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觀後感作文

《寶葫蘆的秘密》的優點也是有的,那就是先濤借這部作品顯示出他們在CG製作方面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葫蘆的秘密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寶葫蘆的秘密觀後感篇一

我看了兩遍半的《寶葫蘆的秘密》。主持人採訪了一個小孩子。我聽了他的話幾乎瞪圓了眼睛。他說:“我認為這個電影比《Harry Potter》好,因為有教育意義。”

唉!我除了長嘆一聲又能做些什麼呢?可悲呀!可悲呀!我不明白,我們的孩子們有什麼過錯?!他們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大人話來。確實,這影片比《Harry Potter》有所謂的教育意義。而我們的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是被重複數百的話硬灌進去。我想知道,沒有受到各種正規教育的孩子們是認真地怎樣回答的,我想聽那來自是真正的地球上的真正人類的第一聲稚嫩的童音,我不願再聽那個被大人們灌了數百遍的僵硬頭腦所發出的虛偽而又真實的謊言!大人們不懂,他們似乎教出來了一個符合繼承人類正統的人類的幼苗,可他們哪裡知道,我們的孩子們成為成熟的人類是個什麼感覺,除了有各種勞累外,就是發自內心很深處傷疤的那個被欺騙被愚弄的羞恥與憤恨。世人們都盼望長壽,哪裡知道童心才是真正的不老?!大人只當是他們在愛孩子,實際他們將孩子當寵物看待。他們看見孩子在自言自語就認為是小孩子在自娛自樂罷了,是由於頭腦不健全而引起的錯覺。可我始終都相信,孩子們絕對能看見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也可以和我們所不能交談的事物交談。所以我相信一個真正有童心的人寫出的童話不是個隨意編造的故事,而是他所真正感知的。他之所以寫給兒童因為只有兒童才讀得懂,一顆成人心是永遠也不能理解的!我也想留住自己的童心,可很顯然不是很成功,我現在已經幾乎不能和我的文具,路旁的一朵花,甚至是活靈活現的壁虎交談了。我只能單方面地說,我已經聽不到他們的回答了!可是我總是相信,有一天他們會仍然能和我交談了。儘管歷史的趨勢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是朝著成人化發展,就是再想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但是!但是……我…我……我!我仍然嚮往著童心!我最最珍愛的捨不得而又捨棄我隨波逝去的童心。

寶葫蘆的秘密觀後感篇二

我並不是這部片子的目標觀眾---既不是小孩家裡也沒有小孩,所以同場的小孩子"咯咯咯"樂不可支的時候我卻如坐針氈,數次想找東西砸編劇(如果此人在我面前的話)--至於演員,因為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打小孩是太惡劣的行為,我就忍了。

對,電影的情節是根據著名的童書改編的,但原著小說故事背景不像《納尼亞年代紀》是指定了真實歷史時期外加奇幻架空,成書於半個世紀前的《寶葫蘆的秘密》的時空背景是一個相對意義上的"當代",理論上這給了拍攝者便利,因為至少減輕了拍歷史題材時道具、服飾方面預算的壓力,而且更容易拉近與該時該地的"當代"觀眾的距離,增加親近感。

可惜事與願違,本片中"與時俱進"的只有先濤的CG技術,在人物性格塑造與細節的合理性以及對白編排上,所有真人演員出現的段落簡直是全軍覆沒,慘不忍睹,造作且白爛得一塌糊塗。

也許半個世紀前的小學生就是那樣純樸,看到個會說話的寶葫蘆想到的就是要點吃吃喝喝。可是既然主人公現在是給安排了一個"當代"的生活背景,那么編劇能不能給點敬業精神至少去了解一下現在各種資訊包圍並且物質條件豐裕的小學生見面互相打招呼是什麼樣?開玩笑是什麼樣?他們自己不能解決而期望有個百寶葫蘆幫忙解決真正堪稱難題的又會是些什麼?

如果沒空,哪怕去看看《哆拉A夢》也好,看看人家藤子不二雄是怎么在捕捉孩子們內心那些微小又真實的欲望的。

一個手捧著新款PSP玩得不亦樂乎的小學生會和同學為自己在河裡能不能釣上金魚這種弱智到極點的問題一本正經討論半天,童話也沒有這么編的!我打賭把這段放給任何一個受正常國小教育的城市小學生去看,他們一定會懷疑男主角王葆和他那幫同學都是原始人。

所有關於孩子的行為與語言的內容,台詞都公式化且生硬得可以,每一個表情都在努力地想告訴觀眾"我在表演驚訝喔""我在表演傷心喔",完全集上個世紀國產片裡兒童表演俗套之大成,小演員背書一樣操著生硬的國語往外嘣台詞,話都說不利落還能指望情感表達?

生活在當代的真實感,不是吃著麥當勞穿著日式水手裝款的校服這種形式上搞搞新意思就能具有的。《寶葫蘆的秘密》里的主人公們,雖然有著贊助商提供的時鮮包裝妝點,可惜一開口一舉手一投足,從思想到行為方式,統統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寶葫蘆的秘密》的優點也是有的,那就是先濤借這部作品顯示出他們在CG製作方面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過去為港產動作片輔助製作卡通風格的場景渲染到實實在在塑造有表情有動作的CG人物,本次交出的成績單令人驚喜。

CG生成的寶葫蘆的動作設計與表情都極為可愛,而明顯是純為活躍氣氛加入的那隻CG青蛙角色無疑比王葆及其同學可愛百倍,這兩個角色,包括玩具兵團進駐王葆家的那一段,場景設計和表現方式都流暢且充滿童趣,尤其片尾仿皮克斯風格的NG場景,和真人表演段落的拖沓陳腐形成鮮明對比,讓人忍不住感嘆,如果這部電影把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真人演員都拿掉,拿做葫蘆和青蛙的這種童心來重新理一遍劇本,然後直接做成一部全CG的動畫電影,也許就不會是今天這種穿著新鞋走老路別彆扭扭的局面了。

寶葫蘆的秘密觀後感篇三

你知道什麼是寶葫蘆嗎?它會實現你所有的願望。

王葆是一個喜歡不勞而獲的孩子,有一次他去釣魚釣到了一個寶葫蘆,他和寶葫蘆約定不告訴任何人它的存在。於是王葆成為了它的主人。寶葫蘆幫他釣魚,整理房子,削鉛筆……

在一次象棋比賽中,王葆說:“吃馬,吃象。”寶葫蘆真把馬和象放進王葆嘴裡。有趣的事情還多著呢!寶葫蘆把圖書館的書變進了王葆的書包里。王葆想要玩具,寶葫蘆來了個“玩具總動員”。把玩具店的玩具都變到王葆家。有一次考試寶葫蘆把別人的答案變到王葆的試卷上,可是連別人的名字都變上去了。同學們都嘲笑他,老師也批評他。王葆想扔掉寶葫蘆。他意識到應該自己努力。於是王葆刻苦練習,學校游泳比賽中,王葆靠自己得了第一名。他也成為了一名好學生。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什麼事都要自己努力。不要依靠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才是最寶貴的。世界上沒有蠢孩子只有懶孩子。我們都應該做一個勤奮努力的人才能取得好成績。

雖然寶葫蘆有魔力但是它沒有自己的主意。人就不同了。他有大腦會思考。其實人也有“魔法”,就是人的潛能。把潛能發揮出來,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