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範文1000字 觀風雨哈佛路有感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勵志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範文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範文篇一

有時候我們總要嘗試著做些什麼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風雨哈佛路》不得不承認影片從頭到尾都很經典,不僅感人而且勵志。

人總是要面臨選擇,當麗思的母親因為愛滋死去,父親又被送去收容所,爺爺把她當垃圾一樣看待的時候,很顯然他一無所有了,她不得不做些什麼來改變現在的狀況,她需要一個機會,需要上學。

“我很聰明,我知道我會成功的,我只是……我只是需要一個機會,我需要一個機會讓我從糟糕的環境中爬出來。我所知道的每一個人都是憤怒的疲憊的,他們試著活下去,但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才是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發展,我想要住在那裡。”當麗思說完這段話的時候,我意識到他開始找到自己的方向了,並對自己的未來做出了選擇——讀書。那么現在在看看我們自己,現在又多上年輕人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未來會怎樣?我曾經問過我幾個朋友“你的國小夢想是什麼?那么國中呢?高中呢?現在呢?”知道我得到的答案是什麼嗎?呵呵,他們是這么回答我的“國小的夢想是科學家。”呵呵挺起來很不靠譜但很棒對嗎,畢竟是小學生允許我們天馬星空的想像,“國中的夢想……忘了”呵呵,好吧忘了……這是答案嗎?根本就是沒想法,好的國中沒想法沒關係,我們還 有時間!“高中……不知道”哈,ok,依然沒想法。“現在……不知道”呵,這個時候說不知道,20多所了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幹嘛,可以想像著有多可怕嗎?有多少人依然是這樣渾渾噩噩的浪費著自己的青春。我用了20xx年的時間去尋找方向,值得慶幸的是我找到了。

“一種觀點給我們一種對世界的認知。”還 記得這句話嗎。我們應該嘗試著去擁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那些條條框框裡呢。

說到這我開始感慨中國教育的悲哀,小時候,老師家長會告訴我們什麼事對什麼是錯,但我們卻不知道對為什麼對,錯為什麼錯。我們只會按照他們所給的路去走,當然這樣做確實很安全,同時我們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們失去了自己餘生俱來的創造力和允許我們犯錯的機會。有多少人就這樣被扼殺在了襁褓之中。長大了,我們開始踏足社會,社會會告訴我們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我們不得不盡力去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它不會給我們太多犯錯的機會。這讓我們喪失了自己的觀點和自我認知的能力。不過我想這並不代表無法改變,這僅僅只是需要我們的堅持和敢於嘗試。

麗思用了兩年的時間讀完了4年的高中課程,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很多時候當我們以一個常態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一件事的時候很會覺得它遙不可及,但當我們決心去嘗試並獲得成功後在回頭看自己所做的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事並沒有想像中那么複雜。

這讓我想起了當初騎腳踏車從武漢到北京,幾乎所有人都對我的這個想法報以懷疑的態度,包括我自己也覺得這1300多公里的行程是那么的遙遠,但是我做到了,這對我的人生是一個極大的鼓勵。現在我學畫畫,每次看到別人的作品,我都會覺得這是一次極大的挑戰,我總是覺得自己無法完成這樣的作品,但經過一次次的嘗試,和一次次的成功後。我覺得我需要改變些什麼了。

“我迫使自己向前,我必須這樣……沒有後路,當我意識到這點,我想我必須竭盡所能的工作,看會發生什麼”好吧,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事實上當我們沒有退路的時候,我么只能一直向前一直向前,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即使不會成功但至少努力過,至少不會墮落,至少不枉此生。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範文篇二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勵志影片,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利茲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珍妮因為吸毒染上了愛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茲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利茲很受震動,她意識到如果沉淪下去,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過去,開始全新的人生。

“每天起床,我看見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好像都披著一層膜,無法穿透。這種感覺很奇怪,有點悲哀,可是沒有辦法改變。”

令人奇怪的是,貧窮和負面的童年經驗,並沒有讓她變壞或者失去希望,隱隱約約之中,她一直都知道,在她生長的環境之外,其它人所過的,是很不一樣的生活。而她知道,只有想辦法脫離現在的環境,才有可能到那個新世界去。母親死後的幾個月,在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精神鼓勵的情況下,她自己一個人,申請進入一所私立高中,因為她相信,讀公立高中並不能幫她跳出貧苦的輪迴。開始念書之後,她還 是沒有地方睡,還 要在骯髒的洗碗槽前面,一面工作賺微薄的薪水,一面念微積分、幾何學。

她身邊的所有親人、朋友全都告訴她,沒有用的,不要痴心妄想進大學。可是當她拿到班上第一名,得到機會參觀哈佛校園的那天,她就狠狠地發誓,要成為哈佛的一員。那天,當她看著走在哈佛校園裡的男男女女,心裡不禁問自己,“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為什麼這么不一樣?是不是因為,他們來的世界就是這么不一樣?若是這樣,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

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權利。父親作為她的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堅持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著父親遠去離開的背景,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面試的那天,她連一件象樣的衣服都沒有,穿著一件破爛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來的大衣勉強充場面。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從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為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

在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在寫滿輝煌的樹下,一個女孩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為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年,上帝會讓一個付出努力和艱辛的女孩收穫喜悅;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審。10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藉著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同樣一個金色的季節,作為哈佛大學——世界最高的學府的一員,她安靜坐在了校園的教室中。也許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用她的執著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她自己,改變了她的人生。

果然,她得到了那筆獎金,進了哈佛。領獎致詞的那天,她說,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將永遠地被改變。Liz Murray,一個最貧窮,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