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紀錄片長征觀後感

觀看《紅軍紀錄片長征》,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紅軍紀錄片長征觀後感,供大家參閱!

紅軍紀錄片長征觀後感篇1

在一九三四年,有一件事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反響,這就是紅軍的長征!

長征中紅軍走二萬五千里。走二萬五千里?這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這不是寬闊的道路上開著車,而且是徒步行走在崇山峻岭間,危險叢生的大草地上。其中翻過二十座大山,有五座是終年積雪,還有三十多條洶湧的河流和險峻的峽谷。書中寫道:在雪山上一個戰士喝了一口雪水,就倒下了;一個戰士抬頭望了望天就暈倒了。一個小戰士快掉隊了,大家卻說:“紅軍一個也不能掉隊。”攙扶著他向前走。再加上還要與數倍的各有敵人作戰。書中寫道困難還不止這些,紅軍內部還爭論不休,從李德、博古的堅守防禦錯誤,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南下錯誤,在噶曲河邊,張國燾帶著大部隊南下,毛澤東帶著中央紅軍堅持北上,最終到達了由紅26軍創造的川陝根據地,那時中央紅軍不足8000人。但紅軍挺過來,為中國解放勝利打下基礎。

長征已經遠去了,成為歷史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要學習長征那種不怕困難,認真改正錯誤的精神。讓我懂了在學習上,遇見難題不要緊,只要認真仔細地去對待,不要輕而易舉地放棄;碰到錯誤不要緊,只要改正就行。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複雜的套用題,做完了發現了錯誤。看著一大堆繁瑣的算式,讓我不覺地產生一個念頭:算了,不用改,反正不就是一道題嘛。可正當我想不改時,我想起剛看不久的《長征》,想起了紅四方面軍連南下那么大的錯誤都改正過,為什麼自己連一個小小的錯誤也改不過呢?想到這裡,我馬上動手改了起來。

長征,不僅是一條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精神!

紅軍紀錄片長征觀後感篇2

長征精神代代傳“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飲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想必大家也聽過這首歌吧!但大家知道這首歌背後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嗎?

今天讓我們重溫長征中的故事,感悟長征精神,並傳承長征精神吧!在艱難的長征路上,有許多和我們年紀差不多大的小紅軍,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他們穿的是破舊的軍裝和草鞋,爬雪山過草地。吃的是野菜、樹皮!而我們呢?我們平常挑三選四的,什麼菜不合胃口就不吃,什麼衣服穿不舒服就不要。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不喜歡這不喜歡那時,紅軍可是想都沒有想過,那么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挑三選四的呢?

在長征途中,有一位叫陳賡的紅軍迷了路,他在尋找隊伍時,發現了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紅軍,經過尋問,陳賡知道他也是掉隊了。於是,陳賡叫他上馬坐一會兒,他拒絕了,叫他把一小包青裸面吃了,他也不肯。沒辦法,陳賡只好無奈地走了。剛走沒多遠,陳賡就發現自己被騙了,等陳賡回到那兒時,他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故事中的小紅軍再三拒絕陳賡,可是,等陳賡明白一切時,小紅軍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這說明了當時的生活是多么艱苦,他們卻從來沒有後悔過,不論他們多么艱難,都是以積極樂觀向上,持之以恆的精神來克服,他們在長征途中,有多少人陷在了深深的沼澤地里,又有多少人因為沒有吃的,嘗野菜中毒,又有多少人因為戰敗給疲倦和飢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並不服輸,就算只剩一個人,他們也會走下去。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就是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為祖國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紅軍紀錄片長征觀後感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紅軍紀錄片長征觀後感篇4

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妨……”這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寫的,朗誦著這首革命交響曲!仿佛又回到了那時候,耳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炮聲和殺敵聲,和那嘹亮的衝鋒號聲,看見了紅軍一路上經歷的艱險……是他們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

我讀過一本《長征故事》,裡面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革命故事,長征精神的作文。我被那英勇無畏的長征精神所振奮而感動,他們挺身而出,英勇抗敵,為國捐軀令我敬佩,這更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頌。毛澤東與劉少奇一同在內參加戰鬥,沒有一點領袖作風;彭德懷為了不讓戰士們挨餓,不惜殺掉自己的坐騎;老班長為了給受傷的戰士們補身子,自己甘願天天食魚骨;還有整整一個炊事班,為了扛起那口為戰士燒水的鍋,犧牲了全班士兵……

在感動中,我想到了桑蘭,這位曾被國人和體操界看好的明日之星,卻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了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對一位正值年輕的美麗女孩是多么的殘忍。正當大家在為她的未來擔憂時,她用那一個甜美的笑容感動了周圍的所有人,來告訴他們她會堅強,努力頑強的生活著。

在感動中,我想起了汶川地震,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至今還記得。救援戰士有的強忍著失去親人的痛,救援著他人,讓他人活下來;老師用自己的身軀護住孩子們,最後孩子得救,他卻走了;在不知親人的生死情況下,他們毅然走進了志願者的隊伍中……因為有他們使許多人生命能延續下去,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存下來的背後有著許多人的幫助,他們全更堅強、樂觀的活下去。

此時,我感到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折服的力量。再次向我們證明了:長征精神將伴隨中國華夏兒女不斷締造輝煌,我非常感謝那些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永恆的長征精神。