇的磅礴氣勢,強大陣容,無不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無論是舞蹈、音樂、舞美還是燈光,都是恰到好處,,整體給人以大氣的感覺,而就局部的人物心靈刻畫又是那么細緻入微。就全局的內容而言,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於愛情的忠貞與理智。相比如今很多貪慕虛榮、嫌貧愛富的人形成了鮮明對比,酸棗願為小夥計苦苦守候。愛情回沖昏頭腦,可酸棗卻能識大體,顧全大局。我覺得愛情本就不是占有,而是幸福著愛的人的幸福,溫暖著他的溫暖。不奢求長相廝守,因為,“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那個年代的故事,也是觸動當代人心弦的故事。

一把酸棗觀後感3

舞劇《一把酸棗》被稱為是話劇《立秋》的姊妹篇,通過舞蹈、音樂、美術等視聽藝術語彙,生動形象地講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這是張繼鋼(奧運會開閉幕式副導演、《千手觀音》導演)首次根據個人生活體驗 ,運用他所熟知的家鄉題材進行創作的大型舞劇,滲透了他個人對山西文化、晉商文化獨特深刻的體驗。

什麼叫愛情,什麼叫驚艷,什麼是陣容龐大,什麼是氣勢輝煌,什麼是無聲勝有聲,張繼鋼都給了充分的詮釋。沒有一句話,時而安靜時而磅礴的音樂舞蹈將所有的民族語言和愛情宣言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第五幕時,當酸棗清醒過來,看著心愛的人吃下毒棗而倒下時所表演的那段捶胸頓足、痛不欲生的舞蹈時,我和飛淚如泉湧,泣不成聲,無奈連一張面巾紙都沒有(都在那包里),只得兩袖交替擦拭。當幕布拉上、燈亮之時,全場人都站起來,以敬畏的表情站在位置上,繼而響起如雷掌聲,經久不息。如此,大幕二啟二合,令人感動。走出長長的劇院,看著大片的火樹銀花,飛紅腫著雙眼問我:你覺得現在還有這樣的愛情嗎?我說,我相信有,只是他們用舞蹈,有人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