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觀後感

中國的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對內改革、對外改革政策。迄今已走過了光輝燦爛的40年。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觀後感作文,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觀後感

2024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日益強大繁榮,人民富裕安康。作為這個時代的過來人也是見證者,我目睹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祖國的成就由衷地自豪。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也是我國現代歷史上一個極為重大的事件,之後我國全面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全國工作重心由階級鬥爭轉向經濟建設上來,經歷四十年來的艱苦奮鬥,我國由一個工業落後、技術底子差、發展速度慢的國家現在成為了經濟強大、國防強大、工業強大的世界經濟大國。

我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入黨,1980年底從部隊轉業進入定陶城關糧所工作,當時裝卸、出入庫糧食等都是我們全體職工自己人工來乾,自裝自卸,大家憑著一股子熱血和幹勁完成所有工作,大家被評為先進集體,我也被評為模範黨員。承蒙組織和領導的信任,我在1986年任糧所所長,1993年任定陶糧食局副局長,期間經歷了整個改革開放的歷程,也見證了糧食業務方面的工作從全人工到現在的機械化操作,工序更加正規和規範,更加注意生產安全、倉儲安全,業務流程規範制度化運行,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保障了當地的糧食流通市場長久的穩定。

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現在年輕人的成長環境和我們當初經歷的歲月有著天壤之別。我們中國的很多家庭都有車有房有存款,每年還可以出去旅遊,不止在國內,甚至走出國門,增長了眼界,生活愈加地豐富多彩,年紀大了還可以上老年大學,大家在一起學習交流各種興趣愛好。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不止生活富裕了,還趕上了信息化的時代,原來國內國外的大事還需要通過電視或者報紙來了解,現在通過網際網路不出家門就可以實時的了解國內外的事情,信息交流十分的便捷。我們除了學習電腦,還學會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出門不用帶現金和銀行卡,帶個手機就可走遍全國,這在改革開放前想都沒法想。

中國這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無論從規模跨度還是成就等方面,都是史無前例的,我們經歷了2001年加入世貿、2003年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2008年勝利召開北京奧運會等等的喜悅,也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苦難,祖國人民眾志成城,砥礪奮進,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正在一步步從夢想走向現實。

中國人民是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民族,是他們的奉獻創造了偉業,創造了歷史。也感謝我們的黨、感謝我們的祖國,帶領我們前進,帶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十九大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信在我們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必將再次以更加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中央。

《我們一起走過》觀後感

聊起兒時歡快的記憶,卻總也抹不去那樣一些難以釋懷的心酸。

上國小時,家離學校也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路程兩個字似乎比距離形容的要遠一些,原因就在那條路。所謂路,就是一條高低不平的羊腸小道,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其間還要跨過一條叫做古柳的小河,就是這條河,可沒少讓俺這些上學的孩子們遭了罪。當時,河上沒有橋,只是為了便於人們行走,在河上搭了幾根檁條,便成了“橋”。要是河裡有水,還得由家長和老師接送。就是這樣,還偶有學生落水。特別是下了大雨,河水猛漲,水位超過“橋”面,就得停學。

說起路,在70年代初,本村一個綽號叫“壞頭”的,在吃雞的時候,不慎雞骨頭卡住了喉嚨,造成呼吸困難,急需搶救。但天不作美,碰上雨天,道路不通,幾個鄰居深一腳淺一腳地背著他往公社衛生院趕,由於速度太慢,在送往醫院途中就咽了氣。還有更悲慘的,那時農村婦女生孩子大都在自己家裡,無形中增加了母嬰的危險性,也成為婦女一生當中的一大關口。村裡有個叫斌的大叔,30多歲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婦,家庭生活剛剛有了起色,偏遇妻子生產時大出血,就因為交通不便,造成救護人員不能及時趕到而身亡。時間雖已過去30多年,但這件事成了他們全家久久揮之不去的陰影。

落後的農村交通,不僅影響著民眾的正常生活,而且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產品的購銷呼喚著交通,農業走向市場呼喚著交通,經濟發展呼喚著交通。

