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榜樣的觀後感

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榜樣”專題節目於10月26日晚間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榜樣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關於榜樣的觀後感篇1

我市組織黨員幹部收看了中央電視台《榜樣》專題節目。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機關事務局等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在各單位集中收看了專題節目。

該節目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邀請部分今年受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講述、先進事跡再現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和風采。我省受到中央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大會原副主任羅官章退休後帶領老家村民致富的先進事跡也在節目中播出。

“看了榜樣的事跡,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雖然他們面臨的環境不同、從事的工作不同,但他們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紮實的工作作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這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品質。我要向榜樣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給身邊的人做好榜樣。”市財政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王成進看完專題節目後說。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財政幹部,我要向榜樣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履職到位、服務到位、擔當到位、創新到位、安全到位,為十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市財政局經建科科長王志峰表示。

市農業局植保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李敏說:“看了專題節目,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作為一名農業技術人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向我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羅官章看齊,紮根基層,真心實意為農民辦實事,引領農民增收致富,服務我市‘三農’工作。”

關於榜樣的觀後感篇2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受到表彰的全國先進黨員和先進基層組織的鮮活事跡搬上了大熒幕,從直觀上給廣大黨員幹部帶來了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

“大國工匠”李萬君,堅守電焊工崗位20xx年,用手中的焊槍詮釋“工匠精神”;"天麻主任"羅官章,退休20xx年來帶領村民種植天麻等經濟作物,解決了鄉親們的“錢袋子”問題;紮根大山三十餘載的教師支月英、俠骨柔情的“最美警花”李貝。。。。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是一面面鮮艷的黨旗,是一座座偉岸的豐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他們是全國黨員幹部的榜樣《榜樣》觀後感精選10篇《榜樣》觀後感精選10篇。

榜樣在前,重在學、做。學堅守,做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作為基層的青年組工幹部,要甘做一顆“螺絲釘”,組織需要我們去哪裡,我們就釘在哪裡。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不僅要釘,更要鑽,扎得越深,越能負重,越能擔當,越能無愧於組織的信任。學用心,做辛勤耕耘的“老黃牛”。黨的事業離不開民眾,黨的事業最終的落腳點亦是民眾,要時刻心繫民眾,時刻把民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埋頭幹事,低頭服務,做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默默無聞但不碌碌無為。學創新,做引領時代的“弄潮兒”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吾輩青年是創新的生力軍和先鋒隊,要發揚新時期長征精神,勇於開拓,敢為人先,創新工作思路,創優工作方法,創造工作成果,在平凡的崗位上但不甘於平庸,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

關於榜樣的觀後感篇3

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榜樣”專題節目於10月26日晚間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該節目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邀請部分今年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進行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跡再現等。

《榜樣》專題節目的播出,集中展現近年來各行各業湧現的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樹立什麼樣的榜樣,就體現什麼樣的導向。讓鄉親們荷包里有錢的“退休縣官”羅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師支月英、為人民綻放的“警界之花”李貝、甘願犧牲奉獻永遠為黨爭光的苗振水、“工人院士”李萬君……榜樣,亮如明燭,燦若星斗。

梁啓超曾說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家庭興盛的關鍵,是國家繁榮的源力,是社會延續的希望;青少年強則家庭興,青少年強則國家雄,青少年強則社會昌。青少年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對於家庭、國家、社會影響甚大,因此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培養。做為青年一代,觀看《榜樣》後我們該反思些什麼?

當下,有的青少年把年輕的資本當成揮霍的本錢。在學習上敷於表面,僅停留在完成作業的層面,不能靜下心來刻苦專研。在工作上浮浮躁躁,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遲到早退,工作期間玩遊戲、逛淘寶、聊天。在生活上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更有甚者把學校里換下來的髒衣服拿回家裡讓父母幫忙洗。以上這些年輕人正是缺少對優秀榜樣的學習和認知,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方向、失去力量,怎能挑起建設美麗強國的使命擔當?《榜樣》無疑是激發青年人奮進的“新教材”。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讓這些“榜樣”成為青年一代前進路上的引領者,助力青少年前行,引導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拓創新,大國工匠為 “中國夢”提速,李萬君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學習;紮根深山,為孩子們播撒知識的種子,支月英的品格值得青年一代繼承;甘為帶路人,讓黨員有個流動的家,苗振水的情懷值得青年一代敬仰……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樣的力量所激勵,就愈會發出強烈的光輝。”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讓青少年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中有了一面“鏡子”,放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小康社會階段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用榜樣的力量為青年“護航”,讓更多青年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以“工匠精神”乾好崗位工作,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為民族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