近幾年,上級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當年的“泥巴路”全部鋪上了柏油,還通了客車,安上了路燈,昔日古柳河上的“浮橋”也改造成了民眾津津樂道的“幸福橋”。提起路的變化,在家鄉國小從教30餘年的馬年輪老師興奮不已:“以前路孬的時候,沒少吃了苦頭。特別是遇到雨天,學生不是遲到,就是曠課,對教學影響很大,那時候天天盼著修路。現在各村到學校都通了柏油路,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真正解決了孩子們上學難的問題。”

路通之後,給農村經濟帶來了大發展。從記事起,我們這個鄉鎮就有種植西瓜的傳統,但由於路不通,西瓜種植豐產不豐收,影響了村民的積極性。“現如今,不僅實現了村村通,還把柏油路修到了田間地頭。瓜熟的時候,操著不同口音的瓜商,直接把汽車開到瓜地旁收購,南來北往,絡繹不絕。路通了,西瓜銷售問題解決了,俺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摩托、汽車這些原來在城裡才有的稀罕物件,現在村里也有了不少,就連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也蹬上了三輪車、騎上了電動車。街兩旁,你看哪年沒有兩層小樓蓋起來?”村民王海樂呵呵的說著。

家鄉的路在不斷延伸,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撫今追昔,我由衷的感到:那路,就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鈅匙;那橋,就是農村走向繁榮的金橋!

觀看《我們一起走過》有感

回顧40年光輝歷程,如果有人問,改革開放最要緊、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說: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當年馬克思恩格斯用剩餘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喚醒了工人階級的覺悟,引發了無產階級革命。中國共產黨發動工人農民起來推翻三座大山,首先講清了"誰養活誰"的道理,激發了被剝削被壓迫者的階級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不講清道理,不解放思想,不確立新觀念,任何革命都是搞不起來的。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深刻革命,同樣如此。

1976年,我退伍返鄉,被安排在黨校做了一名理論教員。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拉開帷幕。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偉大變革面前,全黨全國人民必須首先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認識和對待這場革命?黨的理論工作者首當其衝。以前黨的基本理論無論是哲學、政治經濟學,還是科學社會主義、黨史,都是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貫穿其中,黨的各項工作也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實行黨的工作重心轉移,要由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彎子轉的不小。對於我這樣的青年黨員來說,還問題不大,大不了從頭學起。可對於多年一直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老黨員、老同志來說,一時真的難以轉過來。他們認為不講階級鬥爭了,會出現資本主義復辟,人民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按照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分析,建國30年了,階級鬥爭已經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民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要求同落後生產力的矛盾,才是我們黨迫切需要解決的,黨必須把主要精力用來發展生產,振興經濟。環顧四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經濟,特別是我國的台灣、香港和新加坡、韓國,他們利用當時西方已開發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大量吸引西方國家的資金和技術,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為舉世公認的亞洲“四小龍"。如果我們再不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就會錯失良機,拉大同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差距,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難以發揮和顯現。

按理說,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使國家強大,人民富裕起來,誰也不會反對,但是遇到具體問題就不一樣了。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企業推行承包制,是為了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提高工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社會上有人就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對外開放,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允許外商投資建廠,是為了提高企業的資金和技術水平,社會上又有人議論:昨天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現在他們又耀武揚威的回來了。進而有人質疑,改革開放是搞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對於"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指出,不爭論,先幹起來,讓事實說話,讓歷史來評判。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概念提到了人們面前。按照舊觀念,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是同資本主義制度相聯繫的,社會主義只能搞計畫經濟。但是實踐已經證明,過去搞的計畫經濟是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要發展生產力,只能從市場找出路,而改革開放就是要破除僵化的計畫經濟體制,健社會生產力得到解放。鄧小平提出,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並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理論衝突,思想交鋒中,人們實現了一次次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使認識逐漸走向統一。建立什麼樣的市場經濟?如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在實踐中既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又防止商品交換原則對社會的腐蝕?人們逐漸有了明確的認識,那就是堅定不移